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救人救物 贵师爱资
[原文] [注释]
善行无辙迹, 辙迹,行车时留下的痕迹。
善言无瑕谪; 瑕谪,瑕疵,毛病,玉石上的斑痕。
善数不用筹策; 筹、策,均为古代计算用具。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关楗,关键,门闩。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约,束缚,捆绑。绳约,用绳索捆绑。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 救,阻止,制止;挽救,帮助。
故无弃人; 弃,废弃,舍弃,弃人,无用之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弃物,无用之物。
是谓袭明。 袭,效仿,承袭、继承。明,明智,明理。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善人,有擅长的人。不善人,没有擅长的人。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资,资产,资料,材料。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贵,尊重,重视。
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迷,迷惑。要,关键,要领,妙,奥秘。
[释文]
擅长行走的人,其行踪无迹可寻;善于谈吐的人,其言语无懈可击;善于计算数据的,不用筹码也能准确无误;善于关门闭户,不必使用门闩,别人也难以打得开;善于捆绑结扎,即使不用绳索,别人也很难解得开。
所以,圣明的人,因为善于用人,在他的面前,就没有被废弃的人;因为善于用物,也没有被丢弃的东西。这就是因为他们弄明白了事物的特点和规律。
所以说,擅长于做事的人可以做那些没有擅长的人的老师,没有擅长的人就是有所擅长的人的材料,可以通过学习,也成为有所擅长的人。如果没有擅长的人不尊重老师;或者为师者不爱惜那些求学的人,即使是聪明的人,也是容易迷惑的。
这就是人们掌握规律、做好事情的基本奥秘。
[解释]
上一章讲“稳重”和“沉静”,是遵循事物规律的要求,本章则以“善人”及“圣人”遵循规律的好处以及“贵师爱资”的得道方法,重点论述了遵循事物的规律的最基本作用。
“善”这个词语在本章用得特别多,短短的几句话,就有11个。正确理解“善”的含义,有助于对整篇意义的把握。
“善”在古文中,是会意字,上部是一只“羊”,下部是两个“言”,表示人们交相称赞羊肉做的好吃。“善”是“膳”的原字,后来引申为“事情做得好”的意思。作形容词,有“美好,善良,完善,高明,有本领,令人满意,友好”等等;“善”作动词,有“喜好,爱惜、搞好,擅长,善于,改善,治理,擦拭”等意思;“善”作副词,有“容易,熟悉,做得正确,常常”。本章的“善”,主要是擅长之意。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其中的“善”都是用来说明行为的,与后面各章中的“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第五十四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第六十八章)的“善”同解,都是“擅长于做某事”之意。
第三十章中解释的好:“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善有果,不以取强”,就是善于用遵循事物的规律来辅佐人君,而达到统一天下和治理社会的目的,而不是以强力来取得。所谓善,就是弄清了客观事物的规律和特点,擅长于处理这种事物。
