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
李老师:您好! 自从发现这个网站,我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浏览其中的信息,真是有一种黑暗中找到灯光的感觉! 我是一名小学生三年级男孩的母亲,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深刻体会“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由此,也很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因自己教育的不得当而让孩子走弯路,也曾用心地看众多关于育子的书及网上信息,但事实是,回看走过的路,弯路还是没少走。最最遗憾的是,我让孩子提前上了学!(由此可见,我的意识里对儿子的期望值过高,犯下了急功近利的错误)儿子是99年11月出生的,上学时离6岁还差2个月,就是差了这2个月,孩子在班级的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中等甚至倒数的位置。为了使他不至于太差,一、二年级,我几乎是在陪读,也就是您说的,我在越俎代庖。如此下来,我很疲惫,压力无形中就变成了对孩子的苛求及责难,说实话,我知道这样下去很成问题。终于,当儿子前不久刚过8岁生日后,他对我提出了抗议,理由是,我是个太爱生气的妈妈,他不用我再管他的学习了,他能管理好自己!听了这话后,我除了反思自己教育的不妥当之外,打心眼里高兴,因为儿子长大了! 我肯定了儿子的想法,并开始放手让他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我的注意力开始放在认真倾听他讲述学校里发生的每一件他认为有趣或可气的事情,我想这应该是个良好的开端。儿子自主学习快俩星期了,一放学,饭还没做好时,他会先去写作业,作业全部完成后,会复习两课语文生字(他总是学了后边的生字就忘了前面的生字),然后让我帮忙给报报听写,头一星期做得很好,这星期,我发现他有点不太抓紧时间了,一边做作业、一边画画或折纸,(他要求他学习时把房间关上,我们不要进去打扰他,我是在阳台晾衣服时从窗户发现他正瞄一眼书便剪一会儿纸,然后又埋头很关注地画画)可以很早就完成的作业,拖到很晚才完。 晚上我还是找他谈了话,告诉他,今天晚上老师留的作业比较少,但他依然这么晚写完,说明,他没有合理安排好时间,可以在抓紧时间做好做完作业后,再痛痛快快地玩,一边学习一边偷偷玩,结果是学也没学好,玩也没玩好。 想听听李老师对培养小学生自觉学习的建议,以及对我教育方式的指正,在线等,谢谢~~~
冬儿
冬儿家长:您好!
期望孩子能够自觉学习,这很好,但最好改成“自主学习”。因为,“自觉”可能会有一个前提,就是家长或者老师的要求,在这个前提之下,孩子不用督促和提醒,就会达到或者满足家长老师的要求。但是,这还是会出现问题,孩子的学习还是被动地。“自觉”不如“自主”更好一些,这里既有“自动”的意思,也有以孩子自身“为主”的意思。学习本来就是以孩子自己的为主的事情。
学习,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本来就应该是自主地。尤其从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历程上来看,早期的行为主义研究发现,动物和人类早期的学习心理,就是一种被动地强化;而后起的人本主义心理研究发现,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其本质上就是学习是人的自觉主动性的学习行为。我们在探究中小学生学习心理中也发现,优秀学生和差学生的最大区别也就在于学习的主动性上。也就是说,只有主动学习,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
你儿子的抗议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是找到了你在家庭教育中的一个误区,就是你太爱生气,没有一个和谐的氛围,也是很难自主学习的;第二就是他有自己我管理的意识,也有自我管理的能力,知识不够成熟而已。你注意到了这一点,非常好,而且你也已经看到了孩子这方面的进步表现。
自主学习,是人本主义的基本思想。所以,要提倡和引导孩子自主学习,首先我们家长和教师就必须相信:第一,孩子的本性是诚实、善良的,任何一个孩子都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秀素质与天赋;第二,孩子在本质上是自立的、能动的,其行为受自己的意见和价值观的驱动和维持,不受外来因素的支配;第三,孩子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是孩子成长发展最基本的需要,人天生就有发展自我、表现自我的本能欲望,并且每人都有能力权衡利益,做出个人的决定。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是自发的自我指导者和自我实现者。第四,孩子具有先天的学习潜能,我们家长和教师就应充分利用学生这种学习内驱力,激发孩子自我实现的欲望。这样,顺理成章,家庭教育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应放在促进孩子的自我实现和发展的潜能上。
为了能够让孩子自主学习,促进孩子的自主学习,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要职责表现为六个方面:
1、帮助孩子弄清自己到底想要学习什么。当然,也不是随着孩子自己的意愿想学什么就是什么,我们可以运用追问法,引导孩子犯反复追问自己,弄清到底为什么要学,学了会有什么好处,引导孩子弄清真正的学习意图。
2、帮助孩子发现他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这不仅是在孩子学习之前的事情,更多是地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和学习一个阶段后的总结和体验:学习给他自己带了什么样的好处。
3、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材料。这不仅是孩子的课本,可能更多的是家庭生活中内容。
4、维持着某种滋育孩子学习过程的心理气氛。比如,孩子书房的装饰、家庭共同的学习时间、家庭成员相互讨论的习惯等等。
5、家长自身也应作为可以为学生利用的资源,家长应当将本人的经历、本人的学习实际经验、以及工作成就等等,当作资源给孩子加以利用。
