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辅导孩子学习时发脾气?
李老师,我每次辅导女儿学习时每当她出错我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爱打她,事后又后悔,但我又控制不住,怎么办呢?
徐旭
徐旭家长:您好!
我们可以想一想,我们为什么会在教育辅导孩子的时候发脾气,为什么会控制不住而动手打孩子?为什么面对别人的孩子的时候,就不会发脾气,就不会控制不住自己,而动手打人呢?
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孩子是自己的,甚至我们都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孩子的不良表现,丢的都是自己的脸面,所以我们有权利进行各种各样的处理;就是因为孩子是自己的,自己的就应该是最好的,最聪明的,我们不理解,也不能接受孩子的错误。所以,当孩子出现问题,不符合自己意愿的时候,就会大发雷霆,大打出手。因为孩子还不是个物件,可以抛弃了事,所以,只有通过发脾气和打骂来表现或者发泄自己的不满了。如果是别人的孩子,你敢吗?或者说,你有那个必要吗?
实际上,我们发脾气,都是发泄对自己的不满,因为,孩子的错误是表现了自己的无能;我们打孩子,打的都是自己,因为孩子丢了自己的脸面,孩子只不过是我们家长身体和精神的外在附属和延伸。我这样解释,你可能会表示不同意,会强烈反对。其实你的反对是对的。不是我的说法有错误,而是我们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延伸或者附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错误的观念才会导致错误的说法,才会导致错误的行为。
你想想看,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里面就有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的说法,所以那个时候,父母打骂孩子,就根本不是错误的,“棍棒底下出孝子”,发发脾气是小事,岳母刺字不就是很典型的家庭教育榜样吗?如果放在现在西方国家,一定会判定岳母虐待孩子,那是要被判刑的。我想你可能看过《刮痧》这部电影吧。现在你脾气发了,也动手打了,又感到了自己发脾气不对,打孩子后悔,说明你的头脑当中,存有两种矛盾的观念,既有封建社会家长制的权威思想,又有新社会人人平等独立,允许孩子犯错误的新观念,而且这两种观念在不同的情境下交替出现:当孩子取得了成绩,我们就会感到孩子光宗耀祖的一面,看到孩子不像自己期望的那样,就会动用自己的家长权威;看到孩子受了委屈,就会拿出现代平等民主的思想来理解孩子。这样的两种观念的确很难融合。
俗话说,“骂人是无能”的表现,打人却更是暴露自己弱点的本事。孩子出错,也是反映了自己辅导孩子的能力不足,控制不住动手打孩子,更说明自己不禁在方法上无能,在性格和人品上也都是有缺陷的,不然的话,你还用打吗?
所以,教育和辅导孩子,关键是在于自身修养的能力的提高,这和学校里当老师的要求是一样的,不是因为你是家长,就能够辅导孩子,你必须有这个资格和能力。家长其实需要和孩子共同成长,不仅在能力上,就是修养上也需要不断地精进。不能说结婚生子后,家长的自身教育就算是毕业了,现在很多成年人,其实并没有真正的成人,无论在文化知识上,还是道德修养上,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足,只不过找朋友时对像不挑剔,找工作时老板不嫌弃,但在家庭生活,成就事业,教育后代,持续发展等等方面,还是需要继续学习和接受教育的。不能认为,接受教育和读书学习只是孩子的事情,有一些我们要求孩子做的事情,可能我们家长也难以做得到,何不大人和孩子一同学习,一同接受教育,可能孩子更会乐意,更会有效果。
再者,家长也要认识到教育辅导孩子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孩子的成长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孩子学会一样东西,掌握一种能力,也不是说说就行的。我们所面对的孩子,即使有问题,有一些不好的习惯,也是我们家长在长期教育和生活中给养成的,不能埋怨孩子。要改变孩子,首先要理解孩子,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理解孩子的学习基础,理解学习是需要时间的,要学会一个新的习惯,更需要时间和训练,不能说做好就做好。认识到这一点,可能我们就会理解孩子出现的错误,家长的心情也就不会那么着急,也不会动辄大打出手了。这就是理性思考的结果。
最后,还要注意,有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家长应该辅导的事情。比如孩子的学习,既然已经上学了,指导孩子学科学习完全是老师的事情,完全是学校里的事情,尽管有些学校和老师这样要求,那也不能说就是正确的。我的孩子问我学习上的问题时,我就和孩子说,我都是给你交了学费的,不会的应该去学校问老师,要问我的话,先把我给你交的学费要回来,我再教给你。这样既可以督促孩子在学校里上进学习,认真听老师的话,提高学习成绩,也可以使孩子分清学校和家庭的不同之处,更加利用好家庭的其他教育资源。
孩子放学回了家,应该做的还是家里的事情,比如和家长聊聊天,做做家务,外出进行户外活动,等等,家长应该注重孩子在家里的有限时间培养培养孩子情感、能力、认识、健康方面的东西。如果把学校里没有做完的事情,拿到家里做,把应该在学校里做好的事情放到家里辅导,当家长的情绪本来就不会好,遇到问题当然就会发脾气的。因为,这已经说明孩子没有按时做好应该做好的事情,你的辅导已经额外的。其实,这时候孩子也很难接受家长的辅导,你想想,孩子好不容易熬到放学回家,家里又有一个“老师”在等着,又布置了很多自己做不完也做不好的事情,谁会愿意,谁会做得好呢?越俎代庖,本来事情就不会做得好,能不发脾气吗?
家长自己辅导孩子学习,不仅经济账划不来,就是情感账上也让你吃了大亏,等孩子上了大学以后,你会后悔当初没有和孩子多多地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因为,以后再也很难有这样的机会了。要紧别把别人的事情当作了自己的事来做,却耽误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提高自身修养,做好孩子的榜样,理解孩子教育的长期性、综合性和复杂性,做好自己应该的做的事情,你就不会发脾气了,也就不会动手打孩子了,可能对孩子的教育影响也就会好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