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学习心理在线 > 文章中心 > 教师心得 > 教学论坛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公告
    关于近期网站无法访问的解决方法  [admin  2009年12月22日]            首届儒家教育讲稿下载  [admin  2008年12月23日]            本站荣获青岛市优秀教育网站一等奖  [admin  2007年12月4日]            www.teacherli.cn和www.teacherli.com均可访问本网站  [admin  2007年7月6日]            欢迎您参加“会员章程”讨论!  [teacherli  2006年12月18日]            “李老师工作室”会员章程  [admin  2006年12月18日]            网友您好!请您参加本站调查。详见“站内调查”栏目。  [teacherli  2007年3月12日]            请各位网友注意:本站版面扩充,增加了部分专栏,欢迎大家到此发表文章。  [admin  2007年3月8日]        
偏执型的孩子怎么教育?         ★★★
偏执型的孩子怎么教育?
作者:teacherl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513 更新时间:2008/7/9 8:40:30

 

老师:
  我是初二的一位班主任,在我的班上有这样一位学生,他的父母关系不和,从小可以说在父母的打架声中长大,他的母亲是我学校的一位很要强的老师,工作能力很要强,因此也特别要求孩子学习上要出类拔萃。但孩子从小性格偏执,其母亲对他学习上的过错要求很严,但对孩子为人处事上的缺点却不在乎。如:他在小学几乎和所有的任课老师都冲突过,当众辱骂教师,甚至动手殴打。每次发生问题,都是他母亲出面摆平,孩子从未当众给老师承认错误。
   初一时,他虽然和许多老师都有冲突,作为班主任我一直采取疏导的方法,在班上的表现基本稳定,但进入初二,他的父母闹离婚,他又喜欢上了班上一女生,遭到女生拒绝。他在课堂的情绪经常失控,变的特别逆反,对很多人充满了仇恨,对我也很逆反,甚至当众打骂其父母、老师。其母亲在我的劝导下,找了心理医生,但也没起到什么效果。这次期末考试他考点不好,他又迁怒于座位不好,又对班主任的我有仇了。

老师,你能帮助我们吗?酷爱心理学的我查了许多资料,我认为他属于偏执型,有攻击性心理障碍。希望老师,在百忙中能帮帮我!!!!!

                                 瑞雪

瑞雪老师:您好!

仅仅讲偏执,这是一种极端固执、刚愎的人格表现。具有偏执人格特点的人一般有过强的自信,有一丁点儿成绩就狂妄自大,自认为有非凡的能力;这种人只信任自己,不相信别人,听不得别人的不同意见,因而喜欢随便怀疑,争辩,争吵不休,直到把人家批得“体无完肤”;如果别人胜过他,就容易嫉妒不已,忌恨别人,处处攻击,始终摆出一幅目中无人的模样;这种人如果受到挫折,不仅不会悬崖勒马,而是自以为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简单说,偏执人格,就是经常显得傲慢、固执、任性、刚愎自用。

偏执的人格表现,如果不及时控制和校正,就极有可能演变为偏执型人格障碍,这是所有心理问题中离心理疾病最近的一种心理问题。你说的这位学生的表现的确具有这方面的倾向,的确应该引起特别注意。

偏执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具有病理性固执信念,易走极端的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过敏多疑,固执己见,极易记恨。

在过敏多疑方面,一般尽量避免涉足于团体机会,恐惧遭受耻辱和羞惭,往往把别人无意的甚至可能是友好的行为表现误解为敌意,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才以别人对自己进行伤害,成天提防他人的“暗算”和“欺骗”,难以与人相处,遇到挫折和失败常常归咎于别人,认为是别人在千方百计的阻扰其成功。就像这位学生,“期末考试他考点不好”,他不是找自己的原因,而是“迁怒于座位不好”,甚至埋怨班主任老师。

在固执己见方面,表现为极端自信、自负,总认为自己有非凡的能力,理应取得重大的成就,遇事喜好争辩,以为只有自己才是最正确的,听不得别人的意见,不相信反面证据,难以事实和说理来改变其认识和想法,如果一旦妨碍了其个人的追求的利益和权利,就会经年累月的纠缠不休。这位学生“和所有的任课老师都冲突过,当众辱骂教师,甚至动手殴打”,可能就是因为他不认为自己有错误,所以他才会“从未当众给老师承认错误”。

在记恨方面,对别人的拒绝、轻视、侮辱和伤害不能宽容,久久耿耿于怀,如有机会就会伺机报复,主要通过贬低别人、记恨别人、攻击别人,给人一种浑身是刺不可热的感觉。就像你说的这位学生,“他又喜欢上了班上一女生,遭到女生拒绝,他在课堂的情绪也经常失控,变的特别逆反,对很多人充满了仇恨”,“期末考试他考点不好,他又迁怒于座位不好,又对班主任有仇了。”

