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学习心理在线 > 文章中心 > 家教探究 > 品德教育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公告
    关于近期网站无法访问的解决方法  [admin  2009年12月22日]            首届儒家教育讲稿下载  [admin  2008年12月23日]            本站荣获青岛市优秀教育网站一等奖  [admin  2007年12月4日]            www.teacherli.cn和www.teacherli.com均可访问本网站  [admin  2007年7月6日]            欢迎您参加“会员章程”讨论!  [teacherli  2006年12月18日]            “李老师工作室”会员章程  [admin  2006年12月18日]            网友您好!请您参加本站调查。详见“站内调查”栏目。  [teacherli  2007年3月12日]            请各位网友注意:本站版面扩充,增加了部分专栏,欢迎大家到此发表文章。  [admin  2007年3月8日]        
孩子的十八个问题怎么解决?         ★★★
孩子的十八个问题怎么解决?
作者:teacherl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220 更新时间:2008/5/31 9:50:34

 

尊敬的李老师,您好!
  我昨天发现了您的网站,令我特别激动,在看你给别人答疑解惑的同时,我也认识到我对孩子的管教到底问题出在了哪里,我的孩子现在问题很多,多的我都不知道该从何说起,所以昨天的信说的并不全面,下面我尽可能的把我的问题讲清楚。
  我现在是一个人带孩子,孩子现在上四年级,孩子爸爸从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就出国了,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我给了他一个特别宽松,特别民主的环境,经常鼓励,经常夸奖,总是害怕伤害他,怕他心里有阴影,基本上是以他为中心,我以为这样会让他的心智自由的发展,让他快乐,吃好的,穿好的,学习也不错,因为他反应快。那时,我们俩很是快乐,因为没有跟什么人接触,发现不了问题,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心去发现,没感觉到孩子有问题。现在想想还是有的,记得有一次他们上公开课,老师在上面讲,下面有好几个老师在听课,他就开始以能引起别人注意的方式闹,引得老师们哈哈大笑,我在接孩子的时候,他们老师当作笑料跟我说这件事,我当时根本就没有当回事,在这种环境中,所以孩子上学后的表现就很正常了。
  上小学后,我就没有消停过,一二年级的时候,总是被老师留下,有一段时间我都不好意思见老师,因为上课总是坐不下来,如果老师不让回答问题,他能站到桌子上去,还打架,刚开始我哄,总是鼓励他做好,但是没有常性,虽然闹,但是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他上幼儿园的学习底子好,学习还一直名列前茅,这让老师对他有时有些纵容,可是现在大一些了,他的问题越来越大,老师越来越忍受不了他,他经常搞得老师上不下课去,跟老师对着干,逆反。
   
