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意念症状如何缓解?
李老师: 您好,我仔细分析了一下自己的问题,发现问题的出现是长期性格方面的一些偏离造成的,我一直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比如解决问题,处理事情,和别人交往,我都会不惜大量时间精力来思考,并且通常结局会如我料想的差不多,近乎完美.可能最近一些不易察觉的环境微妙变化,激发了我善思的习惯,又转为了敏感,钻牛角尖.不是忙起来就能忽视不该多心的事,而是我的多心阻碍了专心学习的心绪,我控制不了,我查了一下书,有些像强迫意念症,而且,我有时并不是在什么时候都多心想,而是在发生过程中就开始了不能畅快的感觉,或者说是潜意识里就在不断提醒,这多让人苦恼,我的这些情况是近期才出现的,我想要及时改正.而且我希望您能给些宏观一点的,对绝大多数人都有用的开阔心胸,不拘小节的方法.像是平时多做什么运动,遇到问题该怎么想,或者苦闷时可以多吃些什么用来缓解宽放心绪等等,等待您的解答.
女孩
女孩:您好!
我还是不想肯定地说你就是什么强迫意念症,如果真的就是的话,你最好直接到心理门诊进行诊断和治疗,或者参加一些有关的团体心理训练。如果确实需要服药或者治疗,也需要你到心理门诊直接面询,无论采取支持性心理治疗或是行为心理治疗,都必须是在心理医生面对面的具体指导下进行,不可能在这里通过网络交谈来解决问题:一是不能确定,恐怕误诊或者有些不确切的解释和结论;二是必要时需要药物治疗,其用量及方法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这就和医院门诊的“遵医嘱”一样。不过,这里也要提醒你,即使就是强迫症,不论有多长时间,一般不会演变成其他的精神疾病,而且也完全有可能自行缓解,或者彻底治愈的,不必过于担心。
再者,一定不要期望多吃什么东西会有好处。有病就是有病,不是用治疗“饥饿病”和“营养症”的食物疗法就能解决的。心胸的开阔,不拘小节,这些都是人的观念所致,并不是吃了什么两样的东西,或者用了什么两样的方法就可以纠正的,即使有一些做法,也是要通过改变观念来解决问题的。就像平时人们很欣赏的“忍”字,其实“忍”是永远解决不了问题,积压多了,终究是要爆发的。只有理解了,不需要“忍”,才能够做到“心胸开阔”,“包容天下”。之所以“宰相肚里能撑船”,也不是因为宰相能“忍”,而是“宰相”的观念和一般人不一样,才能容得下世界万物。
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当然都是有好处的,无论什么运动,必须能够把你累得精疲力竭,累得你顾不得苦恼和郁闷了,也就是所谓的“四肢发达”了,“头脑也就简单了。”因为,人首先要应付的还是躯体上的危机,当躯体上没有危机的时候才会想其它的问题。体育运动,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讲,就是在不断地制造躯体上的危机,并让你在解决危机的过程中逐步地健康成长。
所以,我这里还是想结合现实的学习生活和你一起分析问题的原因。
首先说,追求完美,与敏感和钻牛角尖,其实都是一回事,这里面既有性格方面的原因,更有观念和态度方面的问题。其实,就是“追求完美”的观念和态度,在支持着你“敏感”和“钻牛角尖”的性格。随着你的现实与你的需要的矛盾的冲突越来越大的时候,这种“敏感”和“钻牛角尖”的性格就会凸现出来。
比如,你在解决问题、处理事情和与别人交往等方面,为什么会不惜大量的时间精力来思考?原因就是因为你从小就很重视这一点,就想把这些事情处理得完美无缺,就希望自己做得人见人爱,所以就必须去把各方面的事情都想到,想透,想细,不能出现一点纰漏,这时,敏感就是很必要的,粗心大意是不行的;同时“牛角尖”也是必须钻的,不钻,就不可能把问题考虑深。反过来说,如果你没有追求完美的观念,做事情得过且过,那么,这样的强迫意念想有都不会有的。
我们的观念大都是从小在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之下,在自己的人生经历当中,结合着自己遇到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逐步形成的。任何一种观念,只要一旦在你大脑中形成,就会形成一种潜意识,就是说,这种观念就会在你不知不觉当中左右着的你的思考和行为,而且很难让你发现,更难让人承认自己的观念有错误的。因为,我们要判断一个事情、一个思想的正确与否,都是依照着自己的既有的观念进行的,当事情与你的观念相符合,你就会赞成;与你的观念不相符,你就会反对,或者讨厌,或者排斥,而不需要思考自己的观念是否有问题。
可以说,改变观念是很难的,但是,真正要解决“强迫思维”的话,还必须改变原有的观念,用一种不同的观念或者相反的观念去替代,别无他法。
人总是要有一番作为的,尤其是年轻人,尽管不可能把自己遇到的任何事情都做得很好,但却必须做好某一方面的事情。作为一个学生,学习,可能就是一样必须做好,而且可以做得无极限的完美的事情。“花了精力和时间,有些问题就会处理得好一些”,这很正常,这并不等于就是“钻牛角尖”了,只不过应该去钻哪些“牛角尖”,这是我们应该好好想一想的事情。专心学习,其实也就是在钻牛角尖,只不过是在钻学业问题上的“牛角尖”。学习以及考试,实际上也就是在不断地追求完美。做作业争取不出错题,不就是在追求完美吗?争取考满分,不就是在追求完美吗?认真审题,不就是需要对题目所提供的信息需要极其敏感吗?一题多解,多提一解,反复练习,深挖细抠,需要的不就是“钻牛角尖”的精神吗?这都是没有错的,完全应该的,如果你真是具备了追求完美的性格,只要是用在学习上,那就一定没有问题。
我们的思维,就像一根钢钉,在朝着“学习”这面水泥墙上钉的时候,有时候或者因为墙体太硬,或者因为钢钉软了一些,钢钉就会打弯,它不时朝着我们的目标前进,而是转到一边去了。我们不少的同学,在学习上大都是因为学习这个“墙体”太硬,或者自己的“钉子”太软,而碰了“钉子”,这样就很难找到感觉,甚至会埋怨到别的事情上去,就相当于钉子歪了,斜了。这个时候,我们或者要换一个更硬的钉子,或者要找一软一点的地方,重新钉。
“善思”,在学习上, 应该是一个优势,但也可能会遇到“硬墙”,或者说明我们的学习能力低了,或者说明学习的问题对我们太难了,应该采取的对策,或者是改变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或者是降低学习要求,改做容易一点的题目,问题也就解决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势必就要去钻别的“牛角尖”了。所以说,这不是因为“善思”阻碍了学习,是学习的困难阻挡了“善思”的方向,转变了“善思”的方向。
实际上,我在这里和你谈问题,已经就是和你一起在“钻牛角尖”了,但是,并不可怕,只要“钻”的方向是对的,就是好事,你说对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