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差班”的转变
时光荏苒,一学期又过去了。回顾一学期的工作,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有许多悲伤,有许多无奈,也有许多开心。现在借这个机会给大家做下总结:
一、与家长沟通,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自从我下决心接140班,就想“力挽狂澜”,虽然不时遇到来自学生、家长的不理解,甚至阻碍,但我始终没有灰心,反之,却激起了我强烈的责任感。借助第一次月考后的家长会,我把学生的真实情况以及我的班级管理理念和家长做了沟通,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和高度评价,大部分家长恢复了信心,转变了原来破罐破摔的想法,积极支持、帮助孩子,在家给孩子创造学习环境,督促孩子穿校服、不迟到、鼓励孩子向老师请教问题。这样,老师、家长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此,140班的学生老师批评教育后往家跑的没了,学生在家长面前说假话的少了,家长动不动就找老师麻烦的没有了。真所谓: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孩子的进步离不开父母的支持和配合。
二、用名人的故事引领学生,激发学生积极向上
在班里发生违纪的事情时,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用名人的故事启发引领学生。如:“美国著名人士福特从捡起一张废纸应聘成功的故事”剑废纸看似一件小事,它却成就了一个大公司,有了捡起废纸这样做好一件小事的习惯,它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教育学生不要好高骛远,要学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小事做不好,大事也做不成。“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值日看似小事,如果做好也是一种能力。还给学生讲了美国前总统林肯小时候的故事,他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自己承担责任的故事。教育学生要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只有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才能有资格、有能力对他人、国家、社会负责。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是一个人长大的标志,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一个航海员在最后一次横游大西洋时,因为有雾看不清目标,在游到离目标仅一米远时而放弃,导致终生遗憾,所以,一个人无论做什么都要看清目标,并为目标坚持不懈才能成功。教育学生要有理想(目标),小到每节课、每一天、每一学期、每一年,大到一生,目标是成功的催化剂促使你成功。用我国“两代”铁人的故事教育学生艰苦奋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家宝,是成就任何事业的必要条件。用健康向上的故事启发教育学生,久而久之,潜移默化。班里的地面干净了;拖布坏了、垃圾桶坏了有人主动买了;上课时在桌子底下钻来钻去的没了;上课时交头接耳说话的没了;尤其是“四大金刚”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们上课不再大闹,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老师们相互转告喜在心里,起码老师们能顺利上课了,没有了“受刑”的感觉。
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1、第一次月考后,组织本班学生进行学习经验交流,让学生从中吸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利用学校组织的考后“学生激励卡”,让学生认真反思自己,找出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发扬优点,制定客克服不足的措施,并把方法和激励语贴在自己课桌的最显眼处,让他时刻提醒自己。
3、与各科老师沟通配合,指出本班学生学习方面的不足,以及面对本班班情,学生们该如何做,这样群策群力,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效率和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由于老师之间、师生之间配合默契,方向一致,学生很快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积极性极大的提高了,在期中考试和第三次月考优秀生人数与两个班并列,摆脱了“让倒数第二落的看不见”的现状。
本学期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①学困生仍然比其他班多;②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数学、物理学习困难大,这会严重影响最后的中考。
下学期我会继续努力,虚心向他人学习。并继续学习魏书生老师的班级管理模式,大胆探索与改革,完成学校各项工作,争取取得更大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