这个学期以来,我几乎每个星期都被老师叫到学校,有班主任,有任课老师,最近一次是被副校长叫去,事情是这样的:上品德课的时候,品德老师是副校长,老师组织大家看《士兵突击》,他们班班长是个女生,他们班男女生非常对抗,用老师话说就是男生欺负女生,她说看不到,要求到前面去看,老师同意了,男生不干了,据老师介绍说,我们家孩子说:凭什么让她到前面,她还是班长呢?人家××(也是女生,视力不好,戴眼镜)眼睛也不好,她怎么不去。老师让他管好自己的事,说这事跟他没有关系,这是应该是全班男生都开始抗议,我的孩子闹的最欢,副校长让女生去叫班主任,班主任让该女生传话,让我的孩子去办公室,孩子不去,并说:凭什么让我一个人去,大家都闹了,该女生又返回老师办公室,老师还让传话,我的孩子仍然拒绝,这段时间副校长一直在教室观察,她说:想看看孩子怎么表演。她看到我的孩子开始拉一个垫背的(姑且称他为甲),并且威胁(老师的感觉)甲说你是不是条汉子”, “你要是不去,看下午。。。。。。(老师说孩子也许是下午要打甲,也许用金钱收买------我不赞同),这时另一个同学乙,对甲耳语了句话,我的孩子立刻敏感的问到是不是你让甲别跟我去?,而乙不承认,继而骂了我的孩子一句,他们两个开始在课堂上对骂,并发生肢体冲突。(这些是孩子跟我讲的),等我到学校时,孩子已经在副校长办公室了,我单独跟副校长交谈的时候,她对我说到“这个孩子没有爱心,没有责任心,有黑社会倾向,目无尊长,骂人,打架,到了初中,你管不了他,他会害了你,危害社会……”总之扣得帽子都很大,可我不这样认为,他只是一个孩子,只不过他的是非还分辨不清,他认为他为之而斗争的正义其实是错误的,有时他认为老师对他不公平,所以就跟老师对着干。可是我觉得老师说的话也许有她的道理,毕竟她们见到的孩子多,也许我的孩子只是有这个倾向,孩子本身并不觉得有什么错,因为他也是想做好。我并没有反驳老师,我认为她是向我在发泄她的情绪,一时激动,大概她看我认同她,很快她的情绪就镇定了下来,又把孩子叫进来,说了说该怎么办,让孩子回家,写检查。孩子第二天就上学去了。
   
孩子回到家,我没有搭理他,但是心里有气憋着,一会他就出来说,上学很是麻烦,都害怕上学了,害怕犯错,还自己写了十八个疑问:

1. 我为什么打人?
2.
我为什么上课犯困?
3.
怎样才能做得最好?
4.
我为什么脾气那么粗暴?
5.
现在我怎样做老师才理我?
6.
怎样才能做最好的学生?
7.
怎样才能挣钱?
8.
别人都有零花钱为什么我没有?
9.
我过年的压岁钱为什么都给妈妈?
10.
怎样才能让人喜欢?
11.
怎样才能当尖子?
12.
怎样学习让人佩服?
13.
怎样才能当上小状元?
14.
怎样能和别人和平相处?
15.
怎样做人?
16.
人一生该珍惜什么?
17.
怎样才能给别人带来快乐?
18.
我为什么来到世上?

但是我很生气,我说要代替他爸爸揍他,并且开始打他,他开始跟我招呼,一点也不服气,力气很大,歇斯底里的喊道:你不是我妈妈,我恨死你了,我走了,再也不在家里呆着了我没有理会他的话,直到制服他,因为我不想让别人揍他。我给了他一张纸,让他把这想成是自己的世界,如果有一天妈妈不在他身边时,这张纸会有什么变化,他想都没有想,就撕下一个小边边,我拿着那张纸,给他看说:也就是说,没有妈妈,你的世界不会有什么变化,基本完整。我的眼泪止不住的留了下来,他生气了,说撕下的那一小条,才是,我不承认,他又要求重新做,我答应了他的要求,又给了他一张纸,这次他思考了一会,把纸分成了四等分,自己只留下了一分,我说:我很高兴,我在你心中站这么重要的位置,他也渐渐平息了下来,事情就这么过去了。第二天,他就上学去了。其实,我一直不认为我的孩子有什么问题,尤其是品质上,在他上一年级的时候,我有一次生病,家里只有我们两个,这孩子给我做饭,从厨房到我的卧室,一趟趟的跑,让我帮他看酱油,醋,花生油,盐,放多少,切的菜很大,最后做好了,把底下切的小一点的,入味儿一点的,紧着让我吃,那是由衷的,这样的孩子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问题?
   
