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该如何惩罚?
李老师:您好 非常感谢您的回复。您问题分析的很透澈,全都说到了点子上。可我还有些问题想请教。 我女儿上小学时,很听话,很朴实,学习也很好,年年都是三好学生,并且一到六年级都是班长,也很有‘责任’心,与同学相约出去玩,在时间上把握的很好,不会让我们担心。可上初中一个月后,好像就变了一个人,变的爱漂亮了;喜欢关注帅哥了;时间观念也淡漠了;放学后在路上慢腾腾;还经常出现先斩后奏的情况(比如:和同学约着去玩;去我家楼下的理发店吹头发等),问她为什么不先征求父母的意见(包括拿钱),她说反正告诉你们根本就不会允许,回想起来,孩子的要求我们确实反对的比较多。这些变化,很影响学习。学习成绩也不稳定。 12月8号那天下午,我女儿去上英语课,本应该晚上6点到家,可是8点还没到家,我们急的不知怎么办,她8点30回来了,我当时真的很想打她一巴掌,可看到她惊惶的眼神中还充满了喜悦,同时还晃晃手中的塑料袋,然后连忙说对不起,说好朋友送给她圣诞礼物,并邀请她去家里作客,我当时对女儿真是又痛又怜又恨,我说;你小学时还懂得‘责任’两字,越大越不懂了,唉,老师,我觉得我的教育好失败。 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如果有迷恋的男孩(虽然迷恋的男孩好像经常换),我该怎样与她沟通比较合适?如果是男孩迷恋她,我又该怎样处理? 每次孩子犯错时,我都想狠狠地打她骂他一顿,解解我心中的怒气,可我都仍住了,都已沟通为主,可好像效果不大,我想是不是真的应该打她一次,让她长长记性。老师,这么大的孩子我该怎样惩罚比较妥当?以下是犯错的事情: 1。又发现‘拿"钱事件; 2。又出现先斩后奏的事情; 老师,我进入这个网站,一定要注册吗?
倩倩
倩倩家长:您好!
进入这个网站,不必需注册,只是注册以后可能会有一些相应的待遇。
你感觉孩子对孩子又痛又怜又恨,其实错了,实际上是孩子长大了。你孩子的这些表现只是说明了一点,就是孩子的自主性越来越强了。“拿”钱,是为了自主,“先斩后奏”就是更直接的自主。如果我们家长还是用看小孩子的眼光来看待她,还是停留在教育小孩子的方式方法上,问题就都出来了。
我们家长没有一个是希望孩子永远长不大的,可是往往就是在孩子慢慢长大的过程中感到迷茫了,感到困惑了,感到问题没有办法处理了。孩子的年龄在长,孩子的身体在长,孩子的心理也在长,孩子的观念意识与能力都在长,如果我们家长不长,观念不变,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变,那问题不就严重了吗?其实,问题的实质也应该很清楚了:这就是我们家长发展变化以及方式方法滞后的问题。
以前孩子很听话,很朴实,不仅是因为她不知道要爱美,还因为她小,即使喜欢打扮,她只是家长喜欢就可以了,而现在她需要家庭以外的其他人来欣赏了,虽然她还不知道真正美的含义;孩子小时候很有责任心,时间把握得好,不仅因为她听话,更重要的还是因为年龄小,必须听家长的话,而现在个头长高了,能力也有了,她就是想要自己说了算了;喜欢帅哥了,更是说明孩子在心理上进步了,成熟了,有寻找朋友,探求异性的欲望了;时间观念淡漠,并不意味孩子是在浪费时间,她是在争取自己说了算的时间,在学校里,老师说了算,在家里家长说了算,只有在路上,和同学,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她才能找到自己的感觉。你说不是吗?这一切不都是孩子长大了的具体表现吗?不都是根源于孩子长大了吗?如果撇去追求学习成绩不说,可能我们就容易理解的多了,也就不会那么责备孩子了,甚至会为孩子的成长而感到高兴。可能就是一想到孩子的学习成绩,我们往往就失去了理智,在处理与孩子的关系时,在教育引导孩子的成长时,就容易和孩子产生矛盾,就容易出现问题。
我们家长面临逐步长大的孩子,就好像孩子走在了十字路口,很担心孩子一旦走错了方向,所以往往就会不择手段,生扯硬拽,这样的心情能够理解。
孩子既然是长大了,既然有长大了的自主要求,我们就应该把她当作大人来看,可能要比小孩子还要好教育。主要方式就是我们家长的观念、态度、方式方法的转变。
从观念上来说,我们应该树立孩子自主教育的观念,他既然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就应该有相应的责任、相应的义务、相应的能力和权利,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我们家长包办代替,大多的事情应该由孩子自己来做决定,家长只能是孩子的参谋,至于听不听,那就是孩子的责任,也是孩子的自由了。
从态度上来说,我们应该看到孩子的成长感到高兴,看到孩子要求自主独立,应该感到负担轻了,责任少了,我们和孩子之间逐渐成为平等的关系,或者就是亲子加朋友的关系。如果能够用对待朋友的关系可能问题就好解决的多了。我们想一想,如果是你最知心、最靠得住的朋友随意的“拿”你的钱了,在外面交朋友了,回家晚了,你都会说什么,你都会怎么说?
从方式方法上来说,管理小孩子那样的单纯、强制、哄骗等方法都已经不管用了,因为他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如果真把他们当成独立的自主的人的话,方式方法也就容易找到了。比如,我们可以像一个单位的领导像管理自己的属下,用领导自己的属下的方法来管理他们。
但实际当中,我们家长却是很难转过弯来,似乎不情愿放弃自己的已有的权利,不甘心走下自己的地位,不习惯平等地和孩子交谈,不熟练用朋友式地劝解和民主式的管理,这些都是说明家长需要转变了。
实际上,家庭教育需要家长和孩子同步成长。孩子需要教育,家长更需要继续教育,虽然更多的是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如果家长停止了学习,就只能带孩子的成长望洋兴叹了,无论是优秀的孩子,还是很差劲儿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