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学习心理在线 > 文章中心 > 教师心得 > 教学论坛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公告
    关于近期网站无法访问的解决方法  [admin  2009年12月22日]            首届儒家教育讲稿下载  [admin  2008年12月23日]            本站荣获青岛市优秀教育网站一等奖  [admin  2007年12月4日]            www.teacherli.cn和www.teacherli.com均可访问本网站  [admin  2007年7月6日]            欢迎您参加“会员章程”讨论!  [teacherli  2006年12月18日]            “李老师工作室”会员章程  [admin  2006年12月18日]            网友您好!请您参加本站调查。详见“站内调查”栏目。  [teacherli  2007年3月12日]            请各位网友注意:本站版面扩充,增加了部分专栏,欢迎大家到此发表文章。  [admin  2007年3月8日]        
由他人及自己         
由他人及自己
作者:Haoshiduomo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649 更新时间:2007/5/2 20:03:40

由他人及自己

——情绪辅导课的导课策略之一

 

    在情绪辅导的心理辅导课中,很多时候要谈及学生自身的负面的情感,以及产生此情感的认识和由此引发的行为等。

    负面的认识、情感、行为等的发生,是因为有特定的情境。离开了事情发生时的特定情境,再谈当时产生的负面情感,时间和场景变了,对于自己的负面认识、情感和行为学生是羞于开口的。学生会用理性的思维来思考自己应该表现出来的理性情感。如果引导不合理,会影响辅导课的效果。

    比如有位老师的情绪辅导课是《宽容一步,天地宽》,为了引导学生谈出自己平日不宽容别人的事情,一上课就引导学生说:“如果在操场上不小心被踩了一下脚,写钢笔字时被撞了一下,字不好了。面对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做?实话实说。”

    学生说:“不小心踩到脚,不会在意的,会原谅他的。”“钢笔字被碰了,毕竟是练字嘛,会越练越好的。”……

    学生的回答都太理性了,何来负面情绪,所以老师的“抛砖”并没有引出玉来。直接影响了课的继续进行。

    所以让学生谈负面的情感、认识等要合理引导,引导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无所遮蔽,畅所欲言。可以采用由他人谈自己的方式导课。

    比如另一位老师上了情绪辅导课《面对委屈》,她采用的是就是此种方式——由他人到自己。课的开始先放一段录象:体育课,阿宽一人在教室,同桌回来,发现书包中的十元钱不见了。于是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是阿宽拿走了钱:“肯定是你干的。”  “快拿出来吧。”……。阿宽委屈地说:“真的不是我拿的!”结束录象。

    然后老师话题一转:“阿宽受委屈了,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受委屈啊?”

    阿宽委屈的样子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的话题被引出来了:“体育课,我因身体不舒服一人呆在教室里,结果班费丢了,我被同学误解。”

    “口算竞赛,前面的几个同学做完了,都高兴地说‘好了!’,在同学们的激励下,我这个平日做得慢的学生也很快做完了,也说‘好了!’老师却问我是不是抄的?……我悲愤。”

    “交了英语作业,但发作业却没有我的,老师批评我,后来了解我的作业被人拿去抄了。我感到郁闷。”

    “美术课,前半节课,我讲话,被老师批评后就画起来,下课交画时,老师说‘就画这样的画也配当班长吗?’我委屈。”

    “到姐姐家玩积木,后发现丢了一块,姐说是我拿的。我委屈。后来姥姥在茶几脚旁边发现了。”

……

    学生之所以有这样源源不断的话题,是因为老师给做了很好的情感铺垫,由他人谈及自己的负面认识、情感和行为等。他人也有负面的情感产生,我的也很正常了,所以很容易打开自己情感的闸门。这样就比较顺利地继续推进课的进程。

 

 

文章录入:张淑娟    责任编辑:teacherli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栏 目  导  航

           网站地图

    栏目名称

     目     录

    网站介绍

    创办者风采

    版主介绍

    专栏介绍

    学习情感  学习动机

    学习意义

    情绪调节

    学习归因

    学习方法

    阅读

    理解

    记忆

    分析

    计算

    运用 

    自我管理

    学习计划

    时间安排

    自我反馈

    监测调控 

    学生人际

    友伴关系

    师生关系

    亲子关系

    异性关系

    社会关系 

    教学论坛 教学论坛 

    复习应考

    复习策略

    应考心态

    应考技巧 

    家教探究  行为教育

    品德教育

    情感教育

    智力教育 

    国学经典

    《学记》探究

    《老子》说事

    《论语》为人

    专家讲座 

    西方精粹  流派观点介绍

    专家讲座摘要

    书信往来

    学生来信及回复

    家长来信及回复

    教师来信及回复

    书目介绍

    工作室新书介绍

    心理学书籍介绍   


    网站访问量统计


    自2007-12-12 17:00开始统计

     本站声明:
    本站的少部分资料,文章,教程来自网上收集,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整理,本站所有资料仅供参考,谢谢。管理员联系方法---邮箱:shandonglaixi@sina.com。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怎么引导孩子树立目标和人生
    我是一个失败的老师
    教师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民营教师心理压力大怎么办?
    女学生如何处理男老师的关系
    学习心理辅导实验(五)
    学习心理辅导实验(四)
    学习心理辅导实验(三)
    学习心理辅导实验(二)
    学习心理辅导实验报告(一)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