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您好!
不知从什么时候儿子迷上了赛尔号游戏,我很惊诧。春节前,儿子说和我商量一个事,说他寒假考试成绩好了能否给他买一个十元的米米卡?我说只要语、数、英三科均在95分以上就买。成绩出来了,儿子如愿以偿。当时觉得是寒假,让他玩玩也没什么?再说就十元,完了就开学了,他一上学也就忘啦,谁知道现在他竟然有了31张米米卡,家人都未给他钱啊,他怎么弄到那么多游戏卡?真的很惊诧、气愤,真想抓住他狠揍一顿。昨天五一放假后,他已跟大姐去济南玩啦!他回来后,我该怎办呢?爱人说这回你一定要制服他,怎么让他服呢?我是一点办法没有啊。我也知道打不是办法,可该怎么办呢?我真的感觉到万念俱灰,这孩子完啦。请您在在百忙中帮帮我,救救我的儿子吧! 心急如焚、万念俱灰的家长!!! 敬上
这位家长:您好!
没有必要急,况且,急,本身就说明你自己并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首先说,你是被本来受家长教育的孩子给“教育”了。
孩子和你商量“他寒假考试成绩好了能否给他买一个十元的米米卡”,你以为“只要语、数、英三科均在95分以上就买”,就是引导孩子追求学习成绩了?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
孩子无论以什么理由提出要买游戏卡,都是玩的需求的表现。爱玩,对孩子来说,这本来无可厚非,但这却是给我们家长引导教育孩子成长的一个机会。孩子以学习成绩为借口来跟家长讲条件,这本来就说明了我们家长平时只注意要求孩子的“学习成绩”,却不注意孩子品质的教育。我们何不就此引导孩子想一想:除了玩游戏卡,还有什么好玩的?玩游戏卡对学习,有好处还是有害处?这时候,孩子只是看到别人玩,很有意思,自己并没有想到“好玩”和“好学”是相矛盾的,仅仅是因为家长平时多以“学习成绩”为目标来要求孩子,所以孩子只是拿出了一个相互矛盾的条件来向家长提“不合理”的要求。
再说,你是在进一步地错误地诱导孩子,也就是说,孩子的问题是你培养出来。
你以为,拿出更具体的成绩要求,就会达到你督促孩子学习的目的。这不就是相当于用“毒品”来引诱奴隶使劲儿地干活吗?奴隶死了,奴隶主可以不心疼,他可以再买一些来,而我们的孩子也能用“毒品”来鼓励学习吗?如果学习就是为了玩的话,我们还有必要要求孩子认真努力地学习吗?试想一下,如果孩子是通过考试作弊来达到了你的所谓“只要语、数、英三科均在95分以上”的条件,你又会有何感想?
任何一种游戏,人家设计的时候,为了能让孩子“爱不释手”、“乐此不疲”搅尽了脑汁,尤其在孩子还缺乏自制力的时候,现在得游戏都会让孩子上因而难以罢手。我们家长往往只把孩子的学习看成是“学校里的事情”,所以,孩子在家里、在生活中,就不会注意培养孩子惜时、勤奋、不贪玩等良好的习惯,到头来,孩子上了学后,仍然难以从家庭中的“快乐”中转换过来,所以,很容易对学习产生厌倦的情绪,在家里玩得越是高兴,对学校里的学习就会越是烦恼,因为,玩总是要比学习快乐和轻松。你设想一下,如果孩子提出用“毒品”来缓解学习的困倦,你会答应吗?这就是我一直提出的:“心想事成”害了我们自己的孩子。
你是自己先把孩子推进了一个难以自拔泥潭,然后,才想到要拉他出来。你想一想,这何必呢?
你在你发现了孩子“他竟然有了31张米米卡”,你感到“很惊诧、气愤”,孩子无论是偷来钱买的卡,孩子别人给的卡,其实都是你先将孩子诱导到犯错误的境地,而孩子还并不知道这就是错误的。你却“真想抓住他狠揍一顿”,你这不是“先养贼,再抓贼”吗?给你当孩子该有多委屈啊!
现在,一定不要“惩罚”孩子了,错误是我们家长做的,不该孩子的事,是经过我们家长允许,只不过是家长只允许“吸小口”,而孩子却“吸上了瘾了”。
最好的办法,先和孩子承认我们当家长自己犯下的错误,不该用游戏卡来督促孩子学习。可以再孩子回来后,很郑重地开个家庭会,向孩子摊开此事,不是向孩子问罪,而是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不仅要向孩子承认“玩游戏”对他的不利影响,更重要的是要承认自己缺少当家长教育孩子的认识和能力,更要讲明这样做下去的危害与结果。让孩子真正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对于卡是从哪里来的,可以过问,但不必过于追究,重在规划以后的事情如何做。
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奖励,不应该用于“学习”相矛盾的需求来奖励,而应该用能够鼓励孩子继续努力学习的奖品来奖励。比如,可以给孩子与学习有关的书籍、用品,或者其他有意义的纪念品;也可以带孩子一起去旅游、参观、购物;也可以给孩子一定的处理事情的特权。这种特权,不仅仅是正确的事情,而且是根据孩子自控能力来给与的。比如,可以让孩子自己决定吃一顿什么样的饭菜,到什么地方参观,买一件什么样的体育健身用品等等。
这位家长,恭喜你发现问题早,孩子只是偶尔一次,没有必要发火,只须认真检查自己的教育责任。可以说,任何发生在孩子身上的问题,都是家长的责任,因为孩子自己还不懂事,他是在你的管教下长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