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学生交往过密如何处理?
我校有一个班,男女生早恋特严重,据任课教师反映,所有学生都有交往过密的异性朋友,甚至传言有的已经超出常规,级部主任邀请我开展一次讲座,我一直不知如何下手,不想应付了事,怎么做会有效能?
蕊蕊
蕊蕊老师:您好!
我不知道你们学校是在哪一个学段,如果是小学的话,男女学生出现恋情,可以说是“早恋”;如果是初中的话,也可以勉强说得过去;如果是高中学生,男女同学之间产生一些恋情,而给这种关系定义为“早恋”,就有些欠妥。
欠妥的原因:
1、高中生,第二性征发育已经基本成熟,探求异性的心理逐渐增强,也就是已经处在探索男女情感的关键期,是为高中毕业后,踏入社会,建立婚姻家庭做好心理、情感以及处理男女关系技能的准备。这是自然现象,也是必然规律,谁也违反不得。如果发现哪个学生已经到了高中,还对男女关系毫无感觉,我们作为家长,作为教师,就应该担心这个学生的心理是否正常,是否健康了,何况我们还是心理教师呢。
2、据调查,大多数高中生的男女关系并不属于恋爱关系,我们教师家长就只管给定性为恋爱关系,或者让学生也误以为这就是恋爱了,或者也欺骗了我们自己的判断,导致以后的教育和引导失误。我问过很多所谓早恋的学生,你们是否想到过婚姻和家庭?他们的回答比较一致,根本没有,只是现在感觉比较投缘,谈得来。高中学生已经摆脱了初中时的那种男女交往的羞涩,他们已经开始可以自然大方地进行男女交往,这是很正常的。由于家长老师的反对和阻挠,他们的行为就变得逆反、诡秘和极端,或者因为早期的人际关系教育不够,在个人行为、观念、态度上不够检点,不遵守有关行为规范,从而导致教师和家长的担心与反感。
3、调查中还发现,为数不少的学生并不是在恋爱,而是在“乱爱”。这部分学生大多是因为学业成绩很差,不遵守学校纪律,学习上找不到感觉,就在人人敏感的男女关系上找感觉,寻刺激。这样的学生如果给定性为“早恋”,实际上是掩盖了真正的问题。
4、还有部分学生是因为从众心理,看到别人有男女朋友,自己没有,就感觉很掉价,也急于找一个,演示给别人看,表示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多少。我们不要为表面的现象所迷惑,学生之间有时称“老公”、“老婆”,与我们成人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可以说,这只是一个“临时”的称呼。
其实真正进入恋河的高中生为数不多,而且也不至于影响学习,影响学校秩序。我在给学生进行男女人际关系教育辅导中,常常谈到的有这样几点:
1、教给学生正确理解高中生的男女关系,让学生理解异性之间接触时的心动、脸红、多思、郁闷的都是很正常的,是年龄和心理势所必然,这说明你们长大了,逐渐成熟了,不必为此而烦恼,为此而担心,更不必为此而没事找事。
2、教给学生正确理解同学在此时此刻的人际关系。因为,人的环境不同,观念态度不同,在处理男女异性关系上就会有不同的表现,不必从众,更不必攀比,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3、教给学生正确利用现在的心理成熟和男女人际关系。一是可以让自己熟练与异性的交往的技能,在不断地交往中,逐步让自己不脸红,不心跳,不郁闷;二是可以让自己放开心态,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异性之间的学习指导,经验交流,情感抚慰,往往都是要比同性伙伴更有促进性,但不要误会那就是恋爱了,或者人家爱自己了,或者自己爱人家了,仍然用一种平常心进行交往。
4、守规矩,不轻浮,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该怎么做,就怎么做。男女关系不正常,往往不是因为男女交往引起的,而是因为不守规矩而造成的。做任何事情都有做事情的规矩和规范。如果该上课就上课,该记笔记就记笔记,该做作业就做作业,该讨论问题就讨论问题,就不会出现上课无心听讲,下课搂搂抱抱,自习相互传条,关系紧张就忧心忡忡。
5、关注学习,转移注意力。作为高中生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不仅关系到高考,也关系将来的发展前景,要看一个人是否有能力,是否有造就,不是看他的仪表,也不是看得他的情感,而是看它是否会学习,只有会学习,才会有能力,只有会学习,才能体会真正的感情,只有会学习,才能造就真正的幸福。通过学习,来赢得异性的青睐,通过学习,来证明自己的实力,通过学习,来造就自己的人生。这可能既是学生容易理解的,但也是学生容易忽略的。需要我们心理教师给与分析和引导,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学习的意义,理解学习与人生的关系,理解学习与人才的关系,给学生一个新的有意义的评价异性和指导自己行为的标准。
去误会,这是在解决男女交往问题上的第一个原则。去误会,首先是家长和老师要去掉对学生男女交往的误会,不要动辄就定性为早恋,更不能用这样的态度和观念去处理学生的问题,要在理解学生心理发展和特点上去下功夫。去误会,也需要引导学生去误会,不要以为男女交往就是谈恋爱,不要以为异性对自己宽慰了两句,就是在给自己暗示恋情,也不要误会别人关系密切就是在谈恋爱了。去误会,心态就容易平衡了。心浮气躁,往往都是因为误会造成的。
守规矩,是解决中学生男女交往问题的关键。只要抓住了这一条,学生不会对抗,这是从小学就进行的教育和培养,这也是保证学习的基本前提,也是将来参加社会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我们不要处理学生的异性交往问题,而是要处理他们的不守规矩,读书的规矩,上学的规矩,晚睡的规矩等等;不是阻止学生进行男女交往,而是要教给学生如何进行男女交往。如果我们只是从禁止男女交往上来要求学生,这恰恰就顶在了学生的逐步增强的异性探求和交往的心理需求上了,他们的逆反心态自然就会很严重。
重发展,也是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男女关系的一个关键。虽然说高中生的恋爱不能说是早恋,但对于一个有志于深造,有志于发展的男女青年来说,在这个时候就顾虑恋情、婚姻和成家,那就显得俗气了,就显得低等了。社会上一般规律就是越是有造就的人,越是晚一些,越是低层次的人,结婚越早一些。没有造就的人,先成家,后立业,,成小家,立小业;有造就的人,先立业后成家,立大业,成大家。
我们应该如何定位自己呢?学生都会有一个明智的选择的。把学生的精力和思想引导到学习上来,让学生在学习上找到感觉,男女交往的问题也就少得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