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学习心理在线 > 文章中心 > 教师心得 > 教学论坛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公告
    关于近期网站无法访问的解决方法  [admin  2009年12月22日]            首届儒家教育讲稿下载  [admin  2008年12月23日]            本站荣获青岛市优秀教育网站一等奖  [admin  2007年12月4日]            www.teacherli.cn和www.teacherli.com均可访问本网站  [admin  2007年7月6日]            欢迎您参加“会员章程”讨论!  [teacherli  2006年12月18日]            “李老师工作室”会员章程  [admin  2006年12月18日]            网友您好!请您参加本站调查。详见“站内调查”栏目。  [teacherli  2007年3月12日]            请各位网友注意:本站版面扩充,增加了部分专栏,欢迎大家到此发表文章。  [admin  2007年3月8日]        
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四)         ★★★
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四)
作者:teacherl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702 更新时间:2008/11/27 8:57:35

(二)理解学习任务

 

    “我为什么要学习?”这在我们成年人看来是一个很不值得回答的问题,但它却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积极性。一个初中生在数学课上直接向老师发问:“学三角函数有什么用处?”很多学生并不知道现在学校的学习对他们有什么意义,不知道课本上的知识对现实生活有什么用处,更不知道为什么要花那么大的气力来学习这些无用的东西。往往只认为这是家长或老师给布置的和强加的。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指导学生理解学习任务的意义。

    认知主义认为:人们的行为不是只对外部事件或对象做出反应,而是对这些事件的理解做出反应。人们有理解周围环境、自我决定并和周围世界达到平衡这样一种需要。人们是主动地、千方百计的探寻信息去解决与他个人有关的问题,为了专注自己选择的目标,甚至可以忍受饥饿和困难。

    但是,学校的学习与学生的需求关系甚远,学生很难自己认识到。

    如果学生真正理解了学习任务和自己的关系,并认识到学习任务对解决自己问题的重要性,学习动机就会加强。

    教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学习,先于教他读书求知。

教师要教给学生值得学得东西,首先要教给学生理解学习的性质和任务。理解学习性质与任务,包括“要他学什么,是知识还是技能?”“用什么方法学习?”,还有对学习任务本身(学习内容的结构、难度、重点、要点以及恰当的方法)的理解和对学习活动性质的理解。这样学生就会对自己的学习有了目标和方向,有了较为积极的心理准备。   

在认知结构的建构中,动机的作用是以选择、决策、计划、兴趣、目标以及对可能的成败的分析等为基础的。教师应该尽力而为鼓励学生参与有目的地发展他们的知识与能力的活动。努力创造条件和运用策略激发学生理解学习是有益的。认识学习的内在个人价值,明确学习对个人修养、充实自我和愉悦身心的作用和意义。只有学生自己认为学习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符合他们的成长的需求,有机会把学过的东西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去,用来解决目前的社会、生活问题。就会较容易地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要请学生参与到自己的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来,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内容。大量研究表明,在动机目标明确的情况下,给学生提供中等难度的、近期便可达到的目标,那么,学生的动机水平和完成目标任务的坚持性就会增强,这是因为具体的目标提供了判断行为的标准,中等难度的目标提供了一种挑战,经过一定努力后又可以实现,近期就能达到的目标不会被日常事物所干扰。

    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而不是被强加的事物。要使学生觉得他有能力学习,能够达到老师的期望的程度,学生自然会努力学习,自动维持较强的学习动机。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形成的动机及其学习目标与策略,既取决于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也取决于教师的讲授。如果学生受到了分数或外在的其他奖励的激发,他们就可能采取满足最小的要求的目标和策略。他们只是会做那些应付考试所必须做的事情,然后忘掉所学的大部分内容;如果学生发现学习活动本身就有内在的报偿,效果会更好。

    认知论者认为,学习动机是学习者个人对学习事物的一种看法,因看法而产生求知的需求。教师可以根据认知的失衡理论和同化理论,让学生了解:

    1.要学的是什么?是技能、还是知识?