6、家长必须做到:第一,充分信任孩子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并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孩子;第二,自身表现表里如一;第三,尊重孩子的个人经验;第四,重视他的情感和意见;第五,深入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第六,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家长只有以这些态度品质处理好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才能免除孩子种种精神上的威胁和挫折,才可能使孩子的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得以自然的表现。
家长的主要作用是在于建立一个积极、接纳、无威胁的学习环境,作为孩子的学习活动的咨询者和合作者,孩子情感的反映者,促使孩子自我指导,激发孩子自我实现的内驱力。
具体的做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来来考虑:
第一,自主学习,首先可以说,生活即学习。这是当年陶行知老师生所提倡的。孩子在上小学以前,其实已经就在学习了,而且都是在生活中的学习。我们发现孩子的长大,不仅是在个子和年龄上的长大,更多地还是在知识与能力上的长大,只不过没有考试罢了。这也是为将来进入学校学习打下了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基础。孩子上了小学后,只不过是增加了学校的一部分学习内容,但更多地还是生活中的学习。所以,我们家长一定不要以为,只有在学校里才是学习,在家里的生活就不是学习。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生活中形成的习惯和态度都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学习。
我们家长现在可能更多的是关注孩子在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上的表现,而忽视了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学习表现。
第二,自主学习,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及学习心理特点。孩子能够学什么,应该学什么,应该如何学,应该学到什么样的程度,都是需要依据其成长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的基本能力,而不是家长的期望和要求。如果我们发现孩子哪些地方不如意,就横加阻拦和指责,不仅能挫伤孩子的自主管理的积极性,而且会直接压抑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成长。
第三,自主学习,更注重孩子的自我管理。从学什么,怎么学,到学到什么程度,都需要孩子自己能够安排和控制。当然,这里需要的更多的还是自我管理的能力。比如,个人的活动安排、要做的事情、要实现的目标、需要的时间安排等等。这可能是我们家长可以和孩子进行反复交流和探讨的内容,并不是完全靠孩子自己随意而为。
第四,自主学习,是以学习能力为核心的。没有学习能力,就谈不上自主学习,当然,对小学生来说,学习能力也是局限在他的学习内容和范围上的。学习能力主要指的是:观察、注意、阅读、理解、记忆、模仿、想象、判断、书写、计算等等。这些内容在家庭生活的学习中也可以处处体现出来,比如,让孩子自己生一盆黄豆芽,并让孩子做好生豆芽的观察记录和体验。我们家长不仅可以和孩子一同享受其中的快乐,也可以指导孩子提高相关的学习能力。
第五,自主学习,更需要孕育新型亲子关系和家庭气氛。孩子不仅需要在学习上能够自我计划,自我执行,自我检测,自我反馈,而且在生活上,在很多的事情上都需要有一定的自由空间。当然,这个自由的空间并不是意味着就让孩子自己说了算,而是指导给孩子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游戏、学习以及和家长一起活动的内容、时间和方式。这就需要在家庭中建立新型的亲子关系。你能够认真倾听孩子的述说,这就很好,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亲子关系的开头。
新型的亲子关系必须具备三个要素:1、父母和孩子交流要真实或真诚或表里一致;不装腔作势,尽情表露瞬间的情感和态度。2、尊重,也称接受或认可。家长善于倾听孩子意见,重视孩子感情,欣赏孩子的优点,宽容其缺点,维护孩子的尊严与爱好。相信孩子的选择和决定。3、理解。设身处地的理解。这种亲子关系带有明显的情感化倾向。
这样可能是不会适合于学校教育的,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还不是民主式的,大多还是官僚体制在教育教学上的延续。这就需要我们家长多费心,研究一下如何把家庭中的民主体制与社会上的官僚体制接轨,这样,也有利于孩子将来参加社会工作。
第六,自主学习,体现更多的还是个性的培养。自主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家长管理省事,而是为了适合于孩子自身能力和个性的发展,更重要的还是为了培养一个有独立的个性的人才。这同民主体制一样,也是不适合于学校的培养教育模式的。一个老师教一个班级的一个学科,老师本身也没有多大的独立性和个性,对学生的要求,可能也就只能会一刀切,这也需要家长能够在家庭教育中做好个性与全面、独立与合群相结合。
从现在研究的情况来看,小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义关键还是在学习习惯的养成上,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将来的中学学习,而且也是有理由将来持续发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是可能,也是完全必要的。
自主学习,是我们现在中学阶段的重点研究课题,是“李老师工作室”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新概念。你作为家长,愿意和孩子一同进行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我们非常欢迎,希望能够经常联系和交流,共同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