今天上午他们学校的校长又跟我联系,(这回是正的)说孩子总是让老师上不下课去,我们准备采取硬性措施,把他单独出来,让他一个人去心理辅导室,老师单独给他分配任务让他完成,这样对他的学习也许会更好一点。我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校长没有正面回答我,只是说,他很聪明,把老师的脾气秉性都摸透了,但是总是对抗,不是顺着老师的思路走。还插嘴,骚扰别的同学。在前一段时间,班主任跟我沟通的时候,曾经把他们班女生上课不敢回答问题,怕男生笑话,这件事的责任归到我孩子身上,还有我的孩子后边的孩子学习下降责任也在我儿子身上,虽然我不认同老师的看法,但为什么老师会有这样的感觉?只能是我的孩子的问题。还有我纵观孩子的问题,基本上总是觉得不公平,不喜欢听别人的话,不喜欢别人用训斥的语气跟他说话,尤其是老师训他的时候,总是表现满不在乎,或者对抗(翻白眼)。这让老师更加反感。
   
今天回来没有训他,他回家很晚,怕我发脾气,可是回来发现我一点事也没有,他很奇怪,所以他总想跟我说话,可是我让他先吃饭,吃完饭,再说。吃完饭,让他说的时候,他又偏偏不爱说了,只是说今天没有什么大事,只是上语文课的时候插嘴,老师说他你到底听谁的?他说听校长的老师就把校长请来了。还有是课间的时候,他和同学们闹着玩,没有分寸的事,我觉着可能孩子没有把实情跟我说出来。

我们的问题一大堆,根本没有全讲出来,今天就先讲这些好了。请李老师给我指教,我到底该怎样引导孩子跟老师搞好关系?

 

这位家长:您好!

从你对孩子问题的叙述上来看,你不仅仅是一个很健谈的母亲,而且在教育孩子方面是很重视、也是很注重方法的,从一个撕纸的事情上就可看出你的良苦用心。

你自己其实也知道孩子的前期教育很重要,尤其是你提到的:“我给了他一个特别宽松,特别民主的环境,经常鼓励,经常夸奖,总是害怕伤害他,怕他心里有阴影,基本上是以他为中心,我以为这样会让他的心智自由的发展,让他快乐,吃好的,穿好的,学习也不错,因为他反应快。那时,我们俩很是快乐,因为没有跟什么人接触,发现不了问题,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心去发现,没感觉到孩子有问题。”这个反省是很深刻的,基本上是找到了孩子问题的根源。

小时候很宽松的孩子,上学后就会受不了学校、班级、老师以及上课的纪律要求;小时候特别民主的孩子,上了学校,就会跟老师也讲民主,如果老师不讲民主、或者没有时间、没有意识讲民主,孩子必然就不能接受,社会的现实,我们家长是应该知道的,这样的孩子不碰钉子几乎是没有的;小时候经常得到鼓励和夸奖的孩子,自信是很强的,可是到了学校,在班级里面,就会事事要求出风头,处处想着露一手,做不了好事,就会做坏事,因为,这样也可以自我表现,引人注目;小时候家长以孩子为中心,孩子进了学校后,当然他还是想要当中心,现在的社会,基本上还是上尊下卑的,是以官吏为中心的,所以学校里基本上还是尊师敬长的,课堂教学中还是以老师为中心的,孩子的中心地位就无处可寻了,可是孩子是不习惯的,他就一定要找到这种感觉,必然就会和老师、校长、甚至同学矛盾。如果你认识到了这些,问题基本上就清楚了。

但是后面你又转移了,而且你表达的观点与前面的认识又是相互矛盾的:

‘我单独跟副校长交谈的时候,她对我说到“这个孩子没有爱心,没有责任心,有黑社会倾向,目无尊长,骂人,打架,到了初中,你管不了他,他会害了你,危害社会……”总之扣得帽子都很大,可我不这样认为,他只是一个孩子,只不过他的是非还分辨不清,他认为他为之而斗争的正义其实是错误的,有时他认为老师对他不公平,所以就跟老师对着干。’

