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学习心理在线 > 文章中心 > 教师心得 > 教学论坛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公告
    关于近期网站无法访问的解决方法  [admin  2009年12月22日]            首届儒家教育讲稿下载  [admin  2008年12月23日]            本站荣获青岛市优秀教育网站一等奖  [admin  2007年12月4日]            www.teacherli.cn和www.teacherli.com均可访问本网站  [admin  2007年7月6日]            欢迎您参加“会员章程”讨论!  [teacherli  2006年12月18日]            “李老师工作室”会员章程  [admin  2006年12月18日]            网友您好!请您参加本站调查。详见“站内调查”栏目。  [teacherli  2007年3月12日]            请各位网友注意:本站版面扩充,增加了部分专栏,欢迎大家到此发表文章。  [admin  2007年3月8日]        
学生考个位数老师怎么办?         ★★★
学生考个位数老师怎么办?
作者:teacherl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374 更新时间:2008/4/22 17:15:28

学生考个位数老师怎么办?

 

学校在七年级分班时,把全校前70名的学生分在一个班,作为重点班,并且享受资金资助,其他班按名次分学生,家长按照班主任的名气可以报学生到任何普通班,学校在评价制度上,对重点班的代课教师学生成绩平均分减十分与普通班做对比,高的老师受奖,低的老师受罚,我代的两个班,每各班有十几个学生,每次考试都考个位数,我该怎么办?

后花园

后花园:您好!

非常佩服你们的学校领导,能够拿出如此高明的教师工作的安排及评价制度,以家长的要求安排学生班级,然后统一按成绩评价教师,既照顾和体现了“教育为家长学生服务”的理念,又体现了鼓励教师树立良好形象,提高教学质量。这样一来,家长对教师的认可程度,决定了班主任的生源质量;教师的工作水平就决定了自己的等次高低。可谓用心良苦。

如果再提一点修改意见的话,可以在按班主任名气报学生的基础上,再由班主任选择自己班级的各科任课教师,没有被选上的就自动下岗或另找活路;有了岗位的,就根据班级所招的学生数,来确定这个班级的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基本工资,班级招收学生数多的,基本工资就应该相应的高一些;学生数少的基本工资就应该相应的低一点;然后再根据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和奖惩。也就是说,学生家长的需求量决定着教师是否有饭碗,教学质量决定教师饭碗的大小,没有学生就没有饭碗,没有质量,就没有饭量。总之来说,教学的质量决定着教师的去留和待遇。这样既不需要埋怨领导不公,也不需要怪罪学生不听话,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影响力和成绩来判断自己的水平高低。

不过,以上的方式不适应公办学校,因为,公办学校是定位在国家办学的基础上的,工资是国家出的,教师只需要对国家负责,只要国家不怪罪,教师就不会失业,而国家又是一个虚的管理,不会那么直接地根据学生家长的需要去管理教师,而只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政策办事,这就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制度。所以也就看出我们现在教师存在的问题,吃惯了大锅饭,教好教坏一个样,水平高低也一样,对现在通行的市场经济体制难以接受,无法适应企业式的经营和管理。

现有的市场经济的关键点就是以市场需求作为资源分配依據的基本原则。需求大的,利益就大;需求少的,利益就少;没有需求的,就没有利益。教育现在也有一个新的特点,就是教育的服务性。国家大一统的计划经济中,教育完全是国家行为,一切服从国家需要,无论是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还是生源组织、结业考核、学生毕业分配,都和企业经济一样,完全受国家的政策和行政控制,学校,教师也只需要对国家负责。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带来教育体制的改革,首先就是学生入学、毕业,都已经脱离了国家统一安排的格局,学生上什么样的学,学什么,怎样学,已经不是完全按照国家的统一安排来执行了,而是按照家长的意愿和条件来进行的。这个时候学校的管理、评价,以及教师的工作态度、方式方法,也都不能不有所改变,也必然地要受到学生家长的需求的影响。

这样,势必也就会带来教育管理和评价的改革,这一点在民营学校往往就会容易一些;在国办学校里,可能还需一些时日,因为传统的习惯势力总是会有些阻力的,国办学校也就会走得相应慢一些。现在的名牌学校,依靠的是国家的多年投入积蓄和优势的教师资源,所以还能够坚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一般的国办学校往往就会出现种种不适应的状况,家长择校,学生择班,学校择师,等等,都就必然地会提到学校工作安排的议事日程上来。

我想,你所在的学校的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与此也不无关系。不知道你是哪一所学校,我很想前去实地调研一下,看看这种管理制度到底是否有效。根据传统的教育制度来看,这种安排和评价教师的政策是前所未有,但按现在的教育理论来推断,应该是不错的,最起码体现了教师自身的形象地树立和为学生为家长负责的教育理念。

从学校的整体上来看,应该是会带来教育效益的。最起码每个教师都必须为自己的教育形象负责,都必须牢固地树立学生中心的教育观念,不能再继续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地位上了。班主任的地位突出出来了,优秀教师也会受欢迎的,多劳多得,课程也会好安排的多了,老师们也会非常在意自己的教学质量。工资低了,只能怨自己招的学生少了;教的质量差了,而不会再为领导安排和评价的不公而心生怨恨;招不来学生,没有人聘用,只能怪自己了。

