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李老师:
您好!
我的孩子今年正上初四,面临着中考的严峻考验。但是孩子似乎总是打不起学习精神,成绩居低不前,在班上都排到40名了。
本来在初一的时候,孩子还是20名左右,而且感觉孩子智力还是不错的,也经常批评与鼓励相结合,本来预想中孩子会越大越懂事,越能克服自己马虎等坏习惯,没想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几乎每况愈下了,请问李老师,再初四这样紧迫的学习关头,对这样的孩子怎样帮扶最好呢?
飘逸
飘逸:您好!
孩子的学习精神是否能够树立起来,这不是孩子自身的问题,而是我们家长和老师错误的教育观念影响所致。也就是说,我们在一边用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学习要求将孩子打倒在地,另一边却想让孩子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想一想,这可能吗?这是一个观念的引导问题,不是如何帮扶的问题。
学习就像吃饭,我们都想让孩子多吃些饭,尽快长大,但如果仅仅把吃饭的量作为孩子的吃饭的目标和追求,可能孩子也会吃得不耐烦了。尤其是在规定了要吃到第几名的标准之下,孩子吃饭的劲头可能一点也就没有了。本来孩子是很需要吃饭的,也很想吃饭的,可能会因为家长的误导而是孩子要饭了吃饭。
如果就把中考当作对孩子的严峻考验,那么,尤其是对成绩居低不前的孩子来说,就很打起难学习的精神,那是一种习得无助的心理状态。我们都应该知道,任何人在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都是很难打起精神来的。据观察,没有一个家长在引导孩子吃饭时,会给孩子规定一个名次,或者规定一年要吃几袋大米和几十斤猪肉。如果让一个本来肠胃就不太好的孩子一下子要吃掉那一大缸的粮食和一头猪,可能孩子也会打不起精神来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不是个傻子吗?
把中考、高考当成孩子要追求的学习目标,这是我们现在教育最大的一个误区。也正是这个误区导致了孩子的厌学情绪,尤其是在不断地排名次,并且根据现在的名次来预测是否能够考试成功,就直接将孩子的学习信心完全打掉。这一误区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应试教育,因为应试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一个好像与平时学习根本无关,只看考试结果的功利环境,完全放弃了学习的真正意义。就像把吃饭看成是一场比赛,而忽视了吃饭对孩子自身的益处和需要,这是吃饭的误区。
学习的真正意义,就在于能够把原来不会的东西弄会,原来不知道的东西知道,原来不能做好的事情做好。只要原来不会的会了,原来不知道的知道了,原来不能做的能够做好了,这就达到了学习的目标,这是学习的真正意义。这样的学习意义,是孩子天天看得到,天天能够做得到的。就像吃饭一样,吃饭就是为了增加孩子长身体需要的营养,补充孩子运动消耗的能量,增强孩子的骨骼和肌肉,这就是吃饭的意义。我们家长不就是通过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成长而鼓励孩子多吃饭吗?如果我们家长或者老师给与适当的引导和启发,学习的意义,孩子天天都会体会得到的。当孩子能够体会到自己也能学会原来不会的,知道原来不知道的,做好原来不会做的,那么,孩子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高涨,学习的信心越来越坚定。
我们家长或者老师所体会到的学习意义,无非就是将来的升学、就业、生活。这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没有错,但这离孩子的学习生活现实太远,就像只给孩子看一个巨人,要求孩子使劲儿地吃饭,长成这样一个巨人。弱小的孩子们想都不敢想,即使孩子刻苦努力100天,也是水中月、画中饼,毫无现实意义。中考、高考的成绩或者名次,那时平时一天天实现的学习目标积累起来的,不是孩子的主观意识可以控制得了的。学习优秀的学生,可能也看不到学习的真正意义,但是他们却能够体会到学习中带来的成功地感觉,能够体会到每天吃饭所带给的力量,并依此在激励着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着。
中考、高考,只不过是孩子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监测环节,看看孩子的学习是否够得上下一个层次的继续学习,是整个学习环节中的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而不是根据现有或者过去的名次来决定的。
根据以上的分析,激励孩子,打起学习精神,最好的方法是:
1、要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对他自身的意义。
会劝孩子使劲儿吃饭的家长,往往都会把眼前要吃的东西,解释成为能够长孩子的哪一部分,对身体的哪里有好处,孩子就会积极地跟着吃。
学习对孩子的真正意义,不是将来的中考,也不是更远未来的高考,更不是将来的就业和生活,而就是今天实实在在将原来不会的东西变成会了,将现在不能做到的事情变得能够做到,更具体地说,就是能把不理解的东西理解了,能把背不过的东西背过了,能把解不开的难题解开了,借助于现在学习的内容和要求,真正提高了自己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就是孩子学习的意义。这种意义对于将来的升学、就业和生活都有意义,对眼前的学习成绩的提高更具有现实的意义。理解了学习真正意义,学习的动力才会永不低落。
2、让孩子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当我们家长很明显看出孩子的骨骼发育不足时,一般会买一些大骨给孩子炖汤喝。这是什么,这就叫做对症下药。我们并且会让孩子明白,喝了这大骨汤,会长高个的。孩子也会很感兴趣地、很愿意地喝下这碗大骨汤,因为他也期望自己要尽快长高。
孩子的学习努力方向,并不是一定要考上什么好的高中,而是要解决目前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不会写作,背不过英语单词,不会证明几何题,等等。我们可以从他的测验中找问题,从听课、作业中找问题,只要现在不会,而且应该会的内容,都可以作为自己学习的目标,借助于初四最后复习期间的学习,一个个地解决掉,也就意味着在一步步地向着高的方向前进着。这些目标是孩子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且稍稍努力就能够实现的。业主有这样的目标,才能真正激起孩子学习的精神。
3、让孩子每天检点自己的收获与成功。
会鼓励孩子使劲儿吃饭、努力长个的家长,往往都会经常给孩子量身高,称体重,为的就是让孩子明白自己又长了多高,又长了多重,为的就是让孩子有一个自己在不断地成长的意识和追求。
收获与成功,是自我激励最好的动力。只有看到自己原来的成功,才会有争取更大的成功地希望,也才会有足够的学习信心。如果你能够引导孩子每天晚上回顾一下,今天又学会了什么,又掌握了什么原来没有掌握的知识,哪怕是一点点,这些都是明天继续努力的基础。
这就是真正地学习,你说不是吗?会教孩子吃饭,大概就应该会激发孩子学习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