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是写错别字,有时就抄错题,抄错字。做题还不检查。做什么事情都特别慢。
123456789
123456789:您好!
你说的问题,都是一些学习习惯问题,如何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能还需要我们家长从家庭生活当中开始做起。
就像写错别字,那不是孩子对字不认识,而是对如何写不讲究。如何写不讲究,就是一个习惯问题。其实,就是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也会发现,孩子有很多事情都是不讲究的,换句话说,就是做事情没有规矩,没有标准,怎么做都行。就像吃饭,只要吃到肚子里,吃什么都可以,怎么吃都行,只要自己吃起来方便,他不会严格按照家长的或者规范的吃饭要求,必须荤素搭配,必须到了吃饭的时间才吃,必须在吃饭的时间不能说话,等等。生活中没有规矩,学习中他当然对规矩就不会在乎。写错字,写别字,都是字,只要有的写就可以。这就说明孩子已经形成了这种不讲究规矩的习惯和观念,写错别字,只是不良习惯在学习中表现出来而已。
再说“做题不检查”的问题。他为什么要检查呢?那不是没事找事吗?如果孩子在生活中没有养成做好了事情之后,再审查一遍的习惯,不会自觉地看看是否符合要求,如果有不对的地方就马上改正,那么,孩子的脑子里,根本就不会有做完作业要检查一遍的概念。如果家长或者老师逼着检查的话,孩子也只是应付一下,根本不会认真彻底找问题。因为孩子没有从检查做过的事情中找到快乐,而只是感到“检查”是画蛇添足,只是耽误自己玩的时间。如果孩子在家里的生活中,能够经常把自己做得比较复杂的事情,尤其是可能会出错的事情,再检查一遍,并能够从中体会到好处的话,那么,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中也会自觉检查自己做的题目是否正确的。
做事认真,精益求精,是一种做事情的观念和态度。这是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在孩子的一言一行当中慢慢培养起来的。我们不可能要求孩子平时生活马马虎虎,而在学习上却认认真真。家长的教育工作,不是在孩子的学习当中,而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比如吃饭、穿衣、摆放物品,讲究卫生,做好家务,等等,通过日常生活的教育和培养,给孩子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和观念,孩子在以后的学习当中也会体现出这种习惯和观念来的。
即使孩子现在已经上学了,还有很多事情是在家庭当中做的,我们就要利用我们家长的地位和权利,利用家庭生活中的条件和限制来教育引导孩子,比如,引导孩子检点自己的生活行为,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认真摆放好自己所用的物品,比如整理自己的书桌,自己的衣物、鞋袜,自己的玩具,等等,比如,引导孩子做事讲规矩,讲程序,将方法,讲效率,讲正确率,等等。时间长了以后,孩子马虎不认真地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尤其在学校教育的同时,孩子的变化会很快的。
另外,我们家长,也应该为孩子认真做事,讲究规矩,做出榜样。就像你在这里提的问题,按规矩来说,起码应该有个称呼和问候,这不只是一个礼貌的问题,而是一个向人请教最起码的规矩,你说不是吗?可能你会以为,我只要把问题写清楚,那些客套话就无所谓。你可知道,这些客套话是我们相互交流的情感纽带,有和没有并不一样,如果无所谓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去麻烦了。据估计,你平时可能也不太会讲究这些,马马虎虎而已。其实,孩子写错别字,不检查练习题目,并不比你出现的问题严重,是一样的性质,一样的水平。我们家长的一言一行,就是孩子的最好最直接的榜样。不要以为,我们不学习,不写作业,孩子就无从向我们家长学习。
一个做事情不严谨的家长,很难教育出一个严谨学习的孩子来。这一点请您认真思考一下,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