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师为何教不好自己的孩子?
李老师:您好! 我们夫妇都是中学教师,自己有十几年的教龄,深受学生爱戴,儿子读小学四年级,本来就有做事拖拉,慢吞吞,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由于课程的不断深入,他的学习越来越差。虽然平时有时间就辅导他,反而觉得他依赖性越来越强,越来越马虎,除法能除尽的他经常算的有余数,题目经常说看不懂,逼他记的可怜的一点儿好词好句也经常忘记,写起作文半天憋不出一句,还词不达意,不通顺,二三年级时还不至于此,真不知如何是好!好的学习习惯逼也逼不成,你不看着他做作业,他基本就坐那里玩,愁啊!!!!!!!!!!!!! 请赐教!!!!!!!!!!
Niuniudie
Niuniudie老师:您好!
如果家长当老师,孩子的学习却不尽人意,原因可能就是在家里家长也是以老师自居了。
一般来说,夫妇俩人都当老师,孩子的学习成绩应该是比较不错的。原因可能有三:一是遗传基因一定会好一些的,父母能够当上老师,说明父母原来的基本素质就是不错的,孩子无论智力上还是情感上都应该有较好的先天素质;二是学习环境一定要比别人好一些的,父母都是老师,书香门第,耳濡目染,孩子的学习也自然就会好一些;第三就是学习的条件也会好一些,无论从物质条件还是精神条件,都一定要比不是当老师的孩子要好,家里对孩子学习有帮助的书一定要多,孩子遇到问题,父母一定会比别人懂得多,能够指导得上去。
但在实际生活中,也确有不少教师的孩子学习情况却不尽人意,甚至有的还不如自己教过的一般学生。分析起来,原因可能也有三个:
1、当教师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要求过高,求全责备。因为,在学习上,当教师的自然就会懂得多一些,尤其是在自己所教的课程上,别人的孩子不明白,可以耐着性子多教几遍,即使学生仍然解决不了问题,我们也可以原谅,不能要求所有的孩子都做得很好;但是对自己的孩子,往往就会产生“不好就不对了”,“怎么连我都不如”,“连这样简单的问题都解决不了”的感觉和认识,必然就会生气上火,就会怪罪于孩子,闹得亲子关系很僵,无法进行正常的亲情沟通;甚至有的当教师的孩子会有一种永远都逃不出学习的压抑感,在学校里受老师的管制,在家里还是照样要接受“家里的老师”的管制。
2、父母工作繁忙,无暇顾及也没有精力顾及自己孩子的教育。现在中小学的教学压力太大,不少教师难以应付学校里的教育教学工作,白天上课,晚上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自习,好不容易回到家里,已经筋疲力尽,哪里顾得上自己孩子的辅导。孩子有问题要问,自己耐不住性子,有一点不如意,就会火冒三丈,大发雷霆,根本不会像在学校里那样的耐心和细致。不少在学校里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就是不受自己孩子的欢迎,得不到自己孩子的认可。
3、指导孩子学习不得法,忽视了孩子的学习过程,没有教给孩子应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有不少的教师在给自己学生传授自己的专业课程中也只是照本宣科,忽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感能力的培养,回家面对孩子的问题,也只能是直接给一个答案,其他的学科自己也可能一无所知。这对于辅导自己的孩子的确是无法有效地进行。
一个孩子的正常发展,需要的是全方位的教育资源。既需要学校的文化知识教育,更需要家庭的情感品德培养;既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关怀,更需要家长的亲情与呵护,并不是无论家里学校都一股脑地追求学习,就一定会学习很优秀的。
如果家长只是因为自己当老师,只是借助于自己懂得一些学科的知识,来辅导孩子的学习,往往就会适得其反,不仅对孩子的学习没有帮助,而且还会给孩子更大的压抑。作为家长,是孩子教育的另一种资源,和学校里的知识教育不一样,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学生回了家,家长还是和学校里的老师一样,仅仅是辅导孩子的学科知识,不仅会给人一种重复的枯燥感觉,而且会缺失一些精神和情感的支持。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一位当教师的家长,在家里正忙着给学生批改作业,他的孩子却在一边不断地打扰他,让他很烦。这位家长就拿出了一张背面有个人物肖像广告的世界地图,把地图撕成碎片,让孩子在一边把这张撕碎了的世界地图重新拼起来,以为这样孩子就会安静一会儿了。可是不一会,孩子又嚷嚷起来,说他已经把世界地图拼好了。家长回头一看,果然拼好了,而且很正确。家长很惊异地问孩子,怎么拼得这么快?孩子说,背面有一个人物肖像,只要把人像拼起来,世界地图也就拼好了。家长听了,很是惊异,他惊异的不仅是孩子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而是自己发现了一个教育孩子的道理:只要“人”对了,什么事情也都就对了。也就是说,首先要把孩子教育成个好孩子,然后才能要求孩子成为一个好学生。我们现在受社会的追名逐利的影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往往只重视表面的分数和名次,而忽视了人的教育。