你是不是条汉子”, “你要是不去,看下午。。。。。。小小的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黑社会”;无论“顶撞老师”对与不对,但作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在课堂上直接向老师发难,班主任要求去办公室而三番两次的拒绝,怎么说这也就是“目无尊长”;而你却还是感觉到“帽子扣得都很大”,说明你还是认为老师冤枉了孩子,其实,老师只不过是根据“现在的教育会直接影响将来孩子人格的形成”的道理来推论孩子的未来,应引起家长的注意,而你呢?还是没有真正认识到“孩子的现在的态度、性格和习惯,也正是你在孩子小时候的教育与管理所形成”的;“只不过他的是非还分辨不清”,“只不过”轻轻一撇,说明你把“是非分辨”看得太轻了;“老师对他不公平,所以就跟老师对着干”,说明你对孩子将来也进入的社会的性质认识还是不清楚,“不公平”,就对着干,那不是造反吗?谁做事情如果处处考虑是否公平,那么,他的心理就一定会很郁闷、很压抑的;现在的社会不就是“犯上”就意味着“作乱”吗?其实这些认识,还都是你原来家庭教育理念的延续和发展,说明你没有真正认识到原来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所在。

“班主任跟我沟通的时候,曾经把他们班女生上课不敢回答问题,怕男生笑话,这件事的责任归到我孩子身上,还有我的孩子后边的孩子学习下降责任也在我儿子身上,虽然我不认同老师的看法,但为什么老师会有这样的感觉?只能是我的孩子的问题。还有我纵观孩子的问题,基本上总是觉得不公平,不喜欢听别人的话,不喜欢别人用训斥的语气跟他说话,尤其是老师训他的时候,总是表现满不在乎,或者对抗(翻白眼)。这让老师更加反感。”

难道你认为“不喜欢听别人的话,不喜欢别人用训斥的语气跟他说话,尤其是老师训他的时候,总是表现满不在乎,或者对抗(翻白眼)”,这不是“目无尊长”吗?难道你还是一直认为孩子进入学校和在家里没有什么需要改变和进步的吗?孩子在公开课上,“以能引起别人注意的方式闹,引得老师们哈哈大笑”,“上课总是坐不下来,如果老师不让回答问题,他能站到桌子上去”,这都是因为不明是非,不知道上课自己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赢得老师的关注,所以就采取了那些极端的行为。如果这是在家里,就无所谓了,只有他一个人可以跟你说话,说话的机会、表现的机会,就很容易争取到,而在学校里,在班级中这就不仅仅是一个不明是非的问题了,而是捣乱课堂纪律。也就是说,是否明白是非本身就是一个品质的问题。

孩子进入学校,最大的意义不仅仅是课本知识的学习,而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孩子将来进入社会的前期适应、训练与提高。社会化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群体关系的处理。我们当家长的想一想,孩子在家庭当中和在学校班级当中,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不就是从几个人变成了一大群人,从几个人的中心变成了一大群人的系统中的一个分子了吗?孩子在学校里与家庭当中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同学之间的互动效应,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能跟老师直接叫板:“凭什么让她到前面,她还是班长呢?”还能不会让那些胆小如鼠、很爱面子的女生望而生畏吗?能够公开“在课堂上对骂,并发生肢体冲突。”那些喜欢凑热闹、看热闹的孩子还会认认真真地学习吗?为什么我们家长就不会联想到孩子的作为会对整个班级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从你孩子现在所发生的问题上来看,他不仅仅是“爱心”“责任”的问题,更严重的就是人际关系的障碍。孩子没有把自己从家庭中心的地位上转变到班级的边缘上来;没有把自己原来在家庭中的“听我说”的角色转变到学校中“听老师说”的角色上来;他更没有从一个“毫无规矩可言”的家庭环境中转换到一个“处处都有规矩和纪律”的环境中,因为孩子从来没有站在边缘上去处理人际关系,也从来没有认认真真、无条件地听别人说的意识、方法和能力,也从来不会想到做事情、处理人际关系需要懂规矩、会来事。

