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您好!
我的孩子今年刚上五年级,语文数学老师都很严格,她很不适应。原来她的成绩一直都平均90几分,在家也挺听话,老师对她评价也不错。上了新班级第2周在数学课上就被罚在讲台前面坐着听讲,而且是一群孩子。我问了原因,是因为老师让做什么她没做完,老师就说他们没好好听讲,以后每上数学课他们就带板凳到前面,一直持续到十一假前一天。再加上上课不让动,她因为是管劳动的要负责下课检查卫生回座位晚了,拿数学书出来又被老师罚了200分,到明天会被罚多做许多作业;还有两位老师经常拖课,下课要求看书不能出去玩,孩子经常一上午下午不能上厕所最近几天因为憋尿而出现尿路感染症状,孩子很痛苦。今天中午回家要求我给她换班级,我不知道该不该换,怎样做对孩子才好呢?李老师请帮帮我把!谢谢!
想帮助孩子的家长
这位家长:您好!
多从孩子素质提高的方面帮助孩子想想对策,这肯定对孩子会有好处的。是一味的找别人的错,尽管找得也不错,可能不仅对适应环境不利,对自身的成长也不利;如果能够多从自身找找问题,或者从自身想想办法,不仅问题容易解决,而且有利于自身的成长发展。人就是在解决困难中成长起来的,如果一个人的成长路上没有任何困难,这个人一定是不会有提高的。这就是孔子说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道理。
“反求诸己”,可以从态度、认识和方法来求。
首先,态度上,是积极的应对,找好处,而不是消极被动地体会坏处。
比如,如何看待到讲台前听课的问题,你应该引导孩子想,老师能让自己到讲台前坐着听,没有罚站,没有赶出教室,就说明老师还是希望自己学习好的,还可以听得更认真,看得更清楚,不要计较别人怎么说。
解决认识问题,就是换个角度看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
比如,老师罚写作业,这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多写几遍,不是可以找到规律吗?不是可以提高练习的速度吗?不是可以提高做题的正确率吗?
再比如,罚200分,有什么用?罚分,能不让你学习了,还是能不让你升学了?再说,罚分比体罚要好多了,最起码说明自己有分数可罚。如果就是很重视分数的话,就要求自己再多做一些可以挣分的事,把分赚回来,那不是更提高自己的能力了吗?
在改变态度和认识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找到方法。
比如,憋尿的问题,老师终不能一直不让孩子们都不上厕所吧?找到上厕所的空间就赶快去,或者干脆上课前少喝点水,留着渴回家多喝点也可以解决问题不是?并不一定半天不上厕所就一定会憋尿,就一定要得尿路感染,关键看我们怎么想办法,办法多了,能力也就高了。
如果我们整天怀着一种对抗情绪,即使再好的老师,我们也能找出他的问题来,时间长了,谁也受不了。你说不是吗?
人只有可能管得了自己,对别人都是无可奈何的,改变自己,比改变别人要容易得多,而且改变自己,就是自身成长的机会,就是自身成熟的过程。如果只是一味的换地方,那样下去恐怕将来就无立足之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