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学习心理在线 > 文章中心 > 家教探究 > 行为教育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公告
    关于近期网站无法访问的解决方法  [admin  2009年12月22日]            首届儒家教育讲稿下载  [admin  2008年12月23日]            本站荣获青岛市优秀教育网站一等奖  [admin  2007年12月4日]            www.teacherli.cn和www.teacherli.com均可访问本网站  [admin  2007年7月6日]            欢迎您参加“会员章程”讨论!  [teacherli  2006年12月18日]            “李老师工作室”会员章程  [admin  2006年12月18日]            网友您好!请您参加本站调查。详见“站内调查”栏目。  [teacherli  2007年3月12日]            请各位网友注意:本站版面扩充,增加了部分专栏,欢迎大家到此发表文章。  [admin  2007年3月8日]        
怎样宽容有效地教育孩子?         ★★★
怎样宽容有效地教育孩子?
作者:teacherl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821 更新时间:2008/3/13 12:34:46

怎样宽容有效的教育孩子?

老师:您您好!

我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家长,现在上网看您的工作室几乎成了我上网的唯一目的。您的教育方法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和启发,在这里我再一次向您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我也有很多疑惑希望您帮我解答。
  儿子今年读四年级了,可是还没进入学习状态,也没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我试了很多方法效果不佳。学习不好,我很担心,让我更担心的是他的生活习惯,做事马虎,怕困难,怕失败,容易沮丧,自信不足。

老师,我希望儿子能成为一个乐观开朗自信善良的人,面对困难越挫越勇的人,一个对他人有用的人!我并不在乎他将来有多大的成就,只要他懂得快乐、懂得给予就够了。

但是我现在很迷茫,由于我的教育不得法使他的行为背道而驰,可能对他的希望很高,就会变的很苛刻。明明知道孩子是在不断的犯错改错中成长的,可对他一小点错误都会横加指责,对他横眉竖眼。我过分的严厉并没使他变的更完美,反而使他对什么都变的缺乏兴趣,他明明是一个善良而敏感的孩子,现在我感觉,他对他人的态度,越来越像我对他一样苛刻急躁。看着他越来越浮躁而不快乐的心,我真有一种全军覆殁的感觉。

我很明确的知道要改变他先要改变自己,我也一遍又一遍的告诉自己要用平常心对他,可到临头又是老样子。

老师,我该怎么办呢?或者您能否介绍几本相关的心理书于我,再次向您表示感谢!!

成成妈

成成的母亲:您好!

    感谢您对“李老师工作室”的热情和鼓励,更感谢您在“李老师工作室”中的参与和支持。

你的心情我理解,我们期望的就是孩子有出息,能快乐,只是孩子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快地发展和变化,甚至有些是和我们预先的想象相反,不是让我们当家长的满意,而是让我们担心、着急、烦恼,使我们焦虑和上火。

你说的一点也不错,要改变孩子先要改变我们家长,因为,孩子就是在我们家长的培养教育下长大的,问题就在我们当家长的身上,出现问题的原因不仅是希望太高、要求苛刻,可能在理解孩子心理,掌握教育孩子的具体方式方法上,都有问题。

首先说,教育孩子急不得,孩子的成长有其自然过程,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希望是好的,他就一定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更不是我们希望孩子快速的转变,孩子就会转眼之间就变得什么都好了。孩子的成长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这是不以我们家长意志而转移的。甚至可以说,如果因为急于求成,可能会像“拔苗助长”一样,不仅孩子不能达到我们的期望,而且连正常的、自然的状态也没有了。

记得有一次在中央电视台的心理访谈节目中看到,心理专家在对家长进行心理辅导后,给了家长一颗“成长魔豆”,那是一颗有着生命力的大大的扁豆,上面印着“成长魔豆”几个很醒目的宋体黑字。心理专家看着家长把“魔都”小心翼翼地安置在花盆当中,掩上泥土,浇上清水,然后,对家长说,把这盆魔豆带回家,照料它发芽、出土、长大、结子,让魔豆和你的孩子一起成长,从魔豆的管理中体会教育和管理孩子的心情、方式、方法和感悟。

我想,专家所给与家长的启发有这样几点:

第一,教育孩子要耐心,这耐心就是体现在对孩子成长时间的尊重上。一颗魔豆的发芽可能会需要几天甚至十几天的时间,孩子对我们家长教育的领悟,他自身的行为变化,尤其是习惯养成也都是需要时间的;

第二,不要做那些不需要做的事情。你想,如果我们担心魔豆干了,不断地浇水,可能就会让魔豆腐烂了;焦虑魔豆不发芽,不断地去抠开查看,可能就会移动了魔豆的体位,弄断了魔豆的根芽;魔豆发芽后,如果希望它快一点长大,而不断地追肥,浇水,可能不是把魔豆烧死,就是把魔豆沤烂,或者也使魔豆叶蔓疯长,而不结果荚。教育孩子也有很多忌讳,既不需要多说,更不需要动态度,尤其孩子在还没有完全理解家长的道理、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没有形成做事情的能力的时候,家长过分的要求,都会打击孩子成长的期望和发展的信心;

第三,我们给与孩子的都应该是孩子成长和发展最需要的,而不是我们家长认为应该的。家长教育孩子,尤其是在期望给与孩子什么的时候,首先要判断的是,孩子是否的内心需要。魔豆需要浇水的时候,我们不仅需要从花盆中的泥土的干湿程度来判断,更重要的要看魔豆成长时段是否需要浇水,有的时候尽管我们看上去土壤很干燥了,但这时魔豆却恰恰就需要干燥一些,并不需要水分,这个时候浇了水,就可能使魔豆疯长,追肥、除虫也是一样,有的飞虫就是来给魔豆传送花粉的,如果我们都给消灭了,魔豆可能也会不结籽。

