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孩子将来会逆反么?
李老师,你好: 我听过你的报告,非常精彩。我儿子今年刚上一年级,我让他按照你说的方法整理书包,我儿子做到了,一直到现在,晚上不整理好书包睡不着觉。 儿子刚上大班时,当时学校前面修路,就开了后门,后门处高,有天早晨,他爸送他去幼儿园,在后门外把他放下,当时他班有个小男孩可能是追他,他就跑,一头撞在单杠上,脑袋撞开了皮,鲜血直流,鼻子发乌都肿了,小男孩妈妈问他:你妈妈电话是多少?他跟阿姨说了,那位家长把他送卫生室不行,又打车把他送到中医院,等我去了时他在那躺着,哭都没哭,在没打麻药的情况下缝了三针,一点动静都没有,等医生说好了,他出来看到我哭了时他也哭了。从这点看,他能忍着巨痛不哭,说明他能克制自己。 可问题是:刚上学时,对考试觉得挺神秘,我教他做完要认真检查,他都做到了,数学接连四次都是满分,附加题都对了,我们对他也表扬了,也奖励了。可现在复习这么长时间了,又考了几次,很不理想,最差的一次是86分。我问他:你考试的时候想什么了?他的回答令我哭笑不得:在想,如果我考100分,你能奖励我什么? 前段时间我给他报了个跆拳道班,学的挺认真,挺能吃苦。每晚1个半小时,星期天上午一个半小时,下午一个半小时,晚上一个半小时,中午时间我教他做奥数或复习语文,不让他在楼下玩。是因为学跆拳道分心了,还是心理有压力? 我和他爸对他管理比较严,去商场他不乱要东西,有他喜欢的我们也买给他。我们家族有这么3个年龄差不多的男孩,大的10岁,一个8岁,他7岁,他是比较能坐住了,能听进话去的一个,也不是那种傻呆呆的。我家离学校很近,从大班开始他自己上学,走时主动跟我说再见,看见认识的阿姨叔叔都主动打招呼,现在挺好,我担心小男孩现在听你管的时候听话,等大了会不会逆反心理比较重?我现在该如何管教他? 请李老师不吝赐教!非常感谢!
一位很想教育好儿子的家长
这位家长:您好!
从你的介绍中可以看出,你的孩子是一个很不错的孩子,听话,懂事,好学,能吃苦能忍耐,这在现在的家庭教育中是很难得的了。
至于考试成绩的问题,这可能是与我们家长的观念和误导有关。在前期的品德教育中,你们是很成功的,孩子的确是一个好孩子,你和他的爸爸都尽到了做父母的教育责任,但是,在学习上的引领上,尽管前面出现过连续四次满分优异成绩,也并不能说明在孩子学习上的引导就是正确无误的了。
比如说,你“问他:你考试的时候想什么了?他回答:在想,如果我考100分,你能奖励我什么?”这说明在孩子出现好的学习成绩上是有奖励的,而且大都是物质奖励,而且孩子也很在意。
人类的学习动力有五个层次:
最低的驱动力是外在的物质诱惑,对孩子来说,就是家长给买玩具好吃的等等,现在物质丰富,这很容易就会失效的,所以这也是最低层次的学习动力;
稍高一点的动力,就是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和夸奖。这也是外部动力,好像自己的学习就是给家长学的,学习这件事并不重要,重要的事情家长和老师的看法。如果这时老师家长忽视了孩子的进步和问题,孩子也就会感到学习索然无味;
再高一点的动力,就是自我提高。自我提高有身份的提高,如当学生小干部;有名誉上的提高,比如被评为三好学生;也有地位上的提高,比如升入高一层次的学校,考上名牌大学,等等。这里的动力有了一定的内部因素,学习已经是自己的事情了,与自己的生存有关系了,动力也就会强多了;
更高一次层的学习动力就是求知的需求。求知的需求,就是满足好奇心和对知识、能力、素质的欲望。在这个层次上,学生会感觉到自己学到了更多的东西,会不断地继续满足自己的求知愿望和好奇心,会感觉到自己的能力比以前高很多了。这已经完全是学习内在的动力了,一般在不会因为在外的东西而受影响;
最高层次的动力就是自我理想追求的实现。学习永远都是改变自己、充实自己和实现自己的惟一途径。在具体的学习中,一般表现为成功感觉,做既能够做出自己想做好的事情,自信心越来越强,从长远来看,就是他能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目标追求和理想。一个人,如果有了这种学习动力,那就是一种永不枯竭的学习动力,即使再艰难再困苦,他都不会放弃。
从心理的发展规律上来说,小学生阶段是很重视物质奖励的。不过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现在的小学生也很重视精神奖励,很在意老师家长对他的评价。因为,现在在物质上,孩子们基本上是很容易得到满足的了,而精神奖励的需求是无止境的,尽管也有过量的副作用。像你的孩子已经那么懂事听话好学,如果还是停留在对父母会给买什么上,那就说明他的学习动力还是很一般的,同时也说明你的孩子仅仅是物质奖励甚至精神奖励也不够了,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重视求知的满足,要引导孩子以学得多,学得好,做得好而引以为自豪。如果你能做到这些的话,孩子在考试的时候就不会同时在想你会给他买什么东西了,他会把精力集中在如何解决问题上,因为问题解决了,自己的成功感就找到了,自己会很满足了。
学习跆拳道,重点在训练孩子的毅力和耐力上,这对孩子的发展是会有好处的,不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额外的压力。如果孩子就是有压力的话,家长要学会给孩子疏导和缓解,这本身也是孩子应该学会的一种能力,因为,将来谁也不能没有压力,无论是工作上的还是生活上的,都是需要自己来缓解和调整的。现在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应该适当地给孩子制造一些心理压力,看看孩子怎样承受,怎样疏解。
孩子在以后的成长的逆反心理,是一种很正常的必然现象,都是必然要有的,只是表现的形式不一样罢了。
一般来说,从小很娇惯的孩子,会形成一种自我中心的观念和态度,到了十五六岁以后,随着他的年龄、身高、知识、能力的增长,就会在心理逆反期表现得很突出,很直接,让家长老师很难以接受,因为他不会节制自己,也不会尊重他人;有的孩子的家长指导孩子生活学习的水平较高,孩子尽管进入了逆反期,但他仍然感觉父母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比自己技高一筹,那么,他逆反的感觉就会少一些,表现得也会弱一些;有些家长和孩子的沟通能力较强,从小就无话不谈,在孩子处于逆反期的时候,照样可以沟通,孩子逆反的现象也不会很严重。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真正逆反得让人头痛的孩子只有20%左右,大多数的孩子还是会很顺利渡过逆反期的,而且孩子逆反严重的大多都是自小娇惯严重,自我中心,我行我素惯了,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甚至品德就有问题的孩子。绝对没有小时候很听话的长大了一定很逆反的道理。
教育孩子永无止境,但更重要的是一个境界。教育孩子不能有功利心,更不能跟风追时髦,如果说教育孩子就是为了将来让孩子如何如何,那可能就会适得其反。教育孩子,实际上就是营造一种家庭和谐的氛围,实际上就是追求一种孩子的自然而然的发展,就是形成一个和睦相处,心灵照应的境界,并不是为了什么。
有功利目的的教育,往往都是有伤害的。这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到的“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功遂事成,百姓皆谓我自然”的道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