善行之人,善言之人,善算之人,善闭之人,善结之人,老子一口气列举了社会上这么多的具有专业特长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规律,也就是取得了专业上的“道”,所以“无辙迹”,“无暇谪”,“不用筹策”,“无关楗”,“不用绳约”。本章下面的“善人者”,也不是现代汉语中“品德优良善于救济穷人”的“善人”之意,而是指有一定专业技术的人。
第八十一章中说的“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也就是说有所擅长者并不争辩,而喜欢争辩的人恰恰就是那些没有擅长的人。
第七十九章中说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更进一步说明“天道”没有偏向,没有私亲,只有那些掌握了事物规律的擅长者才会懂得“天道”的真谛。
然后,老子又举出了一类更重量级的“有道之士”,就是“圣人”。“圣人”,在古汉语中有时候是指那些有最高智慧和道德修养的人,如《荀子•劝学》中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也有时候是指那些具有学问或者某种高超技艺的人,如葛洪《抱朴子•辨问》:“世人以人所尤长,众所不及者,便谓之圣。故善围棋之无比者,则谓之棋圣。”有时也用来指代当代的皇帝。
联系上下文意来看,这里的“圣人”应该是指那些“那些有最高智慧和道德修养的人”。属于“善人”之上之人。“善人”是掌握了某一种事物的基本规律,而“圣人”则是掌握用人和用物的基本规律。所以,圣人用人无弃人,用物无弃物。
“救”,是形声字,古文字的原意为“阻止”、“制止”,现在的“救火”、“救灾”等词中的“救”字即为原意。后来引申为“拯救”、“挽救”和“救助”、“援助”的意思。掌握了用人用物规律的圣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挽救了那些将要被废弃的人和物,而是按照人和事物的规律与特点来使用人与物,从而制止了社会上将要把这些人和物进行废弃的行为。从这一点上来看,“圣人常善救人,常善救物”,可以理解为:有道之人,善于使那些将要被废弃的人和物,发挥了他们应有的作用。
“是谓袭明”,是一句小结,画龙点睛,指出了“道”的来历与作用。
何谓“明”?十六章中说:“知常曰明”,二十二章中讲:“不自见,故明”,三十三章中讲:“自知者明”,五十二章中说:“见小曰明”,五十五章中说:“知和曰明。”知常、见小、知和,都是人对客观外界的认识的结果,就是抓住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深入到了事物的细微之处,明白了各种事物和谐之术;自知、不自见,是人们对自身认知水平的认识结果,就是自知自明而不自以为是。所以说,明,就是懂得了事物的规律,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特征,根据事物的特征和规律来处理事情。所以,善者,就会“无辙迹”,“无瑕谪”,就不必“用筹策”,也不必“有关楗”,也不必“有绳约”。圣人就会“无弃人”、“无弃物”。
“袭明”,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它还有“学习”的意思。不明,可以“袭”明。袭,就是继承和沿袭的意思。不擅长的人,可以从有擅长的人那里承袭做事情的“道”,从“不善”,变为“善”,从“善”变为“圣”。
所以,老子就进一步提出了“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的观点。研究生的导师,即可为“善人”,研究生即为“不善之人”,导师即为师,是人才的造就者;研究生即为“资”,就是人才的储备,也是导师的佑助。正如《论语》中说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而不善者而改之。”
从这一点上来说,“贵师爱资”,这的确是把握规律做好事情的基本奥妙了。
[主旨]
