您现在位置: 学习心理在线 > 文章中心 > 家教探究 > 情感教育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公告
    关于近期网站无法访问的解决方法  [admin  2009年12月22日]            首届儒家教育讲稿下载  [admin  2008年12月23日]            本站荣获青岛市优秀教育网站一等奖  [admin  2007年12月4日]            www.teacherli.cn和www.teacherli.com均可访问本网站  [admin  2007年7月6日]            欢迎您参加“会员章程”讨论!  [teacherli  2006年12月18日]            “李老师工作室”会员章程  [admin  2006年12月18日]            网友您好!请您参加本站调查。详见“站内调查”栏目。  [teacherli  2007年3月12日]            请各位网友注意:本站版面扩充,增加了部分专栏,欢迎大家到此发表文章。  [admin  2007年3月8日]        
不上学不做事,这样的孩子如何整?         ★★★
不上学不做事,这样的孩子如何整?
作者:teacherl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918 更新时间:2008/1/9 17:10:16

难以放飞的“风筝”,如何整?

 

孩子今年17岁,无论大人怎样劝说,既不上学,也不外出做事,待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偶尔情绪好了,做点事。与妈妈关系紧张,从心里瞧不起妈妈,说妈妈不疼他,故意找妈妈的茬。听说老师是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就急切给你写信,盼望早日得到老师的指导,挽救我的孩子及家庭,再这样下去,会毁了孩子的一生,毁了我的家庭,谢谢。

刘水成

刘水成家长:您好!

不要把问题看得太严重了,并不能说孩子不上学,不做事,呆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就算是毁了;更不可能因为孩子的这些表现就毁了你的家庭,不就是一个孩子嘛。

不管怎么说,你的孩子还有情绪好的时候,还有能够做点儿事的时候,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也不至于在外面狐朋狗友做坏事,破坏社会,违法乱纪;在家里虽然埋怨父母,也不至于毁坏家庭财务,伤害家庭成员;即使与妈妈关系紧张,找妈妈的差,也可能只是因为妈妈经常爱唠叨,经常要求他这样那样,或者上学,或者做事,埋怨他不听家长的话,所以他才会说妈妈不疼他。

应该说,孩子现在是有一定的问题,但问题不是在他如何对待家长的要求,是否去上学和是否能够出去做事上,而是孩子如何排解他自己内心的矛盾与苦恼,他自己是否具有抉择事情和处理事情的能力上。家长的对孩子的责任,不是仅仅赶着孩子去上学,也不是逼着孩子出去做事情,而是帮助和引导孩子学会处理自己的所面临的矛盾与困难,提高孩子的适应学习适应社会的能力。

我们当家长的为什么没有想一想:孩子现在只有十七岁,正是上学的年龄,他的同伴大都孩子学校里,他却为什么不愿意去上学呢?我们赶着孩子出去做事情,他又能够出去做什么呢?外面的世界那么好,他为什么不愿意出去呢?当这些问题你想明白了的时候,你就一定会发现,不是你的孩子出了问题,而是我们当家长的本身就没有尽到责任。这就像你在家里扎了一只风筝,要拿出去放飞,可是你扎的风筝怎么也飞不起来,可是人家的风筝却是满天飞,你能怨你的风筝吗?或者是在孩子的十七年的教育当中家长的教育有所遗漏,或者是有所失误和偏差,导致孩子现在的难以“放飞”的问题。

我想,还是首先要弄清这“风筝”难以“放飞”的原因,而不是如何“放”的问题。根据你谈的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孩子的“自我中心”的意识没有得到矫正。

自我中心,就是自以为是,别人说什么都不对,只有自己说了算,别人都只有围着自己转的份。

可以估计,你的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是倍受娇惯的,什么事情家长都是依宠着孩子,孩子就是家庭中的“小太阳”,“小皇帝”。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在以后的成长发展中一直就没有得到纠正,所以,到现在,他的观念中,还是一切都应该由家长来负责,但是家长说了不算,自己愿意上学就上学,愿意出去做事情就出去做,如果不愿意的话,就可以呆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家长就不应该管自己。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养成了服从家长要求的意识,就会有了适应社会的意识,适应环境的意识,即使他知道读书比不过别人,很丢面子,也必须去学校,如果不读书就得去干活。你的孩子现在已经形成了我行我素,自己说了算的观念和态度,他就不会听从家长的,当然更不会听老师的。他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他越来越要面子,越来越感觉到家长无法怎么地自己的时候,他也就只能呆在家里。

“自我中心”的意识,在小时候,表现的就是自己想要什么就应该得到什么,自己想玩什么,就应该玩什么,家里的人都要围着他来转,想吃就吃,想睡就睡,不想睡,家长逼着也不行;上了学以后,自我中心表现的就是,时时处处要得到别人的推崇,要比别人强,学习上比不过别人,在吃、穿、玩上也要比别人强。通过吃、穿、玩,在家里父母还要围着自己转;在学校里,也是通过吃、穿、玩来吸引一批同伴围着自己转;随着学业的提升,可能不良的学业成绩越来越影响到自己的“中心”地位,只靠吃、穿、玩不能够在要求家长围着自己转了,老师同学都忙着学习,也不以他为“中心”了,这个时候他就只能呆在家里了。

