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您好!
我有一位刚上初一的男孩,住校(因为总和我吵),他父亲常年在外地,从小孩子就跟我,小时侯没有觉得孩子很难管,现在特别叛逆。因为我是老师,他在学校里处处照顾他,以至于养长了很多不良习惯。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操心忘性大,现在到了别的学校成了头疼的事,他父亲原来总以为孩子表现不错,可是最近我总把他的表现告诉他爸爸。因为他父亲很优秀,可孩子呢?所以上初中了我认为应该让他父亲管教,要不然他父亲总是说我没有把孩子带好,我想让他尝尝带孩子的辛苦。“养不教父之过”。真是老师教不了自己的孩子,我带一个班的学生也没有带孩子累。现在每次孩子说多了,孩子就和我吵甚至和我打不如意还骂我。不仅如此,影响到我夫妻的感情。每次夫妻吵架都是因为孩子。你说我该怎么办?
水木年华
水木年华:您好!
刚上初一的孩子为什么综合家长顶嘴?一般来说,是学生的心理发展点,但对你孩子说,不能这么简单。你现在遇到的问题,还是应该如何教育引导孩子的事情,而不是夫妻吵架的问题,虽然说做父亲的应该多和孩子进行交流,尤其是即将成人的男孩子,但是,如果你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不转变,一切问题都难以转变。
并不是当老师就教不了自己的孩子,也不是教师自己的孩子难教,而是你对你自己的孩子的教育可能根本就算不上教育,甚至有很多误导,才导致了今天的这种局面。如果你也用教育你自己的孩子的观念和方法去教育你的学生,可能你的学生也不会听你的,也可能会和你顶嘴。或者就是因为他们不是你的孩子,还不敢和你顶,而你的孩子就因为是你的孩子才敢和你顶,因为你就是这样教育引导的。
首先有个疑问,为什么你能允许孩子“总是和你”吵?一个当家长的,要供给孩子吃穿住行,还要赚得孩子总是和你吵,你想想这是谁的错?就像一个当老师的天天给员工发工资,而员工还要和他顶嘴,这是谁的错?我想谁也不会埋怨员工不好,这是领导的管理水平问题。做家长的这样教育孩子,不仅搞得自己心情不好,而且还惯坏了孩子,使孩子不知天高地厚,不知尊长礼仪。这样的孩子到了学校又怎么能够听从老师的教导呢?
其实,家庭教育有两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孩子还是小的时候,没有多大能耐,反不出去,容易接受家长的教育;二是孩子在经济上、感情上和精神上,还都需要依赖于父母,所以也不得不听从家长的。如果这个时候家长,以为孩子不需要学习成绩,即使违背家长的意愿也反不了哪去,有点错误,犟句嘴,也不会有多大问题,因此而放弃了对孩子的约束和管教,那么,孩子就会形成一种无拘无束,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的观念,随着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大,孩子就会越来越难以服从管教。
养一只小老虎幼仔,人是不会受到伤害的,就是因为它还小,它即使有那个心,也没有哪个本事,但当老虎长大了,可能就要吃人的。为什么“小时候没有觉得孩子很难管,现在特别叛逆”?如果一个农民看到自己的庄稼地里满是小草,不以为然,等到了野草长得比庄稼高了,危害到庄稼的时候,才想起要除草,当然就感到难了。当老师的还不懂得这样简单的道理吗?如果你在接手新生的时候,也是像教育你的孩子那样,小问题不处理,好的习惯没有养成,可能用不了半年,你的学生也会对你很叛逆的。
第二个问题是,正因为孩子小时候你“处处照顾他”,不需要他为自己的事情操心,所以才养成了孩子现在“不操心忘性大”的习惯。并不是“父亲很优秀”孩子当然就应该很优秀,孩子的品格是需要教育形成的,孩子的习惯和观念都是在后天培养教育形成的。因为“处处照顾他”,不仅使他对家庭、对他人没有责任心,就是连对自己的事情也因为你的“处处照顾”而失去了责任感。可以说,从小不需要为自己、为他人操心的孩子,长大了也不会为他人着想,更不会为自己负责任,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样的责任,也不知道该如何负责任。这都不要怪孩子。你想想,现在有很多学生厌学,学习没有动力,原因何在?不也就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把学习当成自己应该做好的事情吗?不就是因为父母、老师在为他们而“处处照顾”吗?如果你在班级里也是把学生自己应该做好的事情都“处处照顾”了,你的学生还需要做什么呢?就是“处处照顾”害了孩子。
养一只小老虎,当它长到要伤人了时候,你可以把它交给能够驯服了它的人,是可以的。而一个孩子,当你把他教育引导的不听话很叛逆的时候,想到要交给别人“尝尝带孩子”什么滋味,那就真有点“养虎为患”、“祸害他人”之嫌了。
多让当父亲的来教育引导孩子,这是应该的,而不该以孩子难以管理、教育很辛苦为借口,来推托自己原来就应该负起的教育责任。现在应该是你自己幡然猛醒、认真思考如何教育孩子的时候了。孩子还刚刚进初一,还完全来得及,只是费点事罢了,请抓紧时间吧,不要向孩子的父亲推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