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无人陪伴不写作业怎么办?
老师您好: 我的儿子快上四年级了,无人陪伴作业很难完成.做作业时常开小差,注意力很难集中,上课也这样.老师也束手无策. 请问老师这该怎么办?
无奈者
这位家长:您好!
你儿子“无人陪伴作业很难完成,上课,做作业时常开小差,注意力很难集中”,可能主要还是习惯问题。
所谓习惯问题,就是经常这样做,不知不觉地就会这样去做。什么时间做作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做作业,做作业是否精力集中,都是学习的习惯问题。
人,其实一生下来就是在形成习惯,或者是好的习惯,或者是不好的习惯,只要做得多了,就会形成习惯。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是在父母的身旁,在和父母一起的交流、玩耍、生活中形成一些生活上的习惯;上学以后,跟上了老师,又形成了一些学习上的习惯。但是,更多的学习习惯还是以生活习惯为基础的,只使生活习惯在学习上的表现而已。
比如,认真做事的习惯,在家里吃饭、穿衣、整理物品,如果不能认认真真,进了学校也难以认认真真整理好学习用品,更难调理好自己的学习任务;
再比如守时惜时的习惯,在家里没有时间观念,睡觉、吃饭、做事情都没有固定的时间,那么,在学习上就不会珍惜时间,更不会做到该做作业了就一定要做作业;
再比如做事善始善终的习惯,如果在家里和家长聊天,或者做事情,常常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一件事情没有说完,就又提起另一件事情,看电视,不住地调换频道,那么,他在学习上也一定不会精力集中,专心致志的完成学习任务。
如果你从小一年级就开始陪伴孩子督促孩子做作业,而且是一直地这样做下去,到头来,孩子就会形成这样的习惯,一旦没有大人的陪伴,他就会认为这不是做作业的时候。
所以说,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生活教育是学生学习品质的基础。你可以想一想,你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习惯是否让你满意呢?为什么不在这些应该我们家长履行的教育义务上多下点功夫,反而管到孩子的学习上来了呢?越俎代庖,不仅起不到好作用,反而还会形成一些更严重的心理矛盾。作为家长,我们主要管好孩子的生活习惯,形成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孩子的学习习惯也就不难培养了。你想一想,老师可能跑到你家里去,整天和你的孩子一起生活,教育他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吗?不可能的,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老师也不可能给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关键期,在小学形成了好的学习习惯,以后进入中学,学习起来就会容易得多了。你现在如此的重视孩子的习惯问题,这很好,那就要从现在开始,而且就是从家庭生活入手,开始教育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现在学习与生活的比例,还是生活占得大,从孩子的生活习惯做起,不仅有必要,而且也容易做到。孩子现在才四年级,做家长的严格起来,还是应该能够做到的。
习惯教育中一定要注意,不要只凭口说,要落实在行动上。教育,不是说服,也不是讲道理,尤其是习惯教育,就要用行动来教育孩子,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用讲道理,不用讲价钱,更不能允许孩子讨价还价,该做的事就必须马上去做,不该做的事就绝对不能做,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地就会形成好的习惯。
比如说,集中精力的习惯,吃饭的时候,就是吃饭,不仅不能做其它的事情,而且也不能说话,吃什么就吃什么,不能挑三拣四,而且要有规矩地认认真真地吃干净,做不好,家长就要当场纠正,甚至不惜这一次两次饭吃不饱,形成规矩,坚持下去。而且在其他事情上也是这样,看电视,确定了看哪一个频道,就是那一个,一个节目不结束就不能换台,而且看的时候,不能一边吃东西,一边做别的事情,如果就要吃东西,或者做别的去了,那么,就不允许再回来看电视。孩子做事情的精力不集中,其实就是家长的精力不集中。
再比如说,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的习惯。孩子吃饭,不想吃不逼着吃,那是他自己的事情,但是同时不能允许孩子吃零食,或者吃加餐,饿了,那也是他自己的事情,是他不对自己吃饭不负责任的应该受的惩罚;早晨起床应该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起来,不要家长叫,起来晚了,耽误了吃饭,就不吃,耽误了上学,让孩子自己去学校接受老师的批评,一定不能家长代替孩子,或者陪同孩子去和老师解释,让孩子自己接受睡懒觉的惩罚;孩子回家做作业,家长不要催促,孩子不做作业,也不能让他看电视,也不能允许他出去玩,就让他做家务,打扫卫生,帮忙做饭,耽误了做作业,让他自己去老师面前说去,他自己不说,我们家长可以和老师通个电话,让老师好好查一查孩子的作业,狠狠地惩罚一下孩子,让孩子自己对自己的作业负责。孩子对自己的事情不负责任,其实就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责任。
这一些,家长做不到,就是家长的失职,不要埋怨老师,更不要埋怨孩子,因为,老师管不了孩子的生活习惯,而生活习惯又直接影响到学习习惯;孩子自己还小,没有形成自觉性,并且有是可塑性很强的时候,而且还有大量的时间在家长的身边,那么,形成良好的习惯的教育任务,就是我们家长应该担当起来的责任。
教育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是上帝赋予家长的权利和责任,如果家长放弃或者做不好的话,那么,上帝就只好收回孩子应该享受的权利和待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