你别看他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实际上他也并不一定就是喜欢看,也不一定就是喜欢玩,他是找不到感觉了,就像一颗没有行星围着转的太阳,失去了自尊,失去了荣耀,成了一个孤零零的野魂孤鬼。你想一想,他不找他妈妈的差,还能找谁的?妈妈现在不是围着他转了,而是跟着他找茬了,他不埋怨才怪呢。可以说,当初谁围着他转得越多,现在受埋怨的也越多,甚至包括当初上学一起玩耍的朋友。这就是“自我中心”的失落所造成的,你说这怨谁呢?不是我们家长当初的教育给造成的吗?

第二,孩子缺乏责任心。

如果孩子仅仅是一个“自我中心”的话,问题还不至于这么严重,影响更严重的原因就是孩子缺乏责任心。责任心,就是做事情要对事情的结果和影响负责,就是力争把事情做好;对待人,要对相关的负责,例如,出去找事做,就是对家庭的经济收入负责,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负责;对待自己,要对自己的形象和前途负责,例如,上学读书,就是对自己的前途负责,不做不应该做的事情,不能沉溺于电视游戏之中,就是对自己的形象负责。

我们家长可能从小就没有给孩子建立责任心。小的时候,处处呵护备至,事事包办代替,弄得孩子不知道自己该有哪些责任,走路不小心,跌了一跤,是路的责任,路就被家长狠狠地跺两下;自己只顾玩,没吃饭,饿了,是妈妈的责任,妈妈没有及时追着喂,妈妈除了自己很自责,还得多给孩子零食吃,想吃什么就给什么;穿衣服、吃饭、上学装书包、回家做作业,可能都成了父母的责任,更不用说孩子对家庭有什么责任,对父母应该有什么责任。最终,孩子即使上学读书,也是给家长读的,做作业也是给老师做的。这样的孩子即使到了应该干活的年龄,他也只会躺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也不以为自己应该出去上学、出去干事。甚至他根本就不知道上学、做事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如果父母逼着自己出去,就会以为那是父母不近人情,不疼爱自己,所以你的孩子嫌他妈妈不疼他,一点也不奇怪。

一个没有责任心的孩子,实际上是最苦恼的。我们想一想,人的成就感是从哪来的,小时候可能就是父母的夸奖中得来,而随着年龄的逐渐长大,他的成就感就只能从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中感到,人的价值,就是责任的大小,承担的责任越大,价值就越大,承担的责任越小,价值就越小。一个毫无责任的孩子,他就根本体会不到自己的价值,不用说对社会没有价值,在学校里他也找不到自己的价值,甚至在家庭当中,别看他整天看电视玩游戏,实际上他最大的苦恼还就是对家庭他毫无价值。

原因就在于孩子从小没有责任心,既没有对自己的责任,更没有对家庭、对别人的责任。对自己没有责任,就不会喜欢读书;对家庭没有责任,就不会出去找事做。这样的孩子我们就不能期望他会为别人着想,也不能期望他自己有点出息。这不就是因为我们家长没有给与责任的教育吗?既然原来没有,现在的责任就仍然还在父母的身上。

第三,孩子没有尊重感。

尊重感,就是对他的人尊重,首先是对父母的尊重,听从父母老师的要求;再就是对自己的尊重,就是自重,拿着自己当回事。这是一个更突出的问题。可能孩子从小没有受过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的教育。

尊重的情感,也是从小就应该进行教育和培养的,在生活中教育孩子爱惜财物,是对事物的尊重;父母劳累的时候,父母有要求的时候,要听父母的话,要主动给父母服务,这是对父母对他人的尊重;按时吃饭,按时睡觉,不吃零食,不吃垃圾食品,不贪玩,认真读书,保持自己良好的形象,都是对自己的尊重。

一个“自我中心”的孩子,家长都是围着他转,自然不用说他不会尊重别人的;一个没有责任心的孩子,既不需要对自己负责,也不需要对他人负责,就更不用说他会理解别人和尊重别人。尤其是对自己从来就没有责任的孩子,更不知道如何尊重自己,也不会考虑自己的将来前途问题。

孩子现在躺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父母告诉应该上学,或者出去做事,孩子不仅不听劝说,而且还瞧不起妈妈,实际上,就是内心没有尊重的感情,就是对父母的不尊重;十七八岁了,不是积极地追求上学,准备考大学,就是对自己的不珍惜对自己的不尊重,一切都只是无所谓。当“皇帝”当惯了,就得时时处处别人都为他着想,现在躺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父母出去赚钱生活,完全都是应该的。想一想,这是谁的责任,不都是我们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该给的教育而没有给吗?