现在学校里的教育教学注重的是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了孩子的情感培养,如果当家长的也忽视了这一点,那么孩子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就会缺少情感的支持,就会难以应付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艰难的学习任务。我们可以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比喻成孩子成长发展的两条腿,我们当老师的家长,尽管有学校教育教学的能力和经验,如果忽视了家长应该负起的教育责任,只是注重了知识和技能的灌输,实际上就是可能使孩子变成了一个瘸子。
人生在世,身上都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场合就应该扮演好有不同的角色。在学校里,我们在学生面前就是教师;回到家里,面对自己的孩子,就是父母。这不同的角色,就意味着自己应负有不同的责任。如果我们把这不同的角色混同在一起,不仅自己会感觉很累,很烦,而且还会给我们所面对的人一种错误的感觉,并且会引导出一些错误的结果。我想这可能就是你们感到很愁苦的原因吧。
比如,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学校里的老师主要是通过上课要求学生听仔细,听明白,通过形象生动地讲授、变换花样的练习以及班级的组织纪律来控制学生的注意力,这是家庭条件中不允许的。家长尽管是老师,你也不可能给孩子从头至尾地讲课,也不可能有班级集体的纪律约束,更不可能要求孩子在家里专心致志地听家长讲课,但却同样可以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家长训练孩子的注意力,主要是在家庭的生活背景下,通过和孩子聊天,一起看电视,一起讨论孩子感兴趣的问题,一起做一件需要长时间做好的家务事,来训练孩子的专心致志地做好一件事的意识和能力。如果家庭生活中引导和训练孩子注意力得法,那么孩子在学校里的精力也就能够集中了。
孩子小的时候,我就特别愿意和孩子聊天,讲故事,猜谜语,做家务,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要求孩子一定要专心地听我讲完,如果孩子不专心,我会有意识地要求孩子转回来重新听我的讲述,或者让孩子复述我讲的故事;和孩子一起做一件事情,不做完就一定不要停下,做不好就一定不要放弃,直到做完做好为止。我的目的主要就是通过和孩子的交流,通过家庭生活来训练孩子做事情善始善终,听别人说话,要学会倾听的习惯和态度。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在学校里也会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
训练孩子的记忆力,我并不是像学校里的老师一样,也要求孩子背诵课本和文章,而是和孩子一起记忆一些生活中应该记住的东西,或者有意识地背诵一些有趣的故事,谜语,诗歌等等。通过这些背诵,我们既可以教给孩子背诵记忆的方法,也可以扩充孩子的知识视野,提高孩子吸收知识和记忆力的兴趣。如果在家里还是让孩子去背诵学校里老师要求背诵的东西,孩子一定会厌烦的,孩子不是背不过,而是他根本就没有背,或者没有往心里去记,他当然就会都给记不住的。
指导孩子写作文,也不能和学校里的老师一样,去要求孩子如何写作文,而是根据孩子的生活实际,和孩子一起讨论交流生活当中的事情,引导孩子思考哪些东西值得记下来,该如何去记,和孩子讨论交流需要写的内容和方法,讨论完了,孩子再去自己写,也就不难了。有时候也找一些和老师要求差不多的好文章给孩子看,让孩子去抄写,让孩子有意识地去模仿,孩子也就学会了如何写文章。
好的学习习惯,固然很重要,但是在家庭当中,更需要培养的是孩子的生活习惯。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态度是以生活习惯和态度为基础的,是在生活习惯影响下形成的。如果我们拿着学校里的学习习惯在家里要求孩子,这不仅不适合孩子在家里学习的需要,更大的问题就是孩子缺少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态度的基础。如果是我的话,可能不会去管孩子回家是否按时作业,而是要求孩子按时起床、吃饭、做事情;可能不会管孩子认真书写,而是要管孩子的认真整理床铺和物品;可能不会管孩子作业有多少错误,而是要管孩子做家务细心不出差错;可能不会管孩子是否听老师的话,而会很在意孩子是否听家长的劝说。
在学校里,老师指导和训练的是一大片学生,很难结合每个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指导,而在家庭当中,孩子只有一个,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家庭的条件,自己的水平,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效果就会好得多了。
在教育引导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借着自己的孩子来研究教学规律,形成教育教学经验,而不是生搬硬套学校教育中的那一套方式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自己孩子认字情况,来探究小孩学习生字的难处和关键,找到教生字的规律,然后运用到课堂上去;我们可以在教自己的孩子的学习平面几何的过程中,发现孩子学习几何画图和运用逻辑思维证明问题当中的问题,提前在自己备课当中就引起注意。如果能把教育自己的孩子当成学生智力开发的试验田,那么,在面对班级学生的时候,就会节省很多精力,回家也就不会为孩子的学习而生气上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