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 寄托天下
[原文] [注释]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若,如同,像。贵,重视。患,灾难。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 宠,宠爱。辱,屈辱。下,卑下。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惊,吃惊。得之,受宠。失之,失宠。
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身,身孕,怀有身孕。
吾所以有大患,为吾有身, 为,因为。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及,等到。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若,副词,乃,才。寄,寄托。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託天下。 託,托,托付。
[释文]
对自己,得宠和受辱同样感到恐慌不安,不能接受;对待事物,就像对待身孕一样,小心谨慎地重视灾难的发生。
什么叫做宠辱若惊呢?因为得宠是卑贱低下的,所以,受到宠爱也就会感到心惊不安,失去宠爱也能够感到惊慌失措,这就是宠辱若惊的意思。
什么叫做贵大患若身呢?我们对待事情,就像一个怀有身孕的妇女,之所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像是对待大灾难一样的担心,就是因为我们怀有身孕。等到没有身孕了,我们还需要担心什么呢?
所以,能够用重视和对待身孕的方式与态度来治理国家的人,才可以放心地把国家寄托给他去治理;能够用爱护身孕的方式和态度来关心爱护老百姓的人,才可以安然地把老百姓托付给他去管理。
[解释]
现代汉语中有个成语,叫做“宠辱不惊”,意思就是受宠和受辱都不为所动,形容把得失置之度外。实际上这是在老子的“宠辱若惊”的基础上修改的。“宠辱不惊”,很好理解,告诉人们要大度。而“宠辱若惊”就不好理解了。其实,真懂得“若惊”,才能真正理解“不惊”。
若惊,就是好像很害怕很惊慌似的。那么,“受宠”,又有什么好害怕的呢?老子在这里提出了一个为人所不在意的观点,就是“宠为下”。一般的人都会以“受宠”为荣,以“受宠”为上呢,但是,可都忽视了“受宠”的前提,和“受宠”后的感受。
地位在上的人,受到赞扬和褒奖,那叫被推崇或尊崇;地位在下的人,受到关爱和表扬,就叫受宠。所以,受宠的前提,就是你身为低下。受宠的另一个前提,就是人在缺乏独立性的时候才会受宠,并且很在意是否受宠,因为,不受宠,就意味着自己没有了地位,没有了价值。
受宠后的感受,一般人只是体会到荣耀,却往往会忽视了受宠所带来的嫉妒、耻辱和独立人格的丧失。一只宠物狗,能在主人前摇头摆尾,就很容易得到主人的奖赏,得到一些自己喜欢的食物,或者抚慰,但宠物狗没有自尊,并完全依附于主人,所以它不会感到低下和耻辱。而作为一个有独立人格有尊严的人,当你得到像宠物狗一样的奖赏的时候,你会感受到什么呢?荣耀一过,长时间的就是屈辱和卑贱,本来出自于自身的愿望努力工作,但却会让人说成是拍领导的马屁;即使自己不为别的而努力工作,也会被人说成是为了牟取不当利益。
所以,没有得到奖赏的人,会站得更直一些;没有得到宠爱的人,心里会更加坦然一些;没有得到表扬的人,工作起来会更加自然一些。因为,这样的工作才是为自己而工作,为自己而生活,即使很努力,很勤奋,也不必担心别人的嫉妒、评头论足和指手画脚。
既然受宠不值,那么,受宠就会“若惊”,和受辱一样感到恐慌。
既然受宠不值,那么,受宠就会“不惊”,因为这并不是自己的追求,一切顺其自然,而受辱也会“不惊”。所以说,“宠辱若惊”与“宠辱不惊”的意思是一样的,只不过老子说的“若惊”更形象更生动一些,并且意思却更深邃一些。
宠辱若惊,讲的是人们对待自己及其荣辱得失应该具有的谨慎而洒脱的态度。
“贵大患若身”,如果把“身”解释成“身体”,这就很难理解。《老子》第七章中讲道:“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后身”、“外身”与“贵身”在态度上是矛盾的。
其实,在古汉语中,“身”在词典中的第一个义项就是“身孕”的意思。《诗经》的《大明》中有:“大任有身,生此文王。”《史记》的《高祖本纪》中也有:“已而有身,虽产高祖。”其实,在现代汉语中,身的“怀胎”意思仍然保留和使用着。
“贵大患若身”,其实就是“贵身若大患”。这在古代汉语中,是一种“倒文”修辞现象,主要是为了与前面的“宠辱若惊”,保持句式统一,又能押韵,读起来顺口。
所以“贵大患若身”的意思就是“对待怀有身孕的妇女,应该像对待病人一样,需要很小心谨慎的侍候。”老子是很关心和尊重妇女的,尤其是怀有身孕的妇女。
身孕,是孕育着一个新的生命,“若大患”,但并不是真的大患。所以,“道”的应用在这方面体现的淋漓尽致。妇女怀孕,既不能轻举妄动,也不能一点不动,这就要顺从自然规律,进行一些适合生命发展的活动,保证胎儿的生育和成长。
在老子看来,对自己,应该宠辱若惊,而对待身外的世界,对待老百姓,对待不可预测的灾难,就应该像对待怀孕的身子一样,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吾,就是我。这里老子以怀有身孕的妇女的口吻来解说,“我现在之所以小心翼翼,谨小慎微,就是因为我怀有身孕,等到我生下了孩子,没有了身孕,我还会担心什么呢?”
