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学习心理在线 > 文章中心 > 教师心得 > 教学论坛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公告
    关于近期网站无法访问的解决方法  [admin  2009年12月22日]            首届儒家教育讲稿下载  [admin  2008年12月23日]            本站荣获青岛市优秀教育网站一等奖  [admin  2007年12月4日]            www.teacherli.cn和www.teacherli.com均可访问本网站  [admin  2007年7月6日]            欢迎您参加“会员章程”讨论!  [teacherli  2006年12月18日]            “李老师工作室”会员章程  [admin  2006年12月18日]            网友您好!请您参加本站调查。详见“站内调查”栏目。  [teacherli  2007年3月12日]            请各位网友注意:本站版面扩充,增加了部分专栏,欢迎大家到此发表文章。  [admin  2007年3月8日]        
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五)         ★★★
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五)
作者:teacherl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758 更新时间:2008/11/27 8:58:41

 (三)唤醒学生学习的需要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认为,人生来就有成长和自我实现的倾向。学习、自然成长和其他外部因素则会加速这一进程。动机就是受环境支持或阻碍的某种特定的基本需要或倾向的展现。

    学习的动机的高低,关键就是学习的需求的高低问题。学校的学习,不同于社会的学习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间接性。学生往往看不到学习对他们有什么直接意义,学习的需要,是在他们进入社会以后,才会慢慢感觉到的,但为时已晚。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重要的是,唤醒学生的学习需要。

    马斯洛认为,所有的行为都应该是有意义的,都应该有其特殊的目标,这种目标来源于我们的需要。而这些需要会随着时间等因素而变化。需要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方向。

    马斯洛认为需要分为两类七种:一类是基本需要: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一类是成长的需要:分别是认识和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较低级的需要至少部分满足后才能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要求。基本需要都因生理上的缺失而产生,所以也称缺失需要。缺失需要一旦满足,需要程度就会降低;而成长需要的强度会因获得满足而增强,求知求美、自我实现,永无止境。

    学习动机是求知需要,它将产生于缺失需求的满足之上,并且在产生之后,将自动逐渐增强,而不会衰弱。只有个人在不以作为一个平庸者为满足而需求时,他才肯努力去追求超越。

    学校里的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归属、爱和自尊。学生在学校里不受关爱或认为自己无能或无用,就不可能有较强烈的动机去实现较高的目标。不明确自己是否受到关爱、或不清楚自己学习能力高低、或不明确自己在学校、班级、以及社会上有什么作用的学生,往往会做出较安全的选择,随大流,为测验而学习,而不是对学习本身感兴趣。

    教师首先要使学生有安全感,不会因自己的学习出差错而受到嘲笑和惩罚。

    教师要使学生感到自己得到理解和受到尊重,并且能够自尊、自重。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进行个性化指导病逝其和全班学习相适合。

    教师应指导儿童明确自己发展的方向,唤醒对知识的渴求和需要的愿望,让学生渴望学习,并能在学习中得到承认、满足需要。进一步认识到,学习是达到自我实现的重要条件。

    教师应该注意到,从完成学习任务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学生满足自己的目前需求目标,有助于为他们提前取得一张进入“社会发展”的“门票”,有助于获得职业生活的成功,并为将来的生活,甚至于为他们的后代做好准备。

    教师可以举例,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名人轶事。

    唤醒学生学习需要,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

    1.设置良好的学习环镜,使学生充分满足基本需要后产生学习需求。

    2.培养学生广泛的认识兴趣,让学生产生从事学习活动或探索知识过程中的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进一步产生学习需要。

    3.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某一学科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意义,引起他们进一步探讨的认知需要。

    4.让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教学活动,通过备课,讲课、设计测验等,扮演教学活动中的各种角色。促进学生对学习意义的认识,增强学习动机。

    5.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将学生对其他活动的积极性迁移到学习之中。一是组织有关学生特别感兴趣的活动,二是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三是利用适当的奖励机制。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五大矛盾也是促使其心理发展的动力,教师可以利用它们来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中学生的五大矛盾如下:

    1.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产生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2.性意识成熟,产生追求探索与自我封闭的矛盾;

    3.身体发育速度加快,产生活动能力与认识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矛盾;

    4.社会交往不断增加,产生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和经济地位未独立的矛盾;

