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学习心理在线 > 文章中心 > 国学经典 > 《老子》说事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公告
    关于近期网站无法访问的解决方法  [admin  2009年12月22日]            首届儒家教育讲稿下载  [admin  2008年12月23日]            本站荣获青岛市优秀教育网站一等奖  [admin  2007年12月4日]            www.teacherli.cn和www.teacherli.com均可访问本网站  [admin  2007年7月6日]            欢迎您参加“会员章程”讨论!  [teacherli  2006年12月18日]            “李老师工作室”会员章程  [admin  2006年12月18日]            网友您好!请您参加本站调查。详见“站内调查”栏目。  [teacherli  2007年3月12日]            请各位网友注意:本站版面扩充,增加了部分专栏,欢迎大家到此发表文章。  [admin  2007年3月8日]        
十三章  宠辱若惊  寄托天下         ★★★
十三章  宠辱若惊  寄托天下
作者:teacherl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891 更新时间:2007/3/22 16:44:03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  寄托天下

 

[原文]                      [注释]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若,如同,像。贵,重视。患,灾难。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      宠,宠爱。辱,屈辱。下,卑下。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惊,吃惊。得之,受宠。失之,失宠。

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身,身孕,怀有身孕。

吾所以有大患,为吾有身,    为,因为。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及,等到。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若,副词,乃,才。寄,寄托。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託天下。  ,托,托付。

 

[释文]

对自己,得宠和受辱同样感到恐慌不安,不能接受;对待事物,就像对待身孕一样,小心谨慎地重视灾难的发生。

什么叫做宠辱若惊呢?因为得宠是卑贱低下的,所以,受到宠爱也就会感到心惊不安,失去宠爱也能够感到惊慌失措,这就是宠辱若惊的意思。

什么叫做贵大患若身呢?我们对待事情,就像一个怀有身孕的妇女,之所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像是对待大灾难一样的担心,就是因为我们怀有身孕。等到没有身孕了,我们还需要担心什么呢?

所以,能够用重视和对待身孕的方式与态度来治理国家的人,才可以放心地把国家寄托给他去治理;能够用爱护身孕的方式和态度来关心爱护老百姓的人,才可以安然地把老百姓托付给他去管理。

 

[解释]

 

现代汉语中有个成语,叫做“宠辱不惊”,意思就是受宠和受辱都不为所动,形容把得失置之度外。实际上这是在老子的“宠辱若惊”的基础上修改的。“宠辱不惊”,很好理解,告诉人们要大度。而“宠辱若惊”就不好理解了。其实,真懂得“若惊”,才能真正理解“不惊”。

若惊,就是好像很害怕很惊慌似的。那么,“受宠”,又有什么好害怕的呢?老子在这里提出了一个为人所不在意的观点,就是“宠为下”。一般的人都会以“受宠”为荣,以“受宠”为上呢,但是,可都忽视了“受宠”的前提,和“受宠”后的感受。

地位在上的人,受到赞扬和褒奖,那叫被推崇或尊崇;地位在下的人,受到关爱和表扬,就叫受宠。所以,受宠的前提,就是你身为低下。受宠的另一个前提,就是人在缺乏独立性的时候才会受宠,并且很在意是否受宠,因为,不受宠,就意味着自己没有了地位,没有了价值。

受宠后的感受,一般人只是体会到荣耀,却往往会忽视了受宠所带来的嫉妒、耻辱和独立人格的丧失。一只宠物狗,能在主人前摇头摆尾,就很容易得到主人的奖赏,得到一些自己喜欢的食物,或者抚慰,但宠物狗没有自尊,并完全依附于主人,所以它不会感到低下和耻辱。而作为一个有独立人格有尊严的人,当你得到像宠物狗一样的奖赏的时候,你会感受到什么呢?荣耀一过,长时间的就是屈辱和卑贱,本来出自于自身的愿望努力工作,但却会让人说成是拍领导的马屁;即使自己不为别的而努力工作,也会被人说成是为了牟取不当利益。