这一非常形象而有含义深刻的对话,充分说明了人们对待客观外界,对待问题的处理所应该具有的尊崇自然的态度和顺其自然的方式。
所以,老子才得出了“只有能像重视身孕一样的方式和态度处理天下大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委托给他来管理;只有能像爱护身孕一样的方式和态度来关心爱护百姓,才可以把老百姓托付于他。”
[主旨]
淡泊名利,爱民若身。只有淡泊名利,不计个人得失,不计个人荣辱,才能一心向善,注重客观,尊重规律;能够一心向善,注重客观规律,才能治国若身,爱民若身,像对待身怀六甲的妇女一样,来对待自己的工作。
[要义]
1、尊宠卑贱,无所毁誉;不待恩宠,超然独立。
尊宠与卑贱,表面上看来是一种很现实的不同等级待遇,但其实际,还是同一种主观的认识和感受。
一个人,对下,是高贵的,受尊敬的;对上,却是低贱的,受宠的。身份没变,只是所面对的人不同。一个人,迎合了上级的旨意,你就会受宠;违逆了尊长的要求,就会受辱,挨批评,并不是你这个人变了,而是尊长的感受不同。如果一个人一直要小心谨慎地揣摩上级意图,违心地获宠,那么,你已经就不是你了,只是一个上级的附庸,也就是附属物,即使高贵,那也是上级的高贵,与你本人无关。等到上级倒霉了,你也要树倒猢狲散。所以,后来猢狲们都变成了人,不再聚在树上生活。一定要依从权威和强势,自己就永远不会独立。
马为了吃草料,被人套上了笼头;猪为了享受人的饲养,才被圈在圈里;人为了得到宠爱,才放弃了自己的独立人格。
得宠即为受辱,因为,受宠即受人支配和玩弄,失去自己的独立人格。做人不需要献媚他人,取乐他人,也就不必让他人来宠爱自己。当一个人真正能够将尊贵弃于身外,那么,他就不会继续接受权威和实力的挟制,也才能保持一个独立特行的人格尊严。
一个人,不计个人得失,才能不受别人的任意摆布;不汲汲于身外的名利,注重于自身的人格完善;不断地充实自我,才能清心寡欲,荣辱不惊,傲然独立于人类之中。
2、对待事物,解决问题,就像重视身孕一样。
人的生命受之于母体,在生命形成之初,自身还没有抵御外界的侵扰能力,就只得靠母体的供养和保护。母体所能提供给生命的并不是任其所为的,受孕的性别,父母没法决定,胎儿的长相,父母也没法控制,甚至连胎儿的呼吸、接受营养,冷暖饥饿,都是父母所里不能为的。这正是自然的法则,是自然的法则决定了胎儿的生长和发育,一切人为的因素,都被排除在外。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胎儿的性别、长相、营养、冷暖、饥饿等一切都是可以由人来随意摆布的话,我们当父母的会忙到什么样的程度,会把后一代堕落到什么样的地步,这也正是上帝不给人们这一权力的初衷吧。
所以,自然的规律,生命的法则,不论你是否懂得和掌握,在人的最初的生命开始的时候,上帝就给安排好了,不允许任何人为的行动。
一个合格母亲,在怀孕期间,既要保持活力灵气,又能不轻举妄动,也就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吃的,不能为了补充营养而狂饮暴食,而要荤素搭配,饥饱适当;穿的,也不能只为了表现体型,束身紧箍,而是要宽松大方,舒适自然;做的,既不能懒得不动,也不能毫无顾忌。为什么现在科学发达了,畸形的婴儿并不少见,社会经济提高了,婴儿的质量并没有见长,原因就是当母亲的遵从自然规律的意识和能力没有提高。
做事情,处理问题,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注重客观规律的探讨和遵从,顺其自然,不妄动;精心呵护,不妄为。
治国爱民,也正需要这种遵从自然规律的意识和方法。能够按照自然规律来重视生命的关心与保护,就可以委以重任。
[故事]
宠辱李白
天宝元年,李白来到京城赶考。他听说考官是太师杨国忠,监考是太尉高力士,二人皆爱财之辈,如果不送礼物,纵有天大的本事也不会录取。而李白却偏偏不送。
