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让学生服在心里
说到“服”,我们的脑海里马上会浮现“心悦诚服”“心服口服”,从心底里佩服这是让他人“服”的高境界。老师对学生的教导,追求的就是让学生“心悦诚服”的境界吧。
那么怎样让学生服呢?
我觉得需要智慧,需要智慧凝结成的气度。
一 智慧启发后进学生找到信心和方法
面对考试成绩总会发现有的学生成绩不理想。那么班主任老师可能就要开始说服教育了,说的目的是让学生提高成绩,“服”的结果是让学生感觉到信心和寻到提高成绩的方法。怎样说,才能让学生“服”呢?
期中考试过后,一天下午课外阅读的时间,我来到了班级,我说:“同学们,今天张老师给大家带来前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接着我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写下来。看着黑板上的板书,我又说:“我建议同学们把这句话写在语文书的扉页上。”然后学生开始课外阅读了。
第二天早晨到了班级,我坐在最后面的课桌旁,从21名学生开始,逐个叫他们到我跟前。我问:“昨天老师跟大家交流的那句名言记住了吗?”如果学生回答没有或背诵有错误,我就接着问他:“做笔记了吗?” 学生回答“做了。”我就说:“回去阅读一下,看看到底怎么说的?”学生回答“没有”,我则说:“回去请教同学去吧。”当他们经过阅读或请教背诵正确,我的第三个问题就提出来了:“找到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了吗?”学生大多回答:“没有好好阅读课本。”我的第四个问题也随着产生:“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了吗?”“回去好好地阅读课本。”“什么时间读呢?。”此时我的建议明确地送给学生:“课外预习读,课前准备读,课堂学习读,课后巩固读,读的结果是背过。能做到吗?”
我的连续四问,加上一个建议,学生明确了今后的做法。这简单的五句话让学生寻到了提高的方法。学生脸上诚恳的神色,说明他们是“服”的。
一个星期后,班会课上,我让全班学生默写这句名言。批改的结果是23为学生一字不错。其中后33名15个全对的,前20名学生仅有8个全对的。15和8这两个数字的对比,能说明什么问题呢?我让学生再次明确“每位学生都可以成为前20名,都可以成为最棒的。唯一途径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于是学生麻云婷给我的信中说:“老师,我不得不佩服您,您那教学方法,不但让我们开拓了思路,还让我们懂得了道理。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名言,已经让我们烙在心里,时时刻刻记在心里。”
教育的延续,让后进学生产生信心:只要阅读,我也可以百分之百地正确。让优秀的学生警醒:不阅读,我就做不到百分之百地正确。
二 智慧引导优秀学生成为班级的领头雁
面对期中考试的成绩,后进学生在教师的启发鼓励下坚定了信心并寻到了学习的方法。优秀学生呢?要鞭策他们成为班级的领头雁。那么他们肯吗?
我组织了前20名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一起探讨期中考试。
围绕着我提出的问题:“阅读期中考试的试卷,大家发现自己每一科还存在哪些问题?”然后每三位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组成小组进行讨论。第一阶段讨论问题,第二阶段讨论解决的办法。讨论完毕,每组的发言员交流,并请同学写在黑板上。
讨论很有成效,比如英语,学生找出的问题是:听短文后判断、语音以及完形填空。讨论的解决办法是:一每天听、读、背、默写课文;二掌握语法;三用英语交谈;四多问。
在讨论总结的基础上,我无须多讲,只把学生讲的学习策略稍加系统提升。我给学生讲了认知策略——使学生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比如复述策略,有意识记,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多种感官参与,反复阅读与尝试背诵,过度学习。
讲了复述策略——使学生学会保持新知识:及时复习,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结合,复习形式多样化,画线。
讲了精细加工策略——使新学习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如谐音联想,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概括形成图表)等。
讲了组织策略——是学生能整合所学新知识,找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比如列提纲,画知识树。
最后,给学生留下了任务,每天试着用一个方法,并记录下收获。
家长会结束,有家长紧握我的手说:“真的谢谢你,张老师。”一周以后,学生交流一周学习方法。学生做了,说明他们“服”了。
三 智慧让学生化难为易
教书,教什么。教学生如何学会难点。第二册历史讲到明清文化,评价《红楼梦》有这样一点:《红楼梦》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对于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理解就是难点。
备课时,我重温《红楼梦》,找到黛玉进贾府,太太小姐们与黛玉见礼各个皆是敛声屏气,唯有王熙凤出场时,却有些放诞无礼:只听后院中有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不见其人先闻其声以及对比的手法,很好地突出了王熙凤的“凤辣子”泼辣的人格特点。这样一点播,学生对“艺术性”就能理解了。
课堂上学生入神地听讲,就是服,服在老师能化难为易。
四 智慧让顽劣学生改进
让学生服,可能还需要一种智慧幻化下的气度,面对学生脸上的不同表情,面对成绩不一的个体,面对教室里的不同状况,需要一种气度,一种“泰山崩于前而不惊”的气度。这种气度写在脸上,是应该愤怒时的平静。
一日,政治老师找到我:“今天课堂上有三名学生表现不好。”到班级,找到三名学生:“到我办公室来。”我知道我脸上写的是平静。
到了办公室:“今天政治课上学习了两个问题,你们挨个说说是两个什么问题?”
没有一个说完整的。
“回去,查课本,问同学。”
噔噔,跑回去了。
噔噔,又跑回来了。
说出了问题。
“你们挨个说说,每个问题包括几个方面?”
又说不上来。
“看看每一个方面的关键词是什么?五分钟,背过。”
有两个背过了,有一个还是没有背过,声音有的都发颤了。
在家校联系手册上修书一封,如实汇报今天的事实,没有任何的评论。
晚上,家长打电话了:“老师,他背过了。”
平静,是一种气度,这种气度本身透着威严,因为它承载着对学生无声的评价。没有对学生有声的批评和指责,自然他们内心没有防御,那么有的应该是威严下的自责。对家长没有贬斥学生,那么家长自然没有对老师的驳斥,他会自己内心不安,会自己采取行动。
气度写在脸上,还是是微笑和鼓励。所以平日沉默寡言的女孩淑惠在给我的信中说:“您的每一个微笑都是那么的灿烂,每当您对我微微一笑时,我总是很快乐。我觉得您与我仿佛是朋友,没有距离,非常的亲近。您的表扬使我又信心十足。您就是这么的慈祥。因此我才这么喜爱您。”
让学生“服”,服的是智慧的启发,因为教师的智慧让他们找到了自信;智慧像大地,给小苗传递了力量;
让学生“服”,服的是智慧的引导,因为教师的智慧让他们找到了学习的方法;智慧像夜空中的北斗七星,指明了方向;
让学生“服”,服的是智慧凝结成的平静,因为平静下的威严让他们自己心痛;这种平静像无形的利剪,修剪着学生横斜的枝丫;
让学生“服”,服的是智慧生发出的微笑和鼓励,这让学生找到了朋友般的温情。温情像阳光,温暖着学生的心房。。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思想能让人从天堂走向地狱,也能让人从地狱走向天堂。智慧能让学生“服”,让学生“从地狱走向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