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怎样才能喜欢数学老师?
李老师: 你好!我女儿是07直升班的学生。自从到了高中,她的成绩不是很好。尤其是数学,真愁人!这次大休回家,她跟我说,她试图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对数学老师的喜爱,可是她做不好。她想转普通班。可是我觉得每必要,毕竟她其他科都不错。 李老师,我都不知道该如何劝她。她自己说,有时候脑子特别好使,有时都不转了。她自己肯定很恨自己,每次都给班级拉平均分。我估计,她看见数学老师都不敢喘粗气。 我该怎么办???怎样帮她?怎样抵消她对数学的恐惧?
这位家长:您好!
孩子能够考上直升班,说明学习已经很不错了,她自己能够试图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对数学老师的喜爱,这也很好。“她做不好”,也很自然,可能不是这样的事情不好做,而是她没有做,或者她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做,或者她做这样的事情的动机不对头。因为,兴趣和喜欢,都是对事物的一种情感,而情感都是由心而发的,不是可以刻意做作的。
要学好一门课程,兴趣当然很重要,但并不是很关键。学好一门课程的关键,是对学习意义的正确认识,就是要端正学习态度。所谓端正学习态度,就是要明确学习的真正意义。学习并不是仅仅为了高考,为了上大学,为了找工作;而是为了求知,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为了历练自身的文明和修养。为了前者,那是一种功利思想,是一种投机的心理。学习的投资,不仅周期长,而且成效不可测,当然就很难很有情感地真心对待学习,尤其是当学习出现困难和障碍的时候,就容易退缩和抱怨;如果真把学习当成求知和提高自身能力的必要前提,那么,就会时时刻刻体验到自己的收获和成功。因为,只要学会了原来不会的知识,就意味着自己有了提高;解决了自己原来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意味着自己有了进步;当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这正是自己学习和提高的好机会。这就是学习态度所起到的作用。学习态度端正了,才能对学习产生喜好的情感,即使没有兴趣的课程,也会很努力地去学习的,只要努力地学了,就会学得好的,高中的课程还不需要什么天赋和潜力,只需要正确的认识,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学习行动。
对老师也是一样,自古以来,就有“亲其师,信其道”的说法。就是说,只有对老师尊重,才能对学问尊重;反过来说,只要认为知识很重要,也就自然会尊重老师。如果瞧不起老师的话,那么,就可能根本不想学好这门课程;认识不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也就很难认识到老师的重要,也就不会尊重老师的劳动。现在很多学生厌学,往往就是因为对知识的不尊重,对科学的不尊重,对文化的不尊重,对老师的不尊重,而看中的只是权力、金钱、地位等等一些非常表面化的现实利益。因为厌学,自然就会讨厌或者害怕整天逼着他学习的老师了。
如果仅仅为了学习好,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才想到要去处理和老师的关系,要去喜欢数学老师了,当然,这就很难做得好。这就像单纯为了取得经济利益而和他人搞好关系一样,关系不仅不会和谐融洽,也不会长久保持。在学习上,这样的做法,其实质就是贬低了知识的价值,贬低了老师的身份。学生只会把知识当成进入上流社会的“敲门砖”,这样就能把知识分出有用的知识和无用的知识;把老师当成一架往上流社会爬的“梯子”,也就会把老师分出好的老师和不好的老师。“敲门砖”和“梯子”的确都是可以分出好坏的,而知识和老师却没有好坏之分,应该有的只是尊重和景仰。尊重老师,尊重知识,这是天经地义的,无论对你的考学是否有利。这就像一个婴儿吸食母亲的奶液一样,因为婴儿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无论什么样的母亲,只要是她的妈妈,她就会很认真很投入地吸食,这既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建立母子情感的过程;如果我们已经不是婴儿了,只是为了能够得到一张毕业证,不得已而去吸食一个女人的奶水的话,我想,谁也不会吸食的像婴儿那样认真和投入,更难以建立起良好的情感,甚至还会恶心。
我们当家长的,甚至学校里的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是非常功利的,把学习读书只是看成了取得功名利禄的一种手段,使读书学习失去了原有的文化素养和人格提升的意义。这样的学习,就很容易让人厌烦;这样的老师,也就很难让学生喜欢的起来;这样的学生,也会功利地看待知识和老师。理所当然,建立师生感情,就很难了。这就像做买卖,如果单纯为了赚钱的话,难保商家不卖伪冒假劣商品,即使微笑服务,也是虚情假意,因为他的心里想的是钱,卖假冒伪劣商品,可以赚更多的钱;如果做买卖是为了社会大众的生计服务的话,可能就会和顾客之间建立起真正的感情。为什么现在的假冒伪劣屡禁不止,原因也就在于中国现在很多做买卖的目的就是单纯为了赚钱。同样,如果一个高中生学习读书,就是为了高考,那么,老师就很难马上让这些东西变成学生的现实;学习文化,很难让学生马上看到好处,这会从哪里产生喜爱的感情呢?