不过容易引发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教师爱面子、斤斤计较的心理需要安抚;在班级人数、考试成绩的权衡上,都应该划出一定的宽限;教师的工资差别,已开始不能拉得太大。再比如,教育教学工作,不仅仅是考试成绩这一项,学生的品德教育,学生的思想变化,很难用分数来进行评价,这又是工作量很大的一项,不进行考评是绝对不行的;再比如,教师很在意自己在学生和家长面前的形象与荣誉,因为生源数量和教学质量而分出等级,有些教师就很难接受,甚至会出现一些人在招生、考试、统计分数当中,使用不正当的舞弊手段,引起学校的管理混乱。这些在学校的教师培训和教育工作中要重点关注,也要有相应的应对措施。不然的话,再好的制度也容易出现问题,也容易流于形式,以至于“流产”。

从我们当老师的个人角度上来看,可能会产生相当大的心理压力。从新学期的招生、班主任的选定、任课教师的招聘、课时的安排,到平时教学、考试、统分、评价、分发工资和奖金,都会让人惴惴不安。不过认真想来,水平高的老师不是会特别担心的,尤其是那些能够直接被学校聘任为班主任的教师,只需要担心到底自己能够有多少家长愿意报自己的班,而不必担心自己的饭碗问题,优秀的任课教师,甚至还可能会出现一个人好几个班级都来争抢的情况,可能他就得比别的老师多担任一些班级的课程,当然,也会多拿一些基本工资,在保证教学质量的情况下,他的经济收入就会好得多,这叫名利双收。

问题就在于那些水平低一些,或者教学经验少一些的教师,就会担心多一些,可能会出现冷场、失聘的情况。这就需要学校做一些相应的工作,比如规定聘任的教师最多不能超过多少节课,给新教师和失聘的教师一定的见习期、培训期、试用期等等,让他们有一些过渡和提高。

具体说到你在这样的情境之下,尤其班级学生只有十几个人的班级上课,应该如何进行教学?

我想首先要解决的是思想观念和态度问题。就是要理解这种制度,要适应这种制度。上面谈了这么多,其实目的也就在于此。我们当老师的只需要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说了不算的事情,我们没有必要太在意。

观念的问题,首先就是学生为中心的观念。过去的教育,是为国家培养人才,所以国家出钱,出人,出政策;现在的教育,是为家长培养人才,为学生挖掘将来,进一步说就是为了学生个人发展而进行的教育教学,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进行的。现在的教学工作,不是学生围着老师想法转,而是老师围着学生的需要转,围着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转,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为学生的发展着想,一切为学生的将来着想。可以说,学生的发展,尤其是我们“眼前的这些学生”的发展,就是我们的教学大纲。

观念的问题,还有“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过去的教师是班级的、课堂教学中的、所有学生的“行政领导”,也就是过去说的“师道尊严”;而现在的教育,随着社会人文观提升,民主意识的提高,教育体制也必然从高高在上的地位上转下来,教育教学成了为家长和学生服务的工作。尽管不可能像商业、服务业那样“顾客就是上帝”去理解,但我们可以想到,没有了学生,我们教师当然就会失业。我们当教师的就是在为家长的教育服务,就是在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其实,服务并不是原来理解的低贱的职业。周恩来就一直佩戴着“为人民服务”的胸牌,他也就是这样做的,直到去世。

当然,还有很多观念也必须改变,比如好学生与差学生的评价,教学的主导思想方面的观念,学生是教会的还是学会的等等,这些观念很多都是相互贯串的,只有这些观念转变了,我们才有可能真正端正我们的教学态度。

在观念转变的基础上,探究好教学的内容与方式,乃是我们当教师的重要任务。一个班级只有十几个人,这已经达到了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教学水平,就是小班化教学,这既是符合于现代教育理念的教育基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平台。我们不怕学生数不多,就怕不能够利用好这样的条件。如何利用好班级学生数少的优势来提高教学质量,的确是应该好好研究的前沿课题。如果我们真能在这样的基础上提高教学质量,不愁没有学生到你的班级中来。

希望你能提出具体的教学问题,以便我们共同探讨。

 

 

 

文章录入:teacherli    责任编辑:teacherli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栏 目  导  航

           网站地图

    栏目名称

     目     录

    网站介绍

    创办者风采

    版主介绍

    专栏介绍

    学习情感  学习动机

    学习意义

    情绪调节

    学习归因

    学习方法

    阅读

    理解

    记忆

    分析

    计算

    运用 

    自我管理

    学习计划

    时间安排

    自我反馈

    监测调控 

    学生人际

    友伴关系

    师生关系

    亲子关系

    异性关系

    社会关系 

    教学论坛 教学论坛 

    复习应考

    复习策略

    应考心态

    应考技巧 

    家教探究  行为教育

    品德教育

    情感教育

    智力教育 

    国学经典

    《学记》探究

    《老子》说事

    《论语》为人

    专家讲座 

    西方精粹  流派观点介绍

    专家讲座摘要

    书信往来

    学生来信及回复

    家长来信及回复

    教师来信及回复

    书目介绍

    工作室新书介绍

    心理学书籍介绍   


    网站访问量统计


    自2007-12-12 17:00开始统计

     本站声明:
    本站的少部分资料,文章,教程来自网上收集,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整理,本站所有资料仅供参考,谢谢。管理员联系方法---邮箱:shandonglaixi@sina.com。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学生小组学习说话不听课
    讲了多次,学生还是考不好
    为什么付出多而收获少呢?
    不写作业的学生该怎么办?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课例六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课例五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课例四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课例三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课例二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课例一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