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虚夸成绩该怎么教育?
李老师:您好!
我是一位初二女孩的母亲,女儿一贯表现很好,很懂事,是班上的班长,但是从这个学期开始,我发现她多次对我及别人虚报成绩,将不太理想的成绩说得很好,我们平时在家比较民主,并不对她的成绩看得太重,不知为什么她会这样,我害怕随意揭穿她会伤害她,不知如何是好,请李老师能指教。谢谢!
一位焦急的母亲
这位家长:您好!
孩子“一贯表现很好,很懂事,是班上的班长”,就说明孩子还是很不错的,那么,我们就不必担心和焦急,因为,孩子变好不可能是三天两天的事情,孩子要变坏,也不可能近期很快就会变得很坏。只要家长认识到这一点,就会找出相应的教育措施,甚至不用说什么,只是孩子自己的成长,就会使她走上正常的发展道路。
我们要明白,孩子,尤其是品德比较好的孩子,能够违背自己的良知而“虚报成绩,将不太理想的成绩说得很好”,一定是有她自身的原因。发现孩子有问题,首先应该理解孩子这种表现的原因何在。
一般来说,孩子虚报成绩,主要是我们家长的问题。尽管你感觉“平时在家比较民主,并不对她的成绩看得太重”,但从你“害怕随意揭穿她会伤害她”这一点上来看,你是很要面子的,而且对孩子也是这样教育和要求的,这也说明你重视表现比重视实际更突出一些。比如,在你的表述中,你说感觉孩子“表现很好”,而不是“能力很强”;你没有说孩子是如何学习的,而提到的还只是“她多次对我及别人虚报成绩”,你不看重成绩,她又为什么必要虚报呢?曾经有一个高中女孩和我说,她的爸爸从来都是说他不重视分数和名次,只要孩子努力学习就行了。可是爸爸还有一句话说,“只要努力了,就不会没有好名次的。”这位女孩说,这部还是很看重成绩和名次吗?
再者,孩子的自然成长也必然会带来一些负面的情感。因为长大了,对自己的要求就更高了,尽管家长可能不是很看重考试成绩,但孩子进了初中,自己知道了,仅仅当班长,是不能说明自己有多好的,学习成绩越来越成为一个中学生的价值判断标准。在她自己成绩并不理想情况下,尤其他是当班长的,她一定会更在意自己的学习成绩。
还有,现在的社会就有一种应试教育的偏见,不用说学校和教师,就是家庭中的亲戚朋友,在孩子考试后,见面的第一句话可能就会问及考得怎么样,学习怎么样。如果孩子考得很好,自然会得到亲朋的夸赞;如果不好呢?或者是数落,或者是安慰,总的来说还是负面的影响。这都不可能不会给孩子带来消极的心理影响。如果孩子在长期的家庭教育中真正树立了“实力为重”,“能力为重”的思想观念,树立了不与别人攀比的品质,孩子就不会违背自己的良知而虚报成绩。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因为我们家长把成绩看得太重,而当孩子成绩并不十分理想时,而孩子谈及成绩并没有自责,我们家长就会认为孩子是在虚报,是在说谎,而实际上孩子只不过是说她自己的成绩并不见得很差,甚至还以为自己的成绩是不错的,而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孩子在虚夸了。如果我们家长真的不在意孩子的成绩的话,孩子爱怎么说就怎么说,我们权当没有听见,也就不会有这种消极的感觉。
孩子就是虚报了自己的成绩,做家长的最好就是不以为然。不以为然,不仅是忽略孩子的分数和名次,而且是忽略孩子的不良表现,长期做下去,孩子也就没有必要虚报了。也就是说,孩子的虚报,是因为得到了家长的格外注意而强化,无论是批评还是称赞,都会激发孩子继续虚报。当孩子的虚报没有得到任何反应的时候,他也就索然无味了。
再者,我们家长应该在教育引导孩子的过程中突出重实际、重能力、客观向上的表现,给孩子的以理性的思维影响,这对孩子的长期发展是有好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