    5.面临进入社会,产生对未来向往和现实状况的矛盾。

    教师要清楚地意识到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及具体表现,可根据学生的这些矛盾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解决这些矛盾的最有力途径和方法。

 

关于五种特征类型的学生学习需要的分析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德和泡尔(Good and  Power)研究认为,学生共有五种特征类型,在学习的需求上也有不同的要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的个性特征,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他们认为学生可以分为成功型学生、社交型学生、依赖性型学生、疏远型学生和虚幻型(无关型)学生(见表2)。

 

 

2。五种个性学生的学习需求特点

 

     

             

教学过程

具体需要

成功型

社交型

无关型

依赖性

疏远型

1.教师提供的信息需要

对内容的解释

很高

很高

对过程的指示

-

-

社交情感幽默

很低

-

2.作业类型的需要

阅读技巧要求

任务难度

很高

-

-

抽象程度

认知程度

-

-

作业的明确要求

响应回答的机会

无所谓

选择的机会

中(看重丰富性)

中(看重合作机会)

中(看重相关性)

作业的趣味性

 无所谓

 

 

 

 

作业的长度

 

 

 

 

 

3.作业方式的需要

书面的

口头的

身体反应的

4.个体群体需要

个体的

 

 

 

 

 

群体的

 

 

 

 

-

5.竞争性的需要

6.教师反馈的需要

个别表扬

个别批评

很低

表扬做的作业

-

批评做的作业

-

 

    成功型学生。他们学习有目标,配合教学,学习成功。他们积极地参与课堂,认真听讲,高质量的完成作业。极少时间不守纪律。这类学生喜欢上学,受老师和同学的欢迎。

    社交型学生。他们有能力学习成功,但更喜欢社会活动,如交友等。这类学生有许多朋友,深受同学的喜欢。但往往制造麻烦,因此老师不太喜欢。

    依赖性学生。他们经常依赖老师的支持、鼓励和额外的帮助而进步。教师一般很关心他们的学习进展,并尽力帮助他们。这类学生社交能力不太强,不太受学生的喜欢。

    疏远型学生。他们不愿意学习,很可能中途退学。极端的疏远型学生反感学校及学校的一切事物。有的公开挑衅、打架等制造麻烦。有的坐在教室的边缘,拒绝参与课堂学习,对前者,教师公开表示不喜欢,对后者漠不关心。

    无关型学生。他们几乎要从教师和同学的眼中消失,极少被注意。其中有的害羞、有的紧张、有的文静、成绩平平。他们认真完成作业,但很少参与课堂、小组活动,也很少扰乱纪律,他们在教师的脑海中印象最浅。

 

思考问题:

 

    1.如何认识(从哪些方面、怎样、为什么)学生对学习的需要?

    2.学生最容易产生学习需要的切入口是什么?

    3.教师应如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文章录入:teacherli    责任编辑:teacherli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栏 目  导  航

           网站地图

    栏目名称

     目     录

    网站介绍

    创办者风采

    版主介绍

    专栏介绍

    学习情感  学习动机

    学习意义

    情绪调节

    学习归因

    学习方法

    阅读

    理解

    记忆

    分析

    计算

    运用 

    自我管理

    学习计划

    时间安排

    自我反馈

    监测调控 

    学生人际

    友伴关系

    师生关系

    亲子关系

    异性关系

    社会关系 

    教学论坛 教学论坛 

    复习应考

    复习策略

    应考心态

    应考技巧 

    家教探究  行为教育

    品德教育

    情感教育

    智力教育 

    国学经典

    《学记》探究

    《老子》说事

    《论语》为人

    专家讲座 

    西方精粹  流派观点介绍

    专家讲座摘要

    书信往来

    学生来信及回复

    家长来信及回复

    教师来信及回复

    书目介绍

    工作室新书介绍

    心理学书籍介绍   


    网站访问量统计


    自2007-12-12 17:00开始统计

     本站声明:
    本站的少部分资料,文章,教程来自网上收集,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整理,本站所有资料仅供参考,谢谢。管理员联系方法---邮箱:shandonglaixi@sina.com。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学习没精神怎么办?
    很想上大学的我该怎么办?
    如何找到自己的升学动力?
    这个学生该不该管
    我该如何帮助他?
    学生不努力,请您给支招
    学生不着急、不得法,老师怎
    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十六)
    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十五)
    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十四)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