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孩子沟通?
李老师你好;
我女儿自从升入高中以来,我发觉不如初中时听话了。特别是现在每天早上都洗头发 ,经常感冒。怎麽说也不听 ,她是学音乐专业的 ,嗓子经常不好。我现在无法和她沟通 。那我该怎麽办才好啊
李女士
李女士:您好!
都已经是高中的孩子了,还能像初中生一样的听话吗?那不是说明孩子还没有长大吗?孩子长大了,可能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凡事能够自己拿主意了。如果还是事事听父母的,那叫长大了吗?你愿意孩子永远“听话”吗?
可能我们父母担心孩子不听话,会做一些错事,甚至就是在措施的时候,我们才说孩子的。其实,我们应该知道,孩子不听话,有不听话的理由,也有不听话的原因,关键是父母是否能够理解孩子的心,是否能够接纳孩子的情。如果父母不理解孩子,不能够接纳孩子,那么,孩子就一定不会和你沟通。因为,与父母沟通,只能伤害自己的利益。尤其是我们事事都要让孩子听自己的话,那么,即使我们说的再对,也都是孩子的一种伤害。
孩子不是电脑,靠他人的发号施令来行动,她是要靠自己的判断来做出决定的。可能我们当父母的就感觉孩子是自己的,以前一直都是听自己的,以为孩子就应该听自己的话。或者怕孩子一旦有闪失,出了问题。所以就是事事处处要和孩子唠叨。
再者,孩子长大了,我们和孩子说话的内容、方式、甚至口气,还都是像以前一样,还把孩子当成小孩,你想一想,那个孩子会听呢?你如果能够到高中听听课,就会感觉到,高中的老师讲的内容和方式,以及讲课的口气,都与小学、初中的老师不同了,最大的特点,就是把他们当成成人来教了。我们当家长的,也应该主动转换角色和地位,该说的要说,不该说的,就不能说,该说的还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和口气。你想一想,你现在还想听你的父母给你唠叨吗?尽管他们说得也很有道理。
你的孩子“每天早上都要洗头发,而且经常感冒,怎么说也不听”。其实,这是孩子和你玩的一个“小把戏”。什么“小把戏”呢?就是她在为自己的嗓子不好找借口,甚至在为以后高考的失利找借口,找台阶。
我想你孩子现在的学习情况一定不是很理想的,甚至在专业上也只是马马虎虎,但是她不想让人说自己没有专业天赋,更不想让人说自己因为无能而考不上大学。如果是因为感冒影响了嗓音,因为嗓音而影响了高考,那么,对自己形象的影响就会少得多了。这就叫做“自我防卫心理”。
曾经有一个学生,因为担心考试,有一次因为感冒,家长就给请了假,没有参加,后来每逢考试,孩子都会感冒,到医院检查,还真有所表现,比如,发烧,咳嗽等等。后来查明,这个孩子为了不参加考试,自己发现吃洗衣粉可以引发发烧的感冒症状,她以后遇到考试就提前偷偷吃洗衣粉,然后就说自己感冒了,发烧,头疼,不能上学了。这个孩子就是在为自己的面子而选择了一种逃避的方式,就是生病,生病就不需要考试,就可以避免考不过别人的尴尬局面。生点病是人之常情,不丢面子。这是典型的“自我防卫心态”。
针对孩子的这种情况,第一种做法,就是忽略孩子的“自我防卫心理”行为。你越是拿着她感冒当回事,拿着她的嗓音当回事,她就会越是去洗头发,因为只有那样才能感冒,只有那样才能避免他人说自己嗓音不好。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一点,只当不知道,尤其是不拿高考当回事,孩子的这种伤害身体的做法也就不会有了。当然,要忽略,就必须我们家长的改变观念和态度,可能这就是个难处。
第二,我们要给孩子以针见血的点破,点破这种自我防卫的心态,并且提醒孩子,这样并不能挽回自己的面子,反而会加重自己的负担,不仅影响了嗓子,更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影响了自己的进步。就不想考学,不必这样折磨自己,完全可以不学,不考。
第三,要教给孩子善于正视自己的问题,解决自己的问题。看看考试不好的原因是什么,自己缺的是什么,应该如何处理。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教给孩子,遇到问题,不是逃避,也不是退缩,而是直接面对。只有敢于面对困难和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水平。学校就是学习的地方,不是竞赛的场所,即使高考,也仅仅是选拔合适的人才,而不是淘汰人才,只要能让自己合格,就有上大学的希望。
要指导孩子,要和孩子沟通,家长必须高于孩子的观念和思想水平。不然的话,即使沟通也是无助,所以,孩子不愿意沟通。提高家长的水平可能是当务之急,不妨多咨询一些专家,多读一些这方面的书籍。追上孩子,超越孩子,追上时代,超越时代,和孩子就能沟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