所以,没有得到奖赏的人,会站得更直一些;没有得到宠爱的人,心里会更加坦然一些;没有得到表扬的人,工作起来会更加自然一些。因为,这样的工作才是为自己而工作,为自己而生活,即使很努力,很勤奋,也不必担心别人的嫉妒、评头论足和指手画脚。

既然受宠不值,那么,受宠就会“若惊”,和受辱一样感到恐慌。

既然受宠不值,那么,受宠就会“不惊”,因为这并不是自己的追求,一切顺其自然,而受辱也会“不惊”。所以说,“宠辱若惊”与“宠辱不惊”的意思是一样的,只不过老子说的“若惊”更形象更生动一些,并且意思却更深邃一些。

宠辱若惊,讲的是人们对待自己及其荣辱得失应该具有的谨慎而洒脱的态度。

“贵大患若身”,如果把“身”解释成“身体”,这就很难理解。《老子》第七章中讲道:“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后身”、“外身”与“贵身”在态度上是矛盾的。

其实,在古汉语中,“身”在词典中的第一个义项就是“身孕”的意思。《诗经》的《大明》中有:“大任有身,生此文王。”《史记》的《高祖本纪》中也有:“已而有身,虽产高祖。”其实,在现代汉语中,身的“怀胎”意思仍然保留和使用着。

“贵大患若身”,其实就是“贵身若大患”。这在古代汉语中,是一种“倒文”修辞现象,主要是为了与前面的“宠辱若惊”,保持句式统一,又能押韵,读起来顺口。

所以“贵大患若身”的意思就是“对待怀有身孕的妇女,应该像对待病人一样,需要很小心谨慎的侍候。”老子是很关心和尊重妇女的,尤其是怀有身孕的妇女。

身孕,是孕育着一个新的生命,“若大患”,但并不是真的大患。所以,“道”的应用在这方面体现的淋漓尽致。妇女怀孕,既不能轻举妄动,也不能一点不动,这就要顺从自然规律,进行一些适合生命发展的活动,保证胎儿的生育和成长。

在老子看来,对自己,应该宠辱若惊,而对待身外的世界,对待老百姓,对待不可预测的灾难,就应该像对待怀孕的身子一样,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吾,就是我。这里老子以怀有身孕的妇女的口吻来解说,“我现在之所以小心翼翼,谨小慎微,就是因为我怀有身孕,等到我生下了孩子,没有了身孕,我还会担心什么呢?”

这一非常形象而有含义深刻的对话,充分说明了人们对待客观外界,对待问题的处理所应该具有的尊崇自然的态度和顺其自然的方式。

所以,老子才得出了“只有能像重视身孕一样的方式和态度处理天下大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委托给他来管理;只有能像爱护身孕一样的方式和态度来关心爱护百姓,才可以把老百姓托付于他。”

 

[主旨]

     淡泊名利,爱民若身。只有淡泊名利,不计个人得失,不计个人荣辱,才能一心向善,注重客观,尊重规律;能够一心向善,注重客观规律,才能治国若身,爱民若身,像对待身怀六甲的妇女一样,来对待自己的工作。

 

[要义]

    1、尊宠卑贱,无所毁誉;不待恩宠,超然独立。

尊宠与卑贱,表面上看来是一种很现实的不同等级待遇,但其实际,还是同一种主观的认识和感受。

一个人,对下,是高贵的,受尊敬的;对上,却是低贱的,受宠的。身份没变,只是所面对的人不同。一个人,迎合了上级的旨意,你就会受宠;违逆了尊长的要求,就会受辱,挨批评,并不是你这个人变了,而是尊长的感受不同。如果一个人一直要小心谨慎地揣摩上级意图,违心地获宠,那么,你已经就不是你了,只是一个上级的附庸,也就是附属物,即使高贵,那也是上级的高贵,与你本人无关。等到上级倒霉了,你也要树倒猢狲散。所以,后来猢狲们都变成了人,不再聚在树上生活。一定要依从权威和强势,自己就永远不会独立。

