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您好!
今年接手教的这批学生,我应该怎样评价他们呢?我只能说,他们玩的时候在学习,学习的时候在玩,可能说这个话有点过了,但是我找不到更好的词来形容。这两天各科老师都跟我说要放弃某一个学生,因为她一而再的犯同样的错误,而且越批评教育毛病越多,不仅如此,每次犯错都有借口,态度也不好,给你的感觉老师批评他是跟他过不去,每次犯错了,晚上都会给我打电话解释,然后跟我道歉,第二天还是犯同样的错误,最近几乎天天晚上给我打电话,我都接烦了,各科老师也反映班级没有学习的氛围,别的班都进行了那些内容,而我们班就进行不了,我知道光发火没有用,我便选择一个一个击破,可是常常是安抚了这边,那边有起了变化,我功夫没小下,可就是不见成效,前两天因为大部分的学生不完成英语作业,英语老师一气之下罢课了,我好言相劝才平息了此事。
现在有能力考高中的学生心思不放在学习上,基础差的学生就搅合浑水,甚至有基础差的学生自愿掏钱请好学生到网吧上网,其中班里的班长自称压力大,经常晚上上通宵,早上来上课,眼都睁不开,可是他们一个愿意 出钱一个愿意上,说吧两方家长都护着孩子,一方说我们愿意让我孩子请她上网,另一方就说上就上吧,反正上高中没有问题,还能不让孩子放松放松吗?你说我还管个什么劲。
班级里一直充斥了上学无用论的观点,大家都觉得即使上的高中,还要再拼三年还不一定能考上大学,所以这些学生根本不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大家关心的是什么东西好玩,什么好吃,什么好穿,什么都关心,什么都上心,就是不把学习放在心上,每天的作业是能应付就应付,我觉得我很失职,学生这样我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可是我又能怎样做呢,该说的,该做的,我都做了,甚至到学生的家里去领不愿意上学的1号的这样的事情我都做了,学生喜欢跟我谈心,如果跟那个老师发生了冲突,学生都会给我打电话向我道歉,都会说老师我今天又惹你生气了。说句心里话如果排除学习,我班的学生还是挺可爱的,举例说,今天下雨,走在路上,碰着我的学生好多都会提醒我把衣服上的帽子戴上,别被雨淋湿了头。在教室下课有学生过来送伞给我用,我这两天嗓子哑了,学生帮我买药,我跟学生的感情还是蛮好的,可就是我班学生的成绩?
李老师你帮我想个招吧,一边是学生的什么都好就是不在乎学习,一边是任课老师的不满,我该怎样做,找一个折中的办法吧。
仙人球
仙人球:您好!
能说是这些学生不好吗?学生是很懂事的,是很懂感情的,也是知道应该学习好的,只是我们当老师的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我们为他们创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环境呢?
当学生却不在乎学习,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使学生们得到了一种不良的刺激而故意表现出来的。我们认真思考一下,不用说“爱学习”是人的基本天性,就是这些学生来读高中,本来就是为的而来学习的,为什么却要做出一种不在乎学习的表现来呢?为什么别的班级,这些问题就少得多?
我做班主任的经验是:组织班级搞体育比赛,可能会比不过别人,因为那的确需要身体的天赋,而组织学生搞学习竞赛,却是最容易发动的,因为,这不仅是任何一个学生都能够做到的,而且也是每个学生都希望做到的,有哪一个学生不希望自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呢?
作为一个班主任,不是仅仅靠责备自己“是一个失败的老师”就能解决问题的,多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多问问他们都有什么样的经验,多想想自己班级的症结在哪里?
另外,在给你一个建议,利用假期认真读读两千多年前古人写的教育论著《学记》,那里面不仅谈了教育教学的基本宗旨和原则,更具体谈出了教育教学成败得失的具体原因和方法,很是发人深省。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查找一下自己的问题何在?应该如何解决。我想,你一定会有收获的。这里给你提供《学记》的原文,如果古文功底好的话,完全可以读懂。如果需要帮助解读的话,可以和我联系。
学记(原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鬣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也。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颐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之未发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捍格而不胜;过时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其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其志也。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也。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也。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谓之务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