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该如何倾听孩子的述说?
李老师:
这个问题我很早就想向您请教了。
我的孩子今年上初二,因为学校离家很远,骑自行车大约得三十到四十分钟时间,所以上了初中,大部分时间我还是去接送她上下学。这样能在路上的时间能少很多。从小学起,她就养成了习惯,一出门就开始给我讲学校里的事情,尽是些同学老师的鸡毛算皮的事情,非常详细,每一块小算皮都要说说.写日记也基本上都是这么些东西。我现在感觉小的时候倒也摆了,但现在已经是初二的学生了,她的注意力不应该在这些鸡毛算皮上,应该会思考,对事情有自己的观点看法了。
我孩子上学比较早,现在也不满十二周岁,各科学习都很突出,但我感觉作文很一般,没有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她如果会思考\有思想了,会更优秀。所以我是不是不应该这样一味地倾听,而是应该想办法引导她,是吧?如果是,应该怎么引导呢?还是我应该顺其自然?
现在的情况还是放了学她就开始说学校里的各种事,而我因为不知道应该怎么办还是不敢随便打断或阻止她,因为书上不是都说家长要倾听孩子的话吗?但我觉得应该让孩子多说一些快乐或者烦恼或者是对某个事的议论,是不是?我很想知道应该怎么做,谢谢你了。
家长随风
随风家长:您好!
孩子已经是初中生了,还能喋喋不休地和你述说她自己学校里的事情,实属难得,也是你善于和孩子交流,善于倾听孩子说话的结果,这非常好,也为你孩子今后继续承接你的社会经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不要埋怨孩子跟你的述说,她那是与你分享她的快乐,或者让你和她一起承担她的困难,这应该是我们家长求之不得的。你对孩子“的注意力不应该在这些鸡毛算皮上,应该会思考,对事情有自己的观点看法了”的要求也是对的,孩子的成长关键还是在于因家长的引导。
倾听,还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这不仅可以让你了解孩子的心事,知道孩子的关注点,更能让孩子有一个宣泄的机会。表面上看来,孩子关心的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其实就是孩子以为很重要的或者很有意思的事,并不能因为我们不听,孩子就不去想了。我们能够倾听她的这些事情,她也会很容易地放下这些事情。如果不让她说出来,可能她会想得更多一些。
探究,是表示家长引导孩子述说值得关注内容的好方法。探究,就是在孩子喋喋不休地述说的过程中,把一些真正值得思考和玩味的事情提出来,让孩子更详细地说一说。这样不仅可以把重要的事情说得更清楚,而且也能冲占了孩子其他不重要事情述说的时间。在探究的过程中,家长就起了一个主导作用,表面上看起来,还是孩子在说,却是说的家长想听的事情,也是值得说的事情。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将她的学习生活兴趣转移到这方面上来。
提问,这是家长引导孩子深入思考的好方法。在孩子津津乐道地述说着事情的时候,家长如果及时地插上一句“为什么会这样呢?”让孩子把事情的道理思考一番,这对孩子的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小女孩有一种天生的感性知觉,如果不加以引导,就容易停止在仅凭感觉来理解事和人的水平上,将来进了高中,学习需要理性思维的时候,就难以应付了。如果孩子愿意和你交流的话,那就尽量让孩子多考虑一些事情的缘由和规律,这是与孩子的学习和思维的训练密切相关的。
对孩子的作文指导,也给你一点提示。小学的作文就是流水帐,没有什么大讲究,能写具体了,写形象了,就是最好的文章了;进了初中,关键就是要突出“重点”,进了高中就是要突出“观点”。这两个“点”是很重要的,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关键。
突出重点,就是问问孩子你这篇文章到底要写些什么内容。一篇文章,字数有限,能把一个人,或者一件事写清楚,写明白,就不错了;而且一个人,一件事,又有他的重点之处,如果孩子能够说出自己要写的重点,那就不错了;如果找不出重点,那就问问她,写这篇文章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根据需要表达的意思来确定写作的重点就可以了。初中的学生能够做到就可以了。
突出观点,就是无论什么文章,其实都是为了说明一个观点,要用自己的观点来说服别人。只不过议论文,是用很多的事实(就是例证),或者一定的言论,尤其是名人名言,再通过一些逻辑推理,来让别人信服你的观点;记叙文,就是只用一个人或者几件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只不过因为事例少,可以写得形象一些,生动一些,不用说理,就让人明白你的道理,信服你的道理。这是要求高中学生能够做到的。
这位家长,你说得很对,孩子如果会思考了,学习就会更优秀,这不仅是你的要求,也是孩子学业的要求,也是学校老师培养的目标,如果能有你这样的家长的从旁辅助,孩子会进步得更主动一些,更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