马为了吃草料,被人套上了笼头;猪为了享受人的饲养,才被圈在圈里;人为了得到宠爱,才放弃了自己的独立人格。

得宠即为受辱,因为,受宠即受人支配和玩弄,失去自己的独立人格。做人不需要献媚他人,取乐他人,也就不必让他人来宠爱自己。当一个人真正能够将尊贵弃于身外,那么,他就不会继续接受权威和实力的挟制,也才能保持一个独立特行的人格尊严。

一个人,不计个人得失,才能不受别人的任意摆布;不汲汲于身外的名利,注重于自身的人格完善;不断地充实自我,才能清心寡欲,荣辱不惊,傲然独立于人类之中。

 

2、对待事物,解决问题,就像重视身孕一样。

人的生命受之于母体,在生命形成之初,自身还没有抵御外界的侵扰能力,就只得靠母体的供养和保护。母体所能提供给生命的并不是任其所为的,受孕的性别,父母没法决定,胎儿的长相,父母也没法控制,甚至连胎儿的呼吸、接受营养,冷暖饥饿,都是父母所里不能为的。这正是自然的法则,是自然的法则决定了胎儿的生长和发育,一切人为的因素,都被排除在外。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胎儿的性别、长相、营养、冷暖、饥饿等一切都是可以由人来随意摆布的话,我们当父母的会忙到什么样的程度,会把后一代堕落到什么样的地步,这也正是上帝不给人们这一权力的初衷吧。

所以,自然的规律,生命的法则,不论你是否懂得和掌握,在人的最初的生命开始的时候,上帝就给安排好了,不允许任何人为的行动。

一个合格母亲,在怀孕期间,既要保持活力灵气,又能不轻举妄动,也就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吃的,不能为了补充营养而狂饮暴食,而要荤素搭配,饥饱适当;穿的,也不能只为了表现体型,束身紧箍,而是要宽松大方,舒适自然;做的,既不能懒得不动,也不能毫无顾忌。为什么现在科学发达了,畸形的婴儿并不少见,社会经济提高了,婴儿的质量并没有见长,原因就是当母亲的遵从自然规律的意识和能力没有提高。

做事情,处理问题,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注重客观规律的探讨和遵从,顺其自然,不妄动;精心呵护,不妄为。

治国爱民,也正需要这种遵从自然规律的意识和方法。能够按照自然规律来重视生命的关心与保护,就可以委以重任。

 

[故事]

宠辱李白

   

天宝元年,李白来到京城赶考。他听说考官是太师杨国忠,监考是太尉高力士,二人皆爱财之辈,如果不送礼物,纵有天大的本事也不会录取。而李白却偏偏不送。

考试那天,李白一挥而就。杨国忠一看卷上李白的名字,提笔就批:“这样的书生,只能给我磨墨。”高力士接着说:“磨墨也算是抬举了,只配给我脱靴。”说完便将李白赶出考场。

后来有个番国派使来唐朝递交国书,国书上面都是一些密密麻麻的鸟兽图形。唐玄宗命太师杨国忠开读国书,杨国忠接过番国国书,哪里认得半个?满朝文武,亦无一人能识。唐玄宗大怒,泱泱大国,连一个番国的国书都不认得,太有失朝廷体面。

有人推荐李白,说李白游历广泛,学识渊博,可能认得鸟兽文字,现在正在京城。唐玄宗便召见李白。李白没有推托,他走上金殿,接过番书,一目十行,然后冷笑道:“番国要求大唐割让高丽176城,否则就要起兵杀来。”

唐玄宗一听,急问百官有何良策。群臣面面相觑,无计可施。李白说:“这有何难,明日待我养精蓄锐,用番文回书,令番国拱手来降。”玄宗大喜,忙拜李白为翰林大学士,并宫中设宴款待。

次日,李白上殿,对唐玄宗说:“我虽已精气充沛,但还缺乏神气,神气不旺,难以回应番国。”

唐玄宗问道:“怎样才能有了神气?”