第四,就是孩子为人处事没规矩。

讲规矩,就是做事有规范,做人懂规矩,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做事情的要求和方法;做人,更是不能依着自己的性子来,而是要遵守纪律,遵守规范。孩子十七八了还能躺在家里不上学不做事,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孩子没有形成一个守规矩的习惯。

自由,是人人都想的追求,但真正的自由,是建立在人类自身的能力上的。也就是说,人的自由,是人自身的能力成长的结果,而不是别人给与和允许的。当你感觉不自由的时候,不是说明别人对你的要求严格,而是自己的能力不够。但是,我们很多家长,在孩子还没有能力的时候,就给了孩子大量的自由,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没有规矩,没有规范。

可能就是现在的经济条件好了,而且大都是独生子女,我们照顾得过来,可以尽着孩子自己的意愿来做事。久而久之,给孩子养成了一个没规没矩的习惯,受不得约束,受不了规范,甚至会以为所有的规矩都是和自己过不去。在你要求孩子应该上学或者出去做事的时候,孩子,甚至我们家长也没有意识到,上学就是十七岁的孩子应该做而且必须做的事情,不上学就必须出去找事做,十八岁了就应该自己养活自己了,这都是规矩,而不是可以随着自己的意愿来做的。

孩子为什么书没有念好,不就是不遵守学校的规矩吗?孩子为什么不能出去找事干,你想想,哪一个地方是没有规矩的吗?孩子不愿意出去吗?可是,到那里能够没有规矩呢?有规矩,他能受得了吗?现在,可能只有你的家里没有规矩,看电视没有时间限制,玩游戏可以尽着自己的意愿,不管劳动不劳动,都可以有饭吃,有衣穿,所以,他也只能呆在家里了。你说这又怨谁呢?

真要挽救你的孩子,真要挽救你的家庭,不见得就是让孩子去读书,也不见得就是让孩子出去找事做,而是把孩子缺的东西给补上,把家里缺的东西要添置上。

自我中心,要不得,无论到哪里,谁也不会围着他来转。要让孩子学会围着别人转,到单位,要围着领导转;到工厂,要围着老板赚;做事情,要围着事情转;要赚钱,就要围着钱来转。

没有责任心,更是要不得。没有责任心,什么事都可以不做。做事情,尤其是做有意义的事情,本身就是负责任,既要对自己负责,又要对他人负责;既要对事情负责,又要对结果负责。赋予孩子应有的责任,孩子才能走上正轨,有了责任心,家长才能不操心。

学会尊重人,学会尊重自己,是做人的最基本准则。人际关系不是靠能说会道建立的,而是靠尊重他人互动起来的。只有能够做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只有会尊重自己,才会努力读书,才会努力工作,才会在意自己的形象和素质。教给孩子学会尊重人,尊重自己,孩子才能回认认真真地做点事。

守规矩,重规范,是出去做事情最重要的法则。一个人无论到什么地方,首先要知道的,就是人家这里有什么规矩;一个人无论做事么事情,首先要知道的,就是做这件事情的规范是什么,应该如何做,哪些不能做。知道了规范,才有办法做;按照规范做,才能不出错。

其实,孩子的问题,也就是因为我们家长的一些错误观念和态度影响和教育,才导致你对孩子这样的教育和做法,才导致你现在的担心和焦虑。

你想一想,如果他不是你的孩子,只是你手下的一个员工,让他读书他不读,让他干活他不干,整天躺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还要埋怨别人不疼他,还要不断地找别人的差,你会怎么处理?很简单,开除,解雇,赶回家。可现在他就是你的孩子,责任就还只能是落在你的身上。怎么办法,我想从以上的原因分析中应该知道了吧。

文章录入:teacherli    责任编辑:teacherli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栏 目  导  航

           网站地图

    栏目名称

     目     录

    网站介绍

    创办者风采

    版主介绍

    专栏介绍

    学习情感  学习动机

    学习意义

    情绪调节

    学习归因

    学习方法

    阅读

    理解

    记忆

    分析

    计算

    运用 

    自我管理

    学习计划

    时间安排

    自我反馈

    监测调控 

    学生人际

    友伴关系

    师生关系

    亲子关系

    异性关系

    社会关系 

    教学论坛 教学论坛 

    复习应考

    复习策略

    应考心态

    应考技巧 

    家教探究  行为教育

    品德教育

    情感教育

    智力教育 

    国学经典

    《学记》探究

    《老子》说事

    《论语》为人

    专家讲座 

    西方精粹  流派观点介绍

    专家讲座摘要

    书信往来

    学生来信及回复

    家长来信及回复

    教师来信及回复

    书目介绍

    工作室新书介绍

    心理学书籍介绍   


    网站访问量统计


    自2007-12-12 17:00开始统计

     本站声明:
    本站的少部分资料,文章,教程来自网上收集,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整理,本站所有资料仅供参考,谢谢。管理员联系方法---邮箱:shandonglaixi@sina.com。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如何改变小孩爱搞小动作的习
    三孩子与男同学过多交往,早
    怎样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孩子迷恋游戏,不愿意上学,
    怎么样帮助高考的孩子排忧解
    家有调皮不听话男孩
    高二学生不适应学校环境
    孩子在校不写作业咋办?
    孩子每到考试前就不愿做作业
    孩子欠缺理性思维怎么办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