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数学不敏感,家长应如何做帮助 |
|
作者:teacherl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845 更新时间:2011/10/20 8:49:47 |
李老师:您好。
女儿现上四年级,从小时就对数学不敏感,上学后别人练5遍就很熟的计算,她练10遍仍不熟。随着看纪增长,孩子发现自己总别的同学速度慢,很自悲,刚学的小数扩大,缩小的题练了很多,也还是比别人慢很多。这个问题在学奥数上反映出来,学后与没学无异。和爸爸想了很多办法,每天一题进行辅助,效果都不好。而孩子却因此受到伤害,认为自己比别人的接受能力差,伤心的哭。现在真不知该如何了,急切等着您的帮助!
倾听
倾听:您好!
如果孩子真是从小就对数学不敏感,现在数学比别人学得慢,这应该很正常,人在认知发展速度上,或者是不同内容的敏感点,总是有差别的,可能孩子在以后或者别的方面会更好一些。
不过但就数学的学习来说,也没有必要自卑,只需要多加练习。尤其是家长的家庭辅导,需要多做一些工作。比如,爸爸妈妈提前看看孩子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后会学习那些数学内容,就提前在生活中给孩子渗透、接触这些与生活相关的内容,并引导孩子强化数学思维能力。
但这并不是要求家长给孩子讲数学题,一定不要这样。应该做的是,把将要学的数学问题生活化,把数学概念和方法变成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小技巧,小方法,用来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比如小数的扩大和缩小的问题,家长一定不要和小学里的老师那样给孩子讲例题做练习,而要从自己的家庭生活中找一些与小数有关系的事情,比如把一张并分成五等份,问孩子每人吃一份,这一张饼可以够几个人来吃?(5个人)都可以让谁来一起吃?(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自己)每人可以吃多少份?(1/5)然后再把每人可以吃的份数(1/5)变成小数是多少?(0.2)两份的小数是多少?(0.4)三份的小数是多少?(0.6)共同讨论或者演示是怎么得出来的。把生活的语言换一换,用孩子将要学到的词语和内容进行交流,就可以为孩子将来学习打好基础。
数学,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化的、逻辑思维,小学生学的主要是数量关系,这是我们生活中最多的,但是我们家长也要学会引导孩子通过概括形成事物的概念,比如把所有吃的水果、饭菜,概括成食品,把具体的物品概括成数量,并引导孩子思考和运用这些物品之间的数量关系。只不过学校里的老师讲的系统专业一些,而我们家长一定要在生活中,讲的具体实际一些。给孩子先打好一个感性的数学概念,为孩子上学听课打好基础。
不过以上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解决家长和孩子的学习观念问题。
现在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的学习,不是期望孩子从学校里学到多少东西,而是期望孩子在学校里表现有多好,多聪明,好象只要表现得好,孩子将来就会有出息,表现不好就没有了前途。这是完全错误的,而且会直接影响孩子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的态度。孩子也会因为自己学得比别人差、比别人慢而感到自馁。其实,学习就是因为不学才上学,学得好坏,关键在于自己通过学习和努力的提高有多大,如果自己原来不如别人的数学好,而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学得和别人差不多,就算是很大的成功,就应该感到很高兴。
你作为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看到自己在数学上的进步,当然是和自己比的进步,从自己的进步当中找到继续学习的信心,你就是一个合格的家长了。 |
文章录入:teacherli 责任编辑:teacherli |
|
上一篇文章: 孩子要求完美,做不到就不自信咋办 下一篇文章: 如何解决女儿考试心慌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