本章用“善行”、“善言”、“善教”、“善闭”、“善结”作例证,论述了人们只要能够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抓住事物的基本特点,行为符合于自然规律和特点,就不必花费太大的气力,就可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并且这些规律和特点是可以通过传授和学习来获得的。
[要义]
1、尊道行事,自然无为
2、人无弃人,可教善为
3、物无弃物,可裁善用
4、贵师爱资,袭明要妙
[故事]
捕蟒的善与不善
蟒蛇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蛇类之一,最长可达十几米,重量可达900斤,有很强的攻击性,是强而有力的勒死者,成体蟒蛇可轻易地杀死及吞噬一只鹿甚至一个成人。
非洲喀麦隆和尼日利亚边境的阿达马瓦大草原中心地区的蟒蛇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一般在夏季,母蟒会在食蚁兽挖出的洞穴中产卵孵蛋季节,为了保护自己孵卵的窝,母蟒会盘绕在几十枚卵上,张开口,露出牙齿,随时准备噬咬敢于来犯之敌。而喀麦隆的格巴亚斯族人却喜欢一种冒险和最危险的职业,就是到洞中捕捉蟒蛇。
夏季到来以后,格巴亚斯人便相约前去捕捉蟒蛇。他们用火烧掉荆棘树丛,开辟出长约百米的通往蟒洞的道路。捕蟒人举着火把,钻进狭窄的蟒洞,直至发现蟒蛇。当到达洞底母蟒孵蛋处时,捕蟒人便将火把放到蟒蛇头边,用火苗晃蟒蛇的眼睛,用另一只手抓住蟒蛇的脖颈。如果蟒蛇张开口咬,打头的一个人就把用兽皮包裹着的一只手伸过去让让蟒蛇死死咬住,其余的人一起抓着洞里人的脚,一齐发力,硬生生地连人带蟒一起拖出洞来。
蟒蛇一被拖出洞口,便会马上发起反击,缠绕住猎人的脖子。守在洞口的同伴必须马上帮助把蟒蛇拉开,否则,捕蟒人就会被蟒蛇勒紧活活窒息而死。如果挖洞的食蚁兽在场时,它们也会迅速围上来咬捕蟒人。
格巴亚斯人捕蟒,兴师动众,惊险恐怖,险象环生,稍不留神就可能死伤多人。同样是捕蟒,而印度人却可以仅凭两人之力就轻轻松松地完成任务。
有一些居住在印度热带森林里的土著居民,他们也是长期以捕蟒为生。他们一般是两个人带着一个很结实的大袋子,找到蟒蛇的踪迹后,选择盯梢策略,有时候他们会甚至守候上几天几夜。
他们到底要等待什么呢?答案很简单,他们要等待蟒蛇完成一次捕食活动,等待蟒蛇完全吞下食物后才出手。一个人扯开大口袋,另一个人就径直上去拖蟒蛇的尾巴。此时的蟒正处在志得意满的松弛状态下,甚至没有察觉到捕蟒人的图谋。等它反应过来的时候,大半个身子已经被捕蟒人揎进了结实的口袋之中了。
有经验的印度土著人发现,蟒蛇在捕食之前是高度警惕的,而且充满了好斗之心。而经过一番打斗之后,蟒蛇终于捕到食物,达成了自己的目标,心安理得的享受着胜利果实,此时,它的内心再无战斗的念头与激情,伴随着胜利而来的巨大满足感让它淡忘了潜在的危险,这就是它最不堪一击的时刻。
聪明的印度土著人就是成功的利用了这一点,捕捉到了比人体还要大。如今,格巴亚斯族捕捉蟒蛇的猎人却越来越少了,因为格巴亚斯族的年轻人非常害怕,拒绝钻进洞里与蟒蛇打交道。
状元与剩米
古时候有一个乡里的秀才进京考上了状元,封了大官。
乡里有个孤寡老头,进城找到状元,请求给口饭吃。状元的官虽做大了,人情尚未泯灭,看在同乡的情分上,给老头在自己的官邸后面租了间破房子,又给了一些银两让他自己谋生。老头没有其他本领,也只能沿街捡些破烂,艰难度日。
一天,老头看到这家官邸围墙的下水道里有许多白花花的东西,低头一看原来是吃剩的大米饭。他极为心疼,口念罪过罪过,就把米饭拾拢起来,用清水洗净,放在太阳底下晒干后保存起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竟然收集了很多。
这位当官的由于好日子过得多了,忘乎所以,终因贪赃枉法,被罢官入狱。原来亲近讨好他的人都离他远了,只有这位老头子想到他收留自己的恩德,还每天去看他,并用每天收集的弃米做成一餐餐饭给他送去。
其实,这位状元早就把家乡的老头给忘了,想不到还会有人给自己天天送饭,非常感激。每天吃着这样的饭,竟然也是香甜可口。
