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爱告状老师如何应对?
李老师:您好!
我们班的学生大都热情、大方,我非常喜欢,可就有一点,我很困惑:他们太爱告状了。如果是一、二年级的小弟妹,我还能理解,他们都初三了。特别是那天在办公室,我批评班上的李X收拾卫生不积极,告诫他要多关心集体。他竟然有点讨好地对我说:“老师,谷X在我们班影响真坏。”(谷X曾被兄弟学校劝退,中途来我班,平时在班上表现还行。)“谷X怎么了?”我急忙问。“也说不上怎么了,就是影响不好。”说不上,还告状?
细想起来,告状有如下情况:受到伤害,无论事情大小,希望老师替他撑腰的“老师,XX拿了我的笔。”“XX打了我一下。”等等;检举班上坏人坏事的“xx校内骑车” “xx摔粉笔砸人”;趁机表现(如上面的李);还有恶人先告状的。
再看那些告状者,大多是学习困难者,或者是班上调皮捣蛋的。
我上初中时,对打小报告嗤之以鼻,冷眼待之。但是,今天,我将要听到这么多的告密者的报告,我将怎么办?刚开始,我遵守着成人世界的潜规则。我拒绝接受这些信息,我不喜欢这些告密人。但是,又不能一棍子打死,总要处理问题。告状者一看,他们的反映有回应,就越发带劲了,我收到的投诉多者一天达三四次。我什么事不用干了,只断官司就够累一阵的。
遇到类似的问题吗?如何处理?
孙老师
孙老师:您好!
你说的这种情况,好像是学生有点退行心理,但细想起来,这就是因为我们老师平时的教育和引导所致,如果我们老师仍然像小学老师那样呵护着学生、关心着学生,关注着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这样的退行行为就会更多一些;而且,总有一些学生成长的会慢半拍,甚至就会倒退到小学生的心理水平;也可能是这些学生就是为了通过“小报告”来显示自己,或者用“小报告”来打击别人,或者通过这一点来获得老师的关注。
其实,对于初中生,这样的问题很好处理,尤其我们老师不想助长学生“打小报告”的风气,希望学生在处理群体关系中明白一些社会关系,学会一些基本的人际关系常识,知道自己这种为一般所不齿的行为,那么,我们就可以采取“当面对证”的方法,或者“压担子”的方法来处理。
“当面对证”,就是在学生打“小报告”的时候,不必为这个学生隐瞒和保密,而是马上就让这个打“小报告”的学生去把那个被告的学生叫过来,让他们站在一起,老师就用“小报告”的内容,当着打“小报告”人的面进行询问和处理。
如果“小报告”问题反映属实,打报告的人是很有揭发错误勇气的学生,那么问题处理起来就很容易,既可以树立正气,又不显得诡秘和遮掩,公开大方,无论对打小报告的学生还是对被告的学生都是一种很好的树立正气的教育。
对揭发错误的学生来说,既可以肯定他的这种做法是正确的,后面我们也可以让他明白,如何帮助同学会更好一些,也学会一些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对被告来说,我们也要做一些工作,既不要因为同学的揭发而加重处罚,相反,要让被告知道,就是因为同学的及早报告,才使得问题没有变得更严重,他应该感谢那位揭发他的同学,而不是忌恨他。当然,这需要老师的一些处理问题的技巧和能力。
如果问题不属实,就让“原告”和“被告”相互质证,问题也好处理得多。同时,这对打“小报告”的学生,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和引导,让他明白做人应该堂堂正正,不要搞小动作,搞小动作是要露馅的。一两次就可以改正学生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当老师的不必在这个方面为喜欢打“小报告”的学生隐瞒什么,我们所谓的保密,其实往往就是给这样的学生的心理品质上形成了一种负面的强化,助长了他鬼鬼祟祟的做事心态,以后也很难改正他喜欢做背后小动作这样的习惯和态度。
“当面锣,对面鼓”,是对学生最好的一种自我教育和引导。
“压担子”的方法,就是在学生打“小报告”后,直接把问题交给这个“原告”去处理,而不是由老师来处理,处理完后还要让学生把处理的结果报告给老师就可以了。这种方法主要是对那些当学生干部而喜欢打小报告的,对一般学生也可以使用。
一般来讲,用“压担子”来处理的问题,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本来没有什么了不起大不了的事情。但学生揭发出来了,老师处理,处理不过来;不处理又感觉对不起来揭发问题的学生;甚至我们还会为此而埋怨这个“原告”多事。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授权让“原告”去处理。这样既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又可以让学生明白这样的事情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或者可以锻炼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一般地来说,学生揭发的问题属实,学生处理起来也比较容易,或者不好处理的时候,老师可以帮着他想想办法,给他出出主意,就此来提高学生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揭发的问题不属实,学生可能自己会发现问题并不是他说的那么回事,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也就不了了之了;他也会知道这样的“告发”很难堪,没有给老师找麻烦,反而是给自己找了一身的麻烦,几次他就不会再随意的打“小报告”了,不再多事了。
问题,就像一个脏球,当被抛到老师的面前的时候,我们如果接到手里,不仅很难处理,也会脏了自己的手;不接到手里,就显得不负责任,使问题成堆,甚至那些打小报告的学生也会感觉老师不管不负责任,会导致他自己也会去做那些事情,班级就会越来越乱。处理这样的“脏球”,最好的办法就是“踢”出去,还给“原告”,就让“原告”去处理。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也可以让他知道不要给老师找麻烦,老师对这样的问题并不感兴趣,更重要的是不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不负责任。
不知你以为如何,试试看看,以后继续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