李白说:“杨太师和高太尉,皆为朝中重臣,皇帝心腹。请万岁吩咐杨太师为我磨墨,高太尉为我脱靴,我方能神气飞扬,口代天言,不辱使命。”

玄宗心切,顾不得许多,就依言传旨。杨国忠气得半死,忍气为李白磨墨,捧砚侍立;高力士强吞怒火,双手为李白脱靴,并捧跪在旁。

李白这时神气十足,提笔挥毫,一口气书写下了一封陈述利害的大唐诏书,番使读后,吓得魂飞魄散,连连叩头谢罪。

其实,李白要求杨太师磨墨,高太尉脱靴,并不是为了要羞辱皇帝身边的红人,只是他自然而然的本性流露,拒绝虚伪逢迎,洒脱自然,置宠辱于不顾,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也是后来他离开京城的主要原因。

 

苦恼的小和尚

 

寺庙里有个小和尚,他的工作就是负责每天早上清扫寺庙院子里的落叶,只是这些,就需要花费许多时间。

尤其在秋冬之际,更让小和尚头痛不已。他竭力思考,每天都在想办法,而且还讨教庙里的师兄弟,怎么让自己轻松些。

后来,这件事让住持知道了,住持就找他谈话。小和尚很老实,就实话对住持说了,后来住持跟他说:“你在明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后天就可以不用扫落叶了。”

小和尚一听,心想:还是住持的脑子好,我来这么长时间,想了很多种办法,竟然还不如住持的一句话。

于是隔天他起了个大早,连脸都顾不得洗,直接奔到后院,使劲儿地猛摇树,这样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叶一次扫干净了,一直摇到他认为差不多了为止。随后,又用扫帚扫了一遍,才放心地回去吃饭,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开心。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里一看,不禁傻眼了:昨天的工夫全都白费,院子里如往日一样落叶满地。

这时,住持走了过来,对小和尚说:“傻孩子,你知道我为什么给你出那个主意吗?就是要让你明白:该做的事情永远不能省了,不能寄希望于自己的聪明。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

小和尚终于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并不自己能够左右的,惟有认真地做好该做的事情,才是最真实的人生态度。每天都有应该做的事,不要期望一劳永逸。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人生功课要交,努力做好今天的功课吧!

 

文章录入:teacherli    责任编辑:teacherli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栏 目  导  航

           网站地图

    栏目名称

     目     录

    网站介绍

    创办者风采

    版主介绍

    专栏介绍

    学习情感  学习动机

    学习意义

    情绪调节

    学习归因

    学习方法

    阅读

    理解

    记忆

    分析

    计算

    运用 

    自我管理

    学习计划

    时间安排

    自我反馈

    监测调控 

    学生人际

    友伴关系

    师生关系

    亲子关系

    异性关系

    社会关系 

    教学论坛 教学论坛 

    复习应考

    复习策略

    应考心态

    应考技巧 

    家教探究  行为教育

    品德教育

    情感教育

    智力教育 

    国学经典

    《学记》探究

    《老子》说事

    《论语》为人

    专家讲座 

    西方精粹  流派观点介绍

    专家讲座摘要

    书信往来

    学生来信及回复

    家长来信及回复

    教师来信及回复

    书目介绍

    工作室新书介绍

    心理学书籍介绍   


    网站访问量统计


    自2007-12-12 17:00开始统计

     本站声明:
    本站的少部分资料,文章,教程来自网上收集,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整理,本站所有资料仅供参考,谢谢。管理员联系方法---邮箱:shandonglaixi@sina.com。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三十一章 兵者不祥  有道不处
    三十章 果而不强 物壮而老
    二十九 为者败之 执者失之
    二十八 知雄守雌  大制无割
    二十七 救人救物 贵师爱资
    二十六  重为轻根 静为躁君
    合作互动教学研究之四能力培
    二十五 道法自然 周行不殆
    二十四 馀食赘形 有道不处
    二十三  希言自然  道德从事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