考试那天,李白一挥而就。杨国忠一看卷上李白的名字,提笔就批:“这样的书生,只能给我磨墨。”高力士接着说:“磨墨也算是抬举了,只配给我脱靴。”说完便将李白赶出考场。
后来有个番国派使来唐朝递交国书,国书上面都是一些密密麻麻的鸟兽图形。唐玄宗命太师杨国忠开读国书,杨国忠接过番国国书,哪里认得半个?满朝文武,亦无一人能识。唐玄宗大怒,泱泱大国,连一个番国的国书都不认得,太有失朝廷体面。
有人推荐李白,说李白游历广泛,学识渊博,可能认得鸟兽文字,现在正在京城。唐玄宗便召见李白。李白没有推托,他走上金殿,接过番书,一目十行,然后冷笑道:“番国要求大唐割让高丽176城,否则就要起兵杀来。”
唐玄宗一听,急问百官有何良策。群臣面面相觑,无计可施。李白说:“这有何难,明日待我养精蓄锐,用番文回书,令番国拱手来降。”玄宗大喜,忙拜李白为翰林大学士,并宫中设宴款待。
次日,李白上殿,对唐玄宗说:“我虽已精气充沛,但还缺乏神气,神气不旺,难以回应番国。”
唐玄宗问道:“怎样才能有了神气?”
李白说:“杨太师和高太尉,皆为朝中重臣,皇帝心腹。请万岁吩咐杨太师为我磨墨,高太尉为我脱靴,我方能神气飞扬,口代天言,不辱使命。”
玄宗心切,顾不得许多,就依言传旨。杨国忠气得半死,忍气为李白磨墨,捧砚侍立;高力士强吞怒火,双手为李白脱靴,并捧跪在旁。
李白这时神气十足,提笔挥毫,一口气书写下了一封陈述利害的大唐诏书,番使读后,吓得魂飞魄散,连连叩头谢罪。
其实,李白要求杨太师磨墨,高太尉脱靴,并不是为了要羞辱皇帝身边的红人,只是他自然而然的本性流露,拒绝虚伪逢迎,洒脱自然,置宠辱于不顾,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也是后来他离开京城的主要原因。
苦恼的小和尚
寺庙里有个小和尚,他的工作就是负责每天早上清扫寺庙院子里的落叶,只是这些,就需要花费许多时间。
尤其在秋冬之际,更让小和尚头痛不已。他竭力思考,每天都在想办法,而且还讨教庙里的师兄弟,怎么让自己轻松些。
后来,这件事让住持知道了,住持就找他谈话。小和尚很老实,就实话对住持说了,后来住持跟他说:“你在明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后天就可以不用扫落叶了。”
小和尚一听,心想:还是住持的脑子好,我来这么长时间,想了很多种办法,竟然还不如住持的一句话。
于是隔天他起了个大早,连脸都顾不得洗,直接奔到后院,使劲儿地猛摇树,这样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叶一次扫干净了,一直摇到他认为差不多了为止。随后,又用扫帚扫了一遍,才放心地回去吃饭,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开心。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里一看,不禁傻眼了:昨天的工夫全都白费,院子里如往日一样落叶满地。
这时,住持走了过来,对小和尚说:“傻孩子,你知道我为什么给你出那个主意吗?就是要让你明白:该做的事情永远不能省了,不能寄希望于自己的聪明。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
小和尚终于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并不自己能够左右的,惟有认真地做好该做的事情,才是最真实的人生态度。每天都有应该做的事,不要期望一劳永逸。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人生功课要交,努力做好今天的功课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