    2.最好用什么方法去学习?(陈述性:记住,程序性:掌握,技能性:熟练)

    3.会怎样考试?(笔试、口试、操作)

教师的导课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目标的选择设定、学习方法以及策略的选择运用和学习成果的预测。教师要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兴趣点、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意义的事件联系起来,要站在学术的高度上来引导,并指出学习的意义和目标。

进行超越课本的教学。许多专家指出,在激发学生动机的事件中,教师的责任是教会学生体会言语本身之意、体会言外之意、体会言语没有表达之意。教师要减少学生的不确定性,就需要帮助学生使用背景知识,提出问题,对学生需要进行阅读和学习的内容进行预讲。教师必须激活与建立学生的背景知识,使学生意识到新教材、新知识是怎样适合他们已有的、已经建立起来的认知结构的。帮助学生通过建构框架、类推、图解和引导性想象等方法,把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理解、加工与分析新的信息。

    教师不应坚持认为,学习本身是乏味、讨厌的,累的、苦的,甚至认为学习的很多内容与学生的现在行和将来无关也无用。教师要树立一种观念:学习应该是有趣的,我们应该相信学生能够发现学术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但不是在娱乐活动层次上的那种乐趣。学生之所以存在学习动机的问题,是因为教师程度不同的把具有内在乐趣的学习活动变成了单调枯燥乏味的活动。

教师应该做到:

    1.使学生明白每节课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意义,以及内容在知识体系中所占的地位和实践中的具体意义;

    2.帮助学生建构新旧知识的框架结构。

    3.使学生明白这(门)节课的学习是实现自己未来人生价值的手段和条件。

    4.帮助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可行的学习计划。

    5.有条件保证学习计划实施的“格言”。

    让学生理解学习任务的主要做法还有:

    1.实施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己探究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老师不要包办代替。

    2.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从中提出问题,并去努力解决。

    3.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学生周边与其密切相关的实际,来解释知识。

    4.运用学习任务的疑点、难点来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5.让学生学会类推、图解、列表和引导性想象等学习方法。

 

思考问题:

 

    1.学生对学习任务和自己的前途的认识水平如何?如何让学生理解学习任务要点对自己的重要意义?

    2.如何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学科教学?

    3.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理解学习任务的难点、重点、要点对自己的重要意义?

 

文章录入:teacherli    责任编辑:teacherli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栏 目  导  航

           网站地图

    栏目名称

     目     录

    网站介绍

    创办者风采

    版主介绍

    专栏介绍

    学习情感  学习动机

    学习意义

    情绪调节

    学习归因

    学习方法

    阅读

    理解

    记忆

    分析

    计算

    运用 

    自我管理

    学习计划

    时间安排

    自我反馈

    监测调控 

    学生人际

    友伴关系

    师生关系

    亲子关系

    异性关系

    社会关系 

    教学论坛 教学论坛 

    复习应考

    复习策略

    应考心态

    应考技巧 

    家教探究  行为教育

    品德教育

    情感教育

    智力教育 

    国学经典

    《学记》探究

    《老子》说事

    《论语》为人

    专家讲座 

    西方精粹  流派观点介绍

    专家讲座摘要

    书信往来

    学生来信及回复

    家长来信及回复

    教师来信及回复

    书目介绍

    工作室新书介绍

    心理学书籍介绍   


    网站访问量统计


    自2007-12-12 17:00开始统计

     本站声明:
    本站的少部分资料,文章,教程来自网上收集,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整理,本站所有资料仅供参考,谢谢。管理员联系方法---邮箱:shandonglaixi@sina.com。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学习没精神怎么办?
    很想上大学的我该怎么办?
    如何找到自己的升学动力?
    这个学生该不该管
    我该如何帮助他?
    学生不努力,请您给支招
    学生不着急、不得法,老师怎
    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十六)
    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十五)
    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十四)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