教育孩子不能急,更重要的还要学会理解孩子。人之所会担心、会焦虑,尤其会生气和上火,大多都是对他人、对事情的不理解。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任何人的所做出的行为和表现,都有其必然的原因。有了前因,就必然会有后面的结果。当我们不了解行为或者事情的原因的时候,我们就会埋怨,就会感到不可理喻,为此而生气上火。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个人的行为或事情发生的客观原因,也就不会大干动肝火,心里就会释然,就会冷静地想办法去改变我们不希望发生的结果的客观原因。

比如说,孩子做事马虎,或者是因为习惯,或者是因为不熟练,或者是因为他心不在焉,只是想着出去玩,所以把事情做得很马虎。如果我们发现孩子又马虎了,我们家长应该精心的想一想,孩子的心理原因是什么,事情就会好得多了:如果孩子就是因为没有养成认真做事的习惯,那么,这应该埋怨的是家长,而不是孩子,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没有教给他细心认真地去做事,要改变孩子,就应该家长先承担责任,不仅我们自身要给孩子做出做事情仔细认真的榜样,而且应该从孩子的小事上去逐步引导孩子,要做就做好,不出错;如果发现孩子是因为刚刚开始学习这样的知识,事情做得不熟练,所以出了疏忽性的错误,那么,我们就会原谅孩子,并且把孩子不理解和不熟练的地方给孩子指出来,让孩子多加练习,熟练掌握,孩子也会很愿意接受的;如果发现孩子就是因为一心想着出去玩,而没有把作业练习当回事,马马虎虎,草草了事,那么,我们应该解决的就不是孩子的马虎问题,而应该给孩子形成做事情的规矩和具体的时间,玩有玩的时间,学有学的时间,应该做作业的时间,即使做完了也不能出去玩,还要看看其他的书,继续进行学习。时间固定了,孩子就不会想三想四,就会安心地做他应该做的事情。但日常生活中,家长常常给孩子的权利是,只要做完了作业,就可以出去玩,这样就会促使孩子形成一种草草了事的心理动机,因为急着出去玩,而马马虎虎做事。

教育孩子不怕出问题,因为他还小,也不怕反复,也是因为他还小,最怕的就是我们家长不知道孩子出问题的原因,所以就容易埋怨、生气、上火,甚至动怒打孩子,并且都不管用。只有理解了孩子出问题的原因,心里就会释然,也就会找到相应的教育方法和措施,也会耐心地等孩子的成长和变化。

再者,教育孩子,严格不等于严厉。严厉,主要体现在“厉”上,“厉”是一种很动怒的态度,加上“严”字,可就不得了了,但也是在态度上的表现,让人害怕,却不会让人知道应该怎么做;严格的格,就是做事有标准,有规格,加上“严”字,就说明必须遵守规格,有具体的做事要求,而且是不可更改的。我们不少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高兴了,孩子怎么样都行,我们要求孩子必须做的和应该遵循的做事方式,即使孩子没有做到,也不了了之,不当回事;如果自己有空了,或者烦恼了,就拿出了平时的要求来苛责孩子。久而久之,使孩子在做事上行不成一定的规矩,而是摸不着头脑,只能看着家长的眼色和兴致来判断自己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这样,即使家长再严厉,教育孩子也无济于事,因为,没有给孩子形成规矩,而只是会培养孩子的投机心理,学会了家长表示情绪的方式。所以,当被家长指责的时候,他也会感到很委屈和烦恼,因为,他以为他只是触犯了家长的兴致,而不是违反了做事的规矩。

任何教育,实际上都是形成规矩。形成了好的规矩,就说明教育是成功的,没有形成好的规矩,或者养成了不好的习惯,那就说明这个教育失败的。家庭教育就是形成孩子家庭生活、家庭学习、为人处事的规矩,孩子做事的习惯、态度、乃至观念,都是在规矩上形成的。你的孩子还在小学,也正是形成规矩的时候,只是比在学前要难一些了,因为他已经形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和态度,这更需要我们理解孩子,从简单的事情上严格要求孩子,耐心的等待孩子。

 

文章录入:teacherli    责任编辑:teacherli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栏 目  导  航

           网站地图

    栏目名称

     目     录

    网站介绍

    创办者风采

    版主介绍

    专栏介绍

    学习情感  学习动机

    学习意义

    情绪调节

    学习归因

    学习方法

    阅读

    理解

    记忆

    分析

    计算

    运用 

    自我管理

    学习计划

    时间安排

    自我反馈

    监测调控 

    学生人际

    友伴关系

    师生关系

    亲子关系

    异性关系

    社会关系 

    教学论坛 教学论坛 

    复习应考

    复习策略

    应考心态

    应考技巧 

    家教探究  行为教育

    品德教育

    情感教育

    智力教育 

    国学经典

    《学记》探究

    《老子》说事

    《论语》为人

    专家讲座 

    西方精粹  流派观点介绍

    专家讲座摘要

    书信往来

    学生来信及回复

    家长来信及回复

    教师来信及回复

    书目介绍

    工作室新书介绍

    心理学书籍介绍   


    网站访问量统计


    自2007-12-12 17:00开始统计

     本站声明:
    本站的少部分资料,文章,教程来自网上收集,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整理,本站所有资料仅供参考,谢谢。管理员联系方法---邮箱:shandonglaixi@sina.com。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如何改变小孩爱搞小动作的习
    三孩子与男同学过多交往,早
    怎样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孩子迷恋游戏,不愿意上学,
    怎么样帮助高考的孩子排忧解
    家有调皮不听话男孩
    高二学生不适应学校环境
    孩子在校不写作业咋办?
    孩子每到考试前就不愿做作业
    孩子欠缺理性思维怎么办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