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学习心理在线 > 文章中心 > 家教探究 > 行为教育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公告
    关于近期网站无法访问的解决方法  [admin  2009年12月22日]            首届儒家教育讲稿下载  [admin  2008年12月23日]            本站荣获青岛市优秀教育网站一等奖  [admin  2007年12月4日]            www.teacherli.cn和www.teacherli.com均可访问本网站  [admin  2007年7月6日]            欢迎您参加“会员章程”讨论!  [teacherli  2006年12月18日]            “李老师工作室”会员章程  [admin  2006年12月18日]            网友您好!请您参加本站调查。详见“站内调查”栏目。  [teacherli  2007年3月12日]            请各位网友注意:本站版面扩充,增加了部分专栏,欢迎大家到此发表文章。  [admin  2007年3月8日]        
这样辅导孩子是否合适?         ★★★
这样辅导孩子是否合适?
作者:teacherl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441 更新时间:2007/12/26 11:30:30

这样辅导是否合适?

老师,你好。我是莱钢五中的老师,23日听了你的讲课,深受启发,给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运用所学知识为我的孩子做了一次心理辅导,请指教。

我的女儿上大三,同宿舍大四女孩经常说她风凉话,与她也吵过,不见效果,实在受不了了,要搬出去住,征求我的意见,我做了如下辅导。

1。分析原因,发现我的孩子心胸不够开阔,有时我们给她捎点东西,自己吃的时候不够礼让他人,造成大四女孩有看法,还有其他的原因,造成关系紧张。

2。抽空与她交谈一下,表明立场,多做自我批评,征求意见。

3。学习豁达自己的心胸,不要计较小事,让别人去说去吧。

4。不必搬家。

5。适时给她一点小恩惠。

做了半小时的工作。两个小时后,女儿发来短信,说找了大四女孩谈了一下,效果还可以,也表示不再搬家了。

不知我的做法恰当否?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老师赐教。谢谢。

这位同仁:您好!

对于自己孩子的心理疏导,这本身就是做父母的责任,何况我们既是教师又是心理辅导老师,更应该“近水楼台先得月”。实际上,我们对自己的孩子的辅导都已经应该融进了平日的生活当中,而不是一时一事的心理辅导。

你对孩子的心理原因的分析比较到位,心胸不够开阔,就难免交往会有隔阂;你对孩子的建议也比较合适,不搬家,扩大自己的心胸,主动交流,表明态度。

孩子都已经是大三大四的学生了,心理机能基本上成熟了,处理这样的人际关系,相互之间还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但“适时给一点小恩惠”的说法我不赞同。如果我们把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或者相互分享一些自己的东西和做法,当成“一点小恩惠”送给对方,就很容易想到要取得回报。如果对方有了相应的回报,这就显得很俗气;如果对方没有相应的回报,自己就会心生忌妒和憎恨,因为,任何人的心态都是需要平衡的,“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嘛。

我们应该把同学间的相互帮助和相互分享,看是自己应该做的,不管对方是否有回报。因为,既然是同学,就给了自己表示自己情感和能力的机会,相互帮助,并不是给人以恩惠,而是表示自己的能力,体现自己的价值;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与大同学分享,是自己情感自然流露的一部分,是同学给自己表达自己情感的机会,我们不需要同学的回报,如果有回报的话,我们应该看成是一种互动;如果没有回报,只能说明对方没有真正理解,没有感悟,还需要时间和真情,也是对自己做事动机是否纯洁的一个考验。我们应该感谢同学能够接受自己的“小恩惠”。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尽管家庭条件都比较好了,可也给孩子形成了一种自我中心,唯我独尊的心态,上大学,是一个最好的矫正机会。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在分享幸福的过程中体会同学之间的友谊。

我的孩子在大学读书期间,我也经常借去北京出差的机会给孩子梢去一些家乡的土特产,像水果、牛奶、烤鸡等食品之类的东西,我都是尽量的多带一些,目的就是让孩子和同学分享,我要督促孩子和同学们一起津津有味的吃,督促孩子尽快地把东西分掉吃掉。幸福,越分越多;困难,越分越少。这些都不需要给孩子讲什么道理,在孩子做的过程中,就自然体会到了。

我的孩子已开始也不太习惯一些同学的作为,但她没有埋怨,而是靠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同学。

比如,有一次去礼堂看演出,孩子自己用衣服早早占好的座位,因为上舞台忙活而被同自己的舍友占有。当时,尽管她心里埋怨同学素质太低,但她没有说什么,而是拿起自己的衣服重新另找位置。因为,平时我经常和孩子说,“和有神经病的人计较,说明你自己也有神经病。”在她向我诉说她心中懊恼心情的时候,我告诉她,“这是上帝对你的考验,看看你的心胸到底有多大。只装得下好人的心,那是平常心;能够容得下素质低的人,这才是伟大的胸怀。我们当不了伟大的人物,但我们可以让自己具备一个伟大人物的胸怀。”孩子听到这里,她自己说,“爸爸,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后来我问她到底是怎么做的,她说,越是对我不好的人,我越是要对他好一点,因为,既然他做得不够好,我不能和他一般见识,我要让他通过我的行为知道,怎样做一个好人,让他知道做一个好人的作法和好处。所以,在发生了挤占座位事件后,她照样看见同学主动打招呼,照样问好,照样为同学打水,捎东西,照样一起分享好吃的东西和好用的物品,照样帮助同学,照样帮助她排忧解难,他们的关系一直相当好,非常融洽,她在同学心目中的位置也是非常高和非常重要。

总的来说,你给指出孩子心胸不够开阔,主动交流,这为孩子提到自身心理素质指出了方向;要求孩子不要搬宿舍,主动分享幸福,这为孩子和谐人际关系铺平了道路,找到了克服困难,学会交际的主要方式。只是在观念上还需要再高一些。高度上去了,视野也就更宽阔了。

 

文章录入:teacherli    责任编辑:teacherli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栏 目  导  航

           网站地图

    栏目名称

     目     录

    网站介绍

    创办者风采

    版主介绍

    专栏介绍

    学习情感  学习动机

    学习意义

    情绪调节

    学习归因

    学习方法

    阅读

    理解

    记忆

    分析

    计算

    运用 

    自我管理

    学习计划

    时间安排

    自我反馈

    监测调控 

    学生人际

    友伴关系

    师生关系

    亲子关系

    异性关系

    社会关系 

    教学论坛 教学论坛 

    复习应考

    复习策略

    应考心态

    应考技巧 

    家教探究  行为教育

    品德教育

    情感教育

    智力教育 

    国学经典

    《学记》探究

    《老子》说事

    《论语》为人

    专家讲座 

    西方精粹  流派观点介绍

    专家讲座摘要

    书信往来

    学生来信及回复

    家长来信及回复

    教师来信及回复

    书目介绍

    工作室新书介绍

    心理学书籍介绍   


    网站访问量统计


    自2007-12-12 17:00开始统计

     本站声明:
    本站的少部分资料,文章,教程来自网上收集,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整理,本站所有资料仅供参考,谢谢。管理员联系方法---邮箱:shandonglaixi@sina.com。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如何改变小孩爱搞小动作的习
    三孩子与男同学过多交往,早
    怎样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孩子迷恋游戏,不愿意上学,
    怎么样帮助高考的孩子排忧解
    家有调皮不听话男孩
    高二学生不适应学校环境
    孩子在校不写作业咋办?
    孩子每到考试前就不愿做作业
    孩子欠缺理性思维怎么办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