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的上进心?
李老师您好:
今天给你留言.特向你请教关于我8岁儿子的学习情况.孩子今年就读二年级,据老师反映其学生很聪明,就是不能专心去学,上课时间不认真听讲,做小动作,格外调皮,考试成绩忽上忽下.今特此请教您科学育儿的请教.
谢谢李老师
自由人
自由人:您好!
不要听孩子的老师糊弄,什么叫聪明?真正的聪明,并不是我们平时感觉到的“机灵”,主要是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方面有相应的能力水平。我们可以从这五个方面来考察一个孩子是否真的聪明。如果你的孩子真的很聪明,意思就是不必上学了。上学不就是为了让孩子变得聪明一些吗?已经很聪明了,还需要上什么学呢?
我们想一想,一个学生,上课不能专心听讲,注意力分散,这能叫做聪明吗?“考试成绩忽上忽下”,足见他的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还是有问题的,怎么又能说是很聪明呢?
老师能够肯定孩子的一些长处,比如很机灵,这是应该的,但不应该掩盖了孩子的真正问题,更不能用“很聪明”来搪塞教育上的失误,从而导致孩子失去教育和训练的最佳时机。
一二年级的孩子,说“没有上进心”,这是说不过去的。不用说他还只是个孩子,而且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就是我们这些过来人,有几个是没有上进心的?谁能有好日子不想过,谁能有更多的工资不想去挣?
上进心,不仅是人的本能,也是动物的本能,优胜劣汰,物竞天择,这是自然法则,不是优秀的,就要被淘汰,这在自然界中,就是一个最基本的规律。任何一个社会中人,哪怕是一个孩子,他也是知道高低贵贱之分的,上进心是人人都有的,只不过有些人隐蔽一些,有些人张扬一些。
孩子顽皮一些,不专心学习,并不能说是不追求上进,难道他不想让老师表扬吗?他不想让家长夸奖吗?他只是不知道什么叫做上进,应该如何上进,或者只是就没有养成听课的习惯,没有形成遵守课堂纪律的规矩。
过去就有一句话,叫做“人要脸面树要皮,不要脸皮没法治”。这句话现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来,只说对了一半。人的确是要脸面的,树也是没有皮层就无法成活的,而不要脸皮的根本就没有,因为,没有脸皮就无法生存,怎么能够不要脸皮呢?只不过他可能不知道“脸皮”是什么东西,或者不知道如何要“脸皮”而已。
国民党的前总裁蒋介石老先生,就经常以“廉耻”二字来激励和告诫自己,其实这就是增进上进心的最好办法。蒋介石虽然无法挽回国民党在大陆上的败局,他到了台湾岛上,还是励精图治的,这就是上进心,他没有破罐破摔,不然的话,台湾就不会有现在闹独立的资本。
孩子的上进心往往都是让做事没有规矩给埋没了。比如“上课时间不认真听讲”,不就是在生活中没有养成认真听大人说话的规矩吗?上课还“做小动作,格外调皮”,不就是没有认认真真做事的规矩吗?可能孩子在家里也就是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家长也很少要求孩子要听话,吃饭、打扫卫生、睡觉、脱衣、穿衣等等,可能也都是没有什么规矩,事事都是大人跟在屁股后头拾掇。
其实,认真分析起来,孩子上课“格外调皮”,这本身就是一种“上进心”,他在学习上得不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无法显示自己的上进,所以,就用另一种方式来追求“上进”,这种“上进”尽管会受到老师的指责,但也可以得到老师的关注,也可以得到同学的青睐,他为何不去追求呢?可以说,孩子上课愿意玩小动作调皮捣蛋的,本身都是上进心很强的,只不过是用错了地方。
如果你真想纠正孩子的上课分心和玩小动作、调皮的行为,最好还是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形成做事有规矩的意识。比如,会听大人说话,能够不插话,认真听完,听懂,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再比如,在家里的吃饭、穿衣、睡觉等等,在哪里脱,放在哪里,都有一定的规矩,并严格按要求来落实。几年下来,你的孩子一定就会认真听课的,也就会有你所期望的上进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