如果连学校这样的环境和社会也适应不了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想象,社会的复杂性,孩子将更加难以接受和适应。从另一面来说,孩子为什么在不断地受到老师、校长的苛责下还要继续上学呢?其实不也正是为了锻炼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吗?只不过是孩子在一些错误的观念和态度下艰难的维持着和行进着。

但这并不是说你的前期家庭教育就是错的,也不能说孩子就是错的,也不能说是学校和老师错了,应该说这是社会错了。因为社会在改变,但是改变得太慢,跟不上我们家庭教育的转变,也跟不上我们孩子的发展,拓荒者总是要受的挫折多一些。我们喜欢看拓荒者的风景,却受不了拓荒者的委屈,你说不是吗?

如果考虑到孩子将来的发展,尤其是在学校这个环境中学习和发展,孩子的教育和引导的确还是应该认真考虑的。尤其在老师、校长一次次叫你到学校的过程中,你就没有反思老师这样忙着叫家长到学校,一个班级四五十个学生他们忙得过来吗?他们为什么单单就为你的孩子叫你到学校?难道是你得罪了他们吗?

其实,这正是我们应该认真反思孩子教育问题的时候了,孩子现在还小,问题纠正还完全来得及,副校长给“扣的大帽子”其实一点也不是耸人听闻,因为这样的学生他们领教的多了,给你一个提醒和敬告,还是很负责任的。

你的孩子提出的十八个问题,其实就是给了你最好的教育引导孩子的机会,但是你却不理智了,你却不仅没有抓住这一教育和引导孩子的机会,而是感觉孩子“上学很是麻烦,都害怕上学了,害怕犯错”,并且“代替他爸爸揍他,并且开始打他”,所以,孩子‘一点也不服气,力气很大,歇斯底里的喊道:你不是我妈妈,我恨死你了,我走了,再也不在家里呆着了’。孩子说得没错,这样不理解自己的妈妈,真的不是“妈妈”了,不仅不理解自己,而且和以前的“妈妈”也不一样了。

你认真想一想,孩子都是提出了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孩子什么要提出这些问题,这些问题都反映了孩子什么样的思想情绪,这些问题都给了我们家长那些教育和引导孩子的绝佳的机会?

1. 我为什么打人?
2.
我为什么上课犯困?
3.
怎样才能做得最好?
4.
我为什么脾气那么粗暴?
5.
现在我怎样做老师才理我?
6.
怎样才能做最好的学生?
7.
怎样才能挣钱?
8.
别人都有零花钱为什么我没有?
9.
我过年的压岁钱为什么都给妈妈?
10.
怎样才能让人喜欢?
11.
怎样才能当尖子?
12.
怎样学习让人佩服?
13.
怎样才能当上小状元?
14.
怎样能和别人和平相处?
15.
怎样做人?
16.
人一生该珍惜什么?
17.
怎样才能给别人带来快乐?
18.
我为什么来到世上?

归纳一下,可以看出这些问题有这样几类:

一是孩子对自己问题的反思,比如,为什么会打人、上课犯困、脾气粗暴;

二是孩子对自己问题的解决和进步的追求,比如,怎样才能做得最好、成为最好学生、老师才会理我、和别人和平相处、让人喜欢、给别人带来快乐、学习让佩服、当学习尖子、小状元;

三是孩子提出了自己发展性的追求,比如,怎样才能挣到钱、该珍惜什么、为何来到世上;

四是孩子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烦恼,比如,为什么自己没有零花钱、压岁钱都给妈妈。

总的来看,还是积极向上的要求占多,寻求解决的问题占多,尽管里面也包含了一些不正当的心态和不正确的理念,我们家长为什么不想一想这些问题呢?孩子都一一提了出来,我们家长为什么还要置若罔闻,拳脚相加,你认为老师对待孩子不公平,冤枉了孩子,难道家长的作为能比老师做得好、做的更高明一些吗?