说到这里,我想,你也应该知道问题在哪里了,你更应知道应该如何引导孩子端正学习态度和处理好与老师的关系了。对数学的恐惧,就是对知识的恐惧,这和一个活生生的人,对食物的恐惧一样。可能吗?如果就是恐惧的话,那就是因为学生还没有把知识当成自己成长发展的食物来对待,而是当成了一个额外的负担。
现在的学生,由于家长的额外呵护,情感思维较高,而理性思维能力较低,也就是说,看待事情,往往大都靠的是一种感觉和情绪。只要感觉不错,情绪就会好一些,行动也就会积极热情一些;只要自己的感觉不好,情绪就消极,行动也就迟缓和低效。这是高中学生中比较普遍的一种现象。而高中的学习需要的是理性思维能力,其实它本身也就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理性思维能力,其实质就是“实事求是”,面对问题要客观现实,注重从客观现实当中探求问题的规律性,善于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很多女孩子,甚至有些男孩也有女性化的倾向,他们的情感思维抑制了理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凡事就喜欢凭自己的感觉和情绪来判断,学习当中也是凭感觉,这在初中还问题不大,到了高中,时间久了,就会把自己深深地陷在情感的纠葛当中而难以自拔。很多高中学生数学、物理等学科学得很不顺手,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培养数学的学习兴趣,最关键在于要认识到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的不足,而且数学恰好就是培养理性思维能力最好的工具和手段,我们就应该通过学习数学来训练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因为数学学科,在掌握基本概念、法则、性质定理的过程中,就是训练确定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本质区别的过程;就是训练一个人从纷纭复杂的表面关系当中,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其变化规律的过程;反复的背诵概念、性质定理和反复做练习题,就是逐步学会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的大脑思路。
理性思维能力是训练出来的,不是天生的,将来作为一个参与社会工作的人,无论从事哪一方面的工作,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必需的。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就会对数学重视起来。现在没有学好,就是说明自己在这方面有欠缺,就需要通过学习数学来锻炼和弥补,应该利用好现在的高中数学学习的机会,尽量地多用一些功夫,就是能够解决这一问题。
再者,数学是一门最容易自学的科目,因为数学课本一般都是深入浅出系统逻辑的,大都是从生活情景或者以前学过的知识讲起,逐步抽出概念,就是有关定义,形成规律,就是公式法则和性质定理等等,然后就是较为详细的例题,例题之后就是针对性的练习,如果一个公式法则有多个方式方法,就会有多个例题和练习。我们完全可利用这一点,搞好数学自学。无论以前问题有多少,我们只要扎扎实实地,一步一步地按照课本的顺序读下来,做下来,听课的效果就会好得多了,作业练习的速度和正确率也会高多了,考试成绩也就会高多了,对数学的感觉自然也就会好多了,也就没有必要害怕老师的提问和检查了,当然,喜欢数学老师的感情也就会油然而生,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也就高起来了。这一点,我在《学习策略指导(高中生用书)》一书中,有专门的介绍,这叫做“空降学习法”。
你完全可以引导孩子试一试,一定会有效的,因为自学不仅是学习的出发点,也是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过程,更是体验学习成功感的主要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