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李老师:您好!
我是一位十二岁孩子的妈妈,我的孩子的自控力特别差,一有不顺心的事就发火,而且,只听好话不听孬话,我想请教一下李老师,向这个年龄的孩子还能改过来吗?
一位母亲
这位家长:您好!
孩子才十二岁,缺乏自控能力一点不为过,如果因为孩子的自控能力特差而自己“不顺心就发火”,说明家长自身缺乏自控能力。家长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就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所谓自控能力,就是自我管理能力,就是管住自己不能随意而为,要把精力集中到应该做的事情上,而不是仅仅自己喜欢的事情上。从这一层次上来理解自控能力,我们任何一个家长都就很容易理解了为什么我们的孩子缺乏自控能力了。
一个孩子,基本还是处于自然发展中,他的思想和行为,大都是由事物的外表的形状、颜色、味道,或者是由于自己的熟悉和喜欢的情绪来引导,很少依靠长远的利益和目标来要求自己,也就意味着孩子不必要自控。
再者,我们的孩子大都是在“随意而为”的情景下成长起来的,他们不仅已经习惯了“随意而为”,而且逐步形成了“随意而为”的观念和态度。原因就是现在家长大都认为,“再苦不能苦了孩子”,何况现在家庭的经济条件好了,让孩子“随意而为”,不仅可以减少家长的麻烦,而且还能够给家长带来一种“不能比别人差”的荣耀。孩子小的时候,他的“随意而委”大都是在吃的、玩的、穿的等等方面,我们家长一般都会以为这没有什么,而且还可以炫耀自己的能耐,孩子只要不出大的毛病,就都给以满足了。殊不知,这种物欲上的满足和强化,就会给孩子养成了做任何事情都可以“随意而为”的观念与态度,所以也就会没有了自控能力。
我们当家长的认真想一想,什么都可以满足,什么都应该满足,还需要什么自我控制呢?
“只听好话不听孬话”,这对谁来说都一样,难道我们家长就不愿意听好话吗?不也是人家夸两句就会春风得意吗?难道我们家长就愿意听孬话吗?谁不是听了坏话就心情郁闷,甚至火冒三丈?孩子当然也不能例外。我们以为孩子正处在成长当中,就应该听听孬话,多接受一些教训,多多地改正自己的毛病。其实,孩子和成人一样有“爱面子”的心理,更重要的是孩子“随意而为”的心态,就会决定了他不能听孬话的特点。“随意而为”,就不会愿意听孬话,就只会愿意听好话,我想这很容易理解。
说到底,就是我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给孩子养成“随意而为”的行为、观念与态度,而到了孩子该上学、该好好学习的时候,就提出了不能“随意而为”的要求,孩子当然不会接受。
孩子到了这个年龄,要改,虽然难了一些,但只要想改,就一定能够改过来。
我们想一想,为什么孩子在家里不听话,但只要上了学校,在老师面前就会听话?在家里胡作非为的小青年,到了部队上就变成了另一个人,都能够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呢?在家里好吃懒做的人进了工作岗位,尽管个人有个人的性格,就会吃苦耐劳了?只要我们把这其中的道理弄明白了,把老师管理孩子的方法、军队管理士兵的方法、工厂管理工人的方法弄清楚了,就会明白自己教育管理孩子的问题在哪里了,也就会管理教育自己的孩子了。
其实,我们不想让孩子“随意而为”,要不断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不仅仅是为了现在能够努力学习,把学习成绩提上去,更重要的孩子为了让孩子具备将来进入社会的基本素质。仅仅为了学习成绩,没有必要让孩子受那些罪,因为,现在的学习成绩并不决定将来的前途与命运,而任何一个人的自控能力将决定他是否能够把自己有限的精力、财力、时间,用到应该用的地方上去。有自控能力的,就能用上去;没有自控能力的,还是“随意而为”,就不会用上去。现在孩子的学习,其实目的不在于学习的知识多少,而就是在检验和训练孩子的自控能力,现在不能够集中精力完成艰难的学习任务,就来也必然会一事无成。
学校的学习尽管检测出孩子缺乏自控能力,尽管也提供了训练孩子的自控能力的条件、任务和要求,但并没有提供训练孩子的措施与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家长从家庭的生活中,从孩子的日常行为中充分利用家庭的现有条件,就像学校老师管理学生,军队士官训练士兵,工厂工头管理工人那样来管理和训练自己的孩子。
第一,不要指望孩子自己能够管得住自己。学校的老师没有一个会认为学生就能够管得住自己,所以学校制定了规章制度,规定了听课纪律;军队的士官也绝对不会只靠士兵自控能力来管理士兵,而是靠铁的纪律来维持军队的正常秩序;工厂的老板也绝对不会依靠工人的自觉性来管理工厂,那样的话,整个工厂不用说工人不会自觉的劳动,恐怕连工厂的财物也会被偷得一干二净,所以,不管工人的素质高低,都会有进出大门的财物检查,不管你到岗的早晚,都会有考勤的登记。我们既然要训练孩子的自控能力,就不能指望孩子自己有自控能力,我们就必须要有一定的要求和规定,而且还要认真地去落实,同时,我们也就不会因为孩子没有自控能力而生气上火了,当孩子没有做好的时候,我们只会继续训练,而不会上火埋怨。
第二,落实规定要求,说到做到。看起来似乎与孩子的自控能力无关,但却是孩子自控能力的基础心理。一个不能说到做到的孩子,就很难实现自我控制。孩子的内心都是希望自己更好一些的,都是有一些好的期望的,而且也经常会对自己提出一些很好很高的要求的。但事实中往往却就是因为不能够做到“厉说厉行”、“说话算数”、“说到做到”,很容易在困难面前,在诱惑面前,在随意之间,就会“说了白说”,“说了不算”,就很难实现自控。我们想一想,我们家长在孩子面前有多少说了不算的事情呢?我们家长在训练孩子自控能力的过程当中,如果很在意孩子是否能够说到做到,那么孩子也无法在这方面与我们家长对抗;如果孩子能够履行自己的诺言了,具备自控能力也就不成问题了。
第三,家长要注重监督和落实。不指望孩子有自控能力,并不是事事家长跟在孩子的屁股后头去做,而是注重关键环节的检查落实,只要提出了要求的事情,就必须有回音,就必须有检查。孩子不能够说到做到,不能自我控制,往往就是因为家长只是提要求,而不注重检查落实。如果我们成人碰上这样说了不算的领导,照样也会说了不做,缺乏自控。自控能力都是在他控的基础上训练出来的。
第四,家长要特别注意,检查落实,并不是只意味着批评和指责孩子,而是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特别要考虑到孩子的接受效果。比如,我们可以在孩子能够做到自己答应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给孩子以肯定和鼓励;当孩子没有做到该做的事情的时候,我们不仅是检查批评,同时也应该让孩子说说问题的具体原因,想一想纠正问题的方法,让孩子立刻补上;我们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不是从我们家长和孩子说话的口气语调上表示我们生气了,而是要从实际生活中表示出来,比如,我们告诉孩子“今天你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做好,我们很恼火,这三天不理你了”,我们家长真要撑得住,就是72个小时,不理孩子的一句话,一个举动;我们说过做不到就要撤掉电视,只要孩子没有做到,我们不是只发发火就可以了,而要动真格的,就是把电视撤掉。孩子对我们家长的话不以为然,往往就是因为我们家长“自食其言”在先,孩子才会“不理不睬”在后。
从他控到自控,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一些具体的事情,我们家长就应该借助于家庭的日常生活来进行,不仅要有要求,而且要有落实,更重要的还是看家长是否能够自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