如果你能和孩子平心静气地把这些问题搞清楚,弄明白,那么,孩子就不会把你仅仅当成了“一个小边边”,也不会继续“总是对抗,不是顺着老师的思路走。还插嘴,骚扰别的同学。”更不会“老师训他的时候,总是表现满不在乎,或者对抗(翻白眼)。”

真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家长首先要真正认识问题的所在,认识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我们家庭教育的误区,要改变一下观念,比如,孩子在家庭中到底是否应该处在中心地位?家长和孩子,尤其是不很懂事的孩子,是否应该是平等和民主?给孩子过多地宽松的环境是否真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经常鼓励和夸奖的孩子缺的会是什么?没有挫折和不受责备的孩子就不会有心理阴影吗?他会永远不遇到挫折吗?我们家长面对社会的复杂性应该给孩子的更需要的又是什么?当这些问题有了明确的答案的时候,你不仅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自己的孩子,也就会理解学校老师校长的苦衷,也会积极配合学校老师做好孩子的管理和教育工作。

具体的生活当中,最好利用空余时间,多组织一些亲戚朋友或者邻居的孩子,让你的孩子多和他们一起活动活动,活动中你可以观察自己的孩子的表现如何,你也可以指导孩子如何与小朋友和平相处,处理好同伴之间的人际关系;更可以利用双休日,让你的孩子领着小朋友一起学习、写作业,互相帮助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你可以看看孩子是如何和他们一起学习读书的。

孩子现在正是需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家庭中的亲子一对一的教育从方式和人数上来说,就已经远远跟不上孩子成长的需要了。

学校里有心理辅导室,说明你孩子所在的学校还是比较不错的,校长的教育理念也是高明一些的,最好让孩子多去几次,或许从哪里可以得到一些适合孩子的辅导,不要认为校长告诉去心理咨询室就是丢人的事情。从孩子的表现来看,虽然不能说孩子就是有心理疾病,但最起码可以说,是有一定的交际障碍,应该得到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帮助。

没有一个家长会在家中靠自己的力量教好孩子的,因为,家庭中缺乏的正是孩子所必需的社会环境。单独教育的孩子,在家庭中表现得再好,也不能说明他就能够适应社会的环境和需要,或者可以说,单独教育的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越好,在社会的场合下越是不能适应,事随境迁,人随境变,只有根据孩子的成长需要给孩子应该得到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文章录入:teacherli    责任编辑:teacherli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栏 目  导  航

           网站地图

    栏目名称

     目     录

    网站介绍

    创办者风采

    版主介绍

    专栏介绍

    学习情感  学习动机

    学习意义

    情绪调节

    学习归因

    学习方法

    阅读

    理解

    记忆

    分析

    计算

    运用 

    自我管理

    学习计划

    时间安排

    自我反馈

    监测调控 

    学生人际

    友伴关系

    师生关系

    亲子关系

    异性关系

    社会关系 

    教学论坛 教学论坛 

    复习应考

    复习策略

    应考心态

    应考技巧 

    家教探究  行为教育

    品德教育

    情感教育

    智力教育 

    国学经典

    《学记》探究

    《老子》说事

    《论语》为人

    专家讲座 

    西方精粹  流派观点介绍

    专家讲座摘要

    书信往来

    学生来信及回复

    家长来信及回复

    教师来信及回复

    书目介绍

    工作室新书介绍

    心理学书籍介绍   


    网站访问量统计


    自2007-12-12 17:00开始统计

     本站声明:
    本站的少部分资料,文章,教程来自网上收集,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整理,本站所有资料仅供参考,谢谢。管理员联系方法---邮箱:shandonglaixi@sina.com。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如何改变小孩爱搞小动作的习
    三孩子与男同学过多交往,早
    怎样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孩子迷恋游戏,不愿意上学,
    怎么样帮助高考的孩子排忧解
    家有调皮不听话男孩
    高二学生不适应学校环境
    孩子在校不写作业咋办?
    孩子每到考试前就不愿做作业
    孩子欠缺理性思维怎么办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