有一天,他终于忍不住问老头何来这么多的钱给他买米做饭。老头说了实话。这位状元仰天长叹,感慨自己枉读诗书万卷,今日方知《道德经》中所说“圣人善于救人,故无弃人,善于救物,故无弃物。”的道理。
两位美国总统
1996年初,美国著名的兰登图书出版公司,推出了一部名为《原色》的小说,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影射克林顿1992年竞选总统候选人的闹剧、危机和风波的故事。
一时间,这部小说轰动全美,尽管该书作者匿名,并在扉页上郑重声明:“书中的人物与情节纯属虚构”。明眼人还是看得出这只是掩盖法律上侵犯名誉权托辞。
克林顿本人按捺不住,多次派人打听匿名作者是谁。一会儿猜测是当年的总统发言人斯坦那波利斯,一会儿又猜测美国《新闻周刊》专栏作家克莱恩,这两位涉嫌者却又都在一些公开的场合矢口否认。这样一来,《原色》这部小说更带有吸引人的神秘色彩。其实,也正是由于克林顿本人的沉不住气和询问,则更引起人们关注的兴趣。因为,在面临新的大选到来之时,这种带有影射方式的神秘新闻传播手法,很容易被反对派利用来对真实生活中被影射的名人进行冲击。
尽管克林顿后来还是取得了连任总统,反对党却因为克林顿对《原色》的按捺不住与不断地打听,对他的隐私更是加紧搜索和窃取。终于在1998年窃得了他与莱温斯基的性绯闻,利用各种新闻渠道大肆宣扬。而且,克林顿越是想隐瞒,反对派越是把他从新闻曝光逐步推向了司法取证、公开审判,最终陷于了议会弹劾的困境,成为当年轰动世界的头号新闻。
美国的另一位总统罗斯福处理的一次泄密事件却要聪明得多。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小罗奇福特领导的一个小组,在中途岛之战前成功地破获了日本人的通讯密码,得到了日军海上作战部署的确切情报,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作战准备。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美国一位嗅觉灵敏的新闻记者得到了这个情报,并且不知天高地厚的作为独家新闻在芝加哥一家报纸上捅了出来。
这样一来,这则新闻随时都可能引起日本人的警觉,而促使他们更换新的密码和调整作战部署,给美国已经准备就绪的中途岛战役造成被动。
发生了这样严重的泄漏国家战时机密情报的事件,往往会令指挥者怒不可遏,冲动行事。但作为美国战时总统的罗斯福,却表现了非凡的智力。他既没有责成追查,也没有兴师问罪,更没有采取任何调整军事部署的措施。总之,他对泄密事件置若罔闻,采取了绝对不动声色的方法,使人们感觉好像根本没有这回事。
结果公开的事实便在心态的宁静中又重新转化为秘密,日本情报机关虽然也看到了美国小报上的新闻,却以为这是美国小报在吹牛,没有引起重视,更没有采取军事部署上的调整措施。最终中途岛一战,日本大败。
人无弃人
公孙龙子在赵国的时候,对弟子们说:“一个人如果一无所长,我不会与他交往。”
一天,一个人穿着粗布衣服,扎着麻绳腰带,前来求见公孙龙子,要求成为他的弟子。
公孙龙子说:“你知不知道,我收弟子有一个要求?”
那人说:“有什么要求?愿闻其详。”
公孙龙子说:“我收弟子只有一个要求:必须有一技之长。请问,你有什么特长吗?”
那人回答说:“我擅长喊叫,声音可以传达几里之外。”
公孙龙子回头问他的弟子们:“你们中间,有没有人擅长呼喊?”
弟子们回答说:“没有。”
公孙龙子对那人说:“好!你可以成为我的弟子。”
那人走后,一个弟子问公孙龙子:“先生为什么要收下他呢?”
公孙龙子说:“他擅长呼喊。”
弟子问:“呼喊也可以算是一种技能吗?”
公孙龙子说:“你们都不具有,只有他擅长,你难道能者不是既能吗?”
后来,公孙龙子到燕国去游说燕王,经过黄河的时候,赌船却停在对岸,公孙龙子叫那个擅长呼喊的弟子大声呼喊,渡船上的人听到了,把船从对岸划过来。
一个弟子说:“好啊!呼喊果然是一大特长。”
公孙龙子说:“古人说过,天下没有绝对无用的人,也没有一无是处的物,这就叫做顺应天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