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
您好!我现在是一个万分迷惘的妈妈,很痛心!很苦恼!我虽然很爱我的孩子,但我却在不停地伤害他。我不是一个好妈妈,我真的希望您能在百忙中能为我解答一下以下的问题,万分感谢!
1、每晚孩子做完作业的时候,就会拿来给我检查(老师要求的),我先是问他:你检查了吗?他说:检查了!但是给我的检查后,发现有很多错误,而且这些错误都是因为马虎粗心而造成的,所以我会沉住气,让他再检查一次,他会拿着作业本发呆或是会应付地看一下,然后跟我说检查完了,没发现错误。他对一些只要认真看一次就会发现的错误,他也会说没有看见。于是我还会让他再看,直到找出了全部错误为止,这时候他就会目光呆滞,一副死鱼一样的面孔,一直拖时间,一直拖,他会坐在书桌前半个小时后,再跟你说:我真的检查不出有错。但其实他根本就没有去检查,这时候我就再也不能忍住怒气了,我就会开始恶言相向了,厉声要他再检,一定要检查出来才能睡,其实现在我的内心是非常的焦急,一是怕如果我说明天再检的话,他以后每遇到这种情况就会用故意拖时间来对付我;二是如果现在还不让他睡的话,他的睡眠时间会不够,不但影响他明天的听课,还会影响到他的身体。唉,真是进退两难,可每次到这种时候,我通常会是自己终于忍不住,告诉他是在哪里出错了,让他快快改正了睡觉。我知道这样做是不对,让他养成了依赖性和不负责。其实作业是他自己的,检查一定要他自己来做,但是如果我不叫他检查的话,他就不会去检查,那么他以后做人做事都会很马虎,我不希望看到他成为这样的人,所以我想请教一下您:我该怎样培养孩子做题后会认真检查呢?请把具体方法说得详细点,因为我真的很笨!说得太道理化的话,我会不明白的,谢谢!
2、孩子明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也知道要做什么来补救,但是他就是不做。例如作文,他一到写作文的时候总是没话说,难下笔,我就让他多看课外书,还要求把书中的好词好句做摘抄,一段时间后再把摘抄的东西做个整理,再背背它,这样到写作的时候才不会无话可写。但是他只看课外书,但不肯做摘抄,总说他看就可以了,他能记住。但我知道他是在说谎,他连刚看过的书大概是讲什么的都记不住,怎么会记得住书中有什么好词好句呢?他这样说只是在敷衍我。唉,因为是我要求他做的,不是他自己想做的,所以他不肯做,我又能奈何他什么呢?什么方法我都用过了,例如:如果他考到几分我就带他去玩或者请他吃什么,或者他做得好我就会吻他。。。。我又不知道要怎么做了。。。。。。英语就更不用说了,现在读四年级了,不三、四岁的小朋友也知道英语中多谢是怎么说的啦,而他竟然会不知道,真是服了他了。请问李老师这样的情况我该怎么做?
这段时间更是感觉他越学越转头,连很多基本的、很简单的东西也不会了,我看到他这样真的很生气了。我对他总是在放弃与忍耐之间游走,真不知道要怎么做了,很迷惘,希望能教教我怎么做,我真的不希望孩子就这样下去,我也很想让他养成好习惯,但是具体的方法我不会,请李老师多多指教,给您添麻烦了,万分感谢!
愚笨的妈妈上
这位家长:您好!
可以说,孩子的问题就是因为你这样的“学习检查”而培养出来的,甚至还与你在生活中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有些关系。无论什么样的孩子,如果碰上你这样的教育方式,我想都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的。
我也给孩子检查过作业,我辅导的孩子以也是很马虎,但是几年下来,基本上就改过来了。我的做法如下:
第一,非常认真地和孩子约定。孩子放学回家做作业,要让我签字。我说:“我可以签,但是必须是全对的作业我才能签。”孩子当然很高兴,但我又提出了一个条件,如果是让我检查出作业中有错误,我只说有几个,不具体指出是哪个,自己能够找出来,就可以只把错的改过来;如果自己找不出来,必须由我只出错的是哪几个,那么,就必须把所有的作业都重做。孩子听了,以为只要知道有几个错的就能找出来,所以也就很爽快地答应了。
因为,我在以前检查孩子作业的时候我发现,孩子很马虎,但只要我一指出哪个错了,他立刻就能知道怎么错的,马上就能改过来。而让他自己找错误,却很难。这也是心理规律:孩子本身也不想出错,因为心急,或者因为扎不下心,或者因为不良的习惯、或者错误的认识,导致出现大量不应该出现的错误。这些错误,引种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能力,不出错的能力,包括细心、全面、周到、严密、闭合等等能力。如果全部让孩子自己检查,他根本就不可能找出来,能找出来还不出错了呢。之所以给他指出几个,让他自己找,是降低了孩子检查问题的难度,也可以让孩子安下心来,有一定的范围。孩子感觉很容易,所以也就很容易答应了。
和孩子约定的好处,更重要的是将孩子的马虎问题,明确地确定为孩子自己的责任,免得孩子埋怨家长不提醒,不帮助,不近人情。自己答应的事,尤其是自己做的事情,就应该自己负责任。
第二,重在坚持。孩子答应了,剩下的关键就是家长的坚持。有时候因为找不出,或者重新写,又出现一些新的错误,反反复复,一晚上到深夜也完不成作业,签不上字。孩子都会急得哭。我说:“这怨谁?是谁出的错?不都是你自己不细心造成的吗?这也是你自己答应的。”并且要告诉孩子,坚持下去,提高自身的细心周全的能力很重要,就从现在开始,就从一开始写作业开始。
其实,当孩子急得哭的时候,这就是家长教育孩子最好的机会。我们家长不能因为时间太晚了而迁就孩子,或者因为自己忙而不坚持了。
第三,结合日常生活教育引导孩子细心认真做事更重要。一个平时马马虎虎的孩子,不可能在学习上认认真真。
再者,孩子的培养,不是靠“知道”而成功的,任何人接受的思想教育,都不是靠说教和看书而提高思想觉悟的。说教,知道,只能让孩子烦,甚至逆反,更严重的是,孩子会用同样的说辞来回敬我们家长,也就是说,我们家长的“苦口婆心”,最后换来的同样是孩子的“巧舌如簧”“油嘴滑舌”。
我增加多次提到过,“教育”和“教学”,古人造字的时候,就没有使用“口”字旁,或者“言”字旁,原因大概古人就已经明白了教育和教学靠的不是嘴和说,而是行动。我们想一想,一个哑巴会不会教育出好孩子?可能他们教育的孩子要比我们“能说会道”“通情达理”的家长们要教育的成功得多。原因就在于我们只依靠了“嘴巴”,却没有让孩子付诸于行动。“教”这个字的“攵”,就是“一只举着教鞭的手”,所谓“教”,就是指挥孩子按照老师的要求和方法去做应该做的事情。现在不允许体罚学生,但形成孩子的思想观念的心理规律却还是古人发现的道理:“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形成观念,观念塑造性格,性格铸造命运。”
命运如何且不谈,而“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形成观念,观念反过来指挥行为。”这一点我想家长们都是应该认同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