偏执型的人格障碍,其关键点:极易走极端,只要别人附和自己,奉承自己,就会认为这是好人,有人得罪了自己,就会认为这人坏得不得了;有过分的自我援引倾向的超价观念。对自我能力有一种超乎寻常的评价,拼命地维护自己观念、利益和权利,时时处处提防别人的侵害。

老师,你发现的问题很有代表性,并且你也探讨了问题形成的原因,“孩子从小性格偏执,其母亲对他学习上的过错要求很严,但对孩子为人处事上的缺点却不在乎。”这样的家长现在很多,他们以为只要孩子学习好,成绩高,什么问题都就解决了,这是本身就是一种偏见,就是对现在社会的需求和人才的评价的一种误解,再加上“他的父母关系不和,从小可以说在父母的打架声中长大”,这种教育最容易使孩子形成偏执型的人格特点。

从这一点上来看,这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原因就在于他的人格障碍,是长期教育形成的观念、态度和习惯使之所然,是属于理念性的,就是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有错误,而这种错误不是对一时一事的看法的错误,而是一种核心性的观念错误,是从小的家庭教育给他形成了这种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理念与方式。

既然问题产生于人际互动过程之中,既然已经是习惯和观念性的问题,纠正也需要在一定的群体良性互动中,经过长期的教育和校正,不仅单单靠班主任的单独谈话和劝说无效,就是任何一个心理医疗机构,或者一个心理医生都不可能长时间的纠正这种观念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学生的这种观念和方式不改变,问题就永远不能得到改变。

偏执的矫正一是需要对自己有个正确的客观的评价,不能把自己看得至善至美,恃才傲物,目中无人,融于同龄群体,摆正自己的位置,防止自己的偏激行为;二是要善于约束自己的行为,通过自我克制避免不必要的争论、怀疑和嫉妒;三是谦虚谨慎,虚怀若谷,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做到自信不轻人,自尊不狂妄,坚韧不固执。

以上这三点,也是我们教育和引导学生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如果学生能够自觉地接受和改正,问题就容易解决,而你所谈到的学生,目前他自己不可能意识到这一点,这就需要我们当班主任的利用班级和学校的教育来解决问题了,也就是靠学校和班级的团体心理辅导课程。

我不知道你们学校里是否开设了这门课程,或者是否有这样的教师,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作为班主任你可以尝试一下。

开设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课,就是利用班级的集体互动效应,还原学生的社会良性情景,在老师的引导下,组织适当的班级活动,尤其是小组合作互动性的活动,让学生在集体的游戏中,感受的集体和游戏的规则,学会遵守规则,学会认识自己,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学会接纳自我和集体,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处理自己和班级所面对的困难和问题。

这些正是解决这让学生问题的方式方法。在活动中,学生能够逐步对自己有个客观清醒的认识,能够学会荣誉集体,也能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学会同学之间的相互尊重和接纳。这样一来,就可以把问题解决在不知不觉当中。这是我们当班主任的一种新的班级教育和管理的好方法。

关于开设班级心理辅导的具体方式和方法,在“老师工作室”中已有很多文章专门谈及,也有很多老师出示了他们的公开课教案,有兴趣的话,你可以一起参与。

 

 

文章录入:teacherli    责任编辑:teacherli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栏 目  导  航

           网站地图

    栏目名称

     目     录

    网站介绍

    创办者风采

    版主介绍

    专栏介绍

    学习情感  学习动机

    学习意义

    情绪调节

    学习归因

    学习方法

    阅读

    理解

    记忆

    分析

    计算

    运用 

    自我管理

    学习计划

    时间安排

    自我反馈

    监测调控 

    学生人际

    友伴关系

    师生关系

    亲子关系

    异性关系

    社会关系 

    教学论坛 教学论坛 

    复习应考

    复习策略

    应考心态

    应考技巧 

    家教探究  行为教育

    品德教育

    情感教育

    智力教育 

    国学经典

    《学记》探究

    《老子》说事

    《论语》为人

    专家讲座 

    西方精粹  流派观点介绍

    专家讲座摘要

    书信往来

    学生来信及回复

    家长来信及回复

    教师来信及回复

    书目介绍

    工作室新书介绍

    心理学书籍介绍   


    网站访问量统计


    自2007-12-12 17:00开始统计

     本站声明:
    本站的少部分资料,文章,教程来自网上收集,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整理,本站所有资料仅供参考,谢谢。管理员联系方法---邮箱:shandonglaixi@sina.com。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看到厌烦的人影响自己学习
    为何心烦意乱
    怎么找回自信
    孩子上课爱讲话,注意力不集
    心情烦躁怎么办
    学习急躁,易发脾气,怎么办
    心情不好,难以控制情绪
    面对不顺我该怎么办?
    怎样调节自己的心理?
    中等生如何应对高三?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