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 你好 你还记得我吗?那个追梦,很没有自信的女孩。老师 我现在又晕了。老师,我这学期的月考有考了年段第一,这是我上初中第四次考的这样,因为我这次考试没有很紧张,但我觉得失去了紧张,好像飘飘然。我以前都很紧张,可是我考完以后,我好想没有目标去学习,失去斗志。我现在回家写完作业就睡着了,我原本的复习计划也打乱了,我居然不紧张,我以前很爱问问题,可是现在却很懒,有事都不想问,虽然我的学校不是很好,我觉得我骄傲了。老师,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我觉得自己为什么不能像别人对这些看淡一些。
还有老师,我很多事我不知道怎么去解决,父母的观念和我有不同,他们也很忙,我就只能学电视上的人,我的思想一直被拉扯这。这个电视人物告诉我这样做,那个告诉我那样做。我没有主见,我的脑袋变成了跑马场。我有要怎么办?
Destiny
Destiny:您好!
首先要你弄清楚“紧张”与“焦虑”的区别,更要弄清考试成绩“第一”代表什么意义。这些弄清楚了,你的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
紧张,是一种心理感受,是对所面临的事情很重视,很专注,需要全力以赴地来对待。紧张,对学习来说是很必要的,它可以让我们集中精力和能力去着力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尤其在听课、考试当中,可以让我们心无旁骛的理解和解答问题。如果你认识到了学习以及成绩对你的重要性,那么,学习的过程中,或者考试中,你都会有紧张的感觉。当然,过度紧张,可能会导致注意力狭窄,或者引起倒弄空白,反而把事情搞砸。过度紧张原因就是因为把事情或问题看得过重。
不够紧张,往往有两种情况引起的:一是对所面临的事情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可有可无,或者不以为然,比如散步,就不会像赶路那样的紧张;二是对所面临的事情尽管也知道很重要,但无能力为力,努力做也难以成功,还可能会丢自己的面子,所以也会出现放松的表现,不过这种“不紧张”,并不是真的放松,是一种假象,心里会很矛盾。
焦虑,与紧张不同,是一种无所作为的担心着急的心理状态,关键是没有快速、集中精力的行为。当然,焦虑是一种负面的消极的心理状态,而紧张却是要做好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的积极的必要的心理状态。
你期望自己能够一直紧张地对待学习,这很好,学习,对我们青少年来说,就是提供成长的养料和阳光,我们只有紧张起来,才能更多地吸收营养和阳光,促使自己更加充分消化和吸收。你现在紧张不起来的原因,可能是出在对待学习和考试成绩的意义的认识上。
你想一想,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还是为了让自己会得更多?也就是说,在学校读书时异常同学之间的竞争,还是个人自己的不断积累和进步?我们不少同学由于受家长和老师表扬以及批评的误导,错把学习当成了同学之间进行比较“谁更好一些”的竞赛活动,把考试的成绩看成了自己比别人是否更好一些或者更坏一些的“晴雨表”。说白了,就把学习当成了一场同学之间“战争”。如果真是“战争”的话,战胜了一方,当然就可以在胜利之后成为“王”者,就可以松一口气,就可以“享福”了。
你可能会知道,每一次考试,最多也就是前一阶段学习成绩的表示,还不一定真能说明你以前一直比别人好,更不能说明你以后还会比别人好,只是这一次的考试卷子,比别人做得好一些,或者说,只能说明这前一阶段的学习内容你掌握的比别人要好一点而已。以后怎么样,要看以后的学习。以后的学习如果放松了,就一定不会比别人学的成绩高,因为,以后的考试可能只考以后老师讲的内容,与前面你的成绩没有什么关系了。打个比方说,学习就像逆水行舟,需要我们一直不停地划桨、拉纤,稍有停顿,舟船就会顺流而退,并不能因为你前面用了力,就会一直在别人的前面;如果你在半路上抛了锚,停止下来,也只能看着人家奋勇直前,那舟船绝对不会因为你前面用过力而自动前行的。学习也是这样,因为,学习的内容对我们每一个学生来说,每天都是新的,就像江中的水流,你划的每一桨,都不是原来的那段水流了。
同学,想想这些,想想你到底为了什么去学校学习读书的,是为了和别人比较,还是了积累知识和充实自己?考试是为了证明自己比别人强,还是为了检查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想明白了,你的学习紧张度,自然就会好了。
有没有主见的问题,很正常,你现在还是青少年,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主见。原因就是你现在正处在形成观念和思想的过程中,所以对每一种说法,都会有所附和和认可。这需要你多听、多看,更重要的是要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并加以认真思考,会慢慢形成自己的主见的。其实,上学读书,学习前人的思想和哲理,就是最好最快捷的形成正确主见的途径和方法了。这也是学习的真正意义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