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您好!
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我们家长(孩子高一)应该引导孩子树立怎样的人生追求和努力方向呢?怎样的方向既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又不会使孩子觉得是空洞的呢?方向明确了,学习的动力会更足,学习起来也会更有乐趣。 谢谢您的诚恳与无私奉献。
map1994
Map1944:您好!
人,作为一种生物,生存于世,本来也是没有什么追求和努力方向的,与其他动物一样,适者生存,活着而已。所谓的追求和方向,都是社会或者在出生以后周围环境所给的一种感受。就像一个放羊娃的笑话一样,人们问放羊娃长大了干什么?他说长大娶媳妇。娶媳妇干什么?娶媳妇好生娃。生娃干什么?生个娃好放羊……听起来好笑,认真想一想,谁又不是这样呢?他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就是“放羊、娶媳妇、生娃……”这些,所以,这些也就成了他的追求和努力方向。
追求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家长、老师可以引导和强加的,而是孩子他对自己周围客观世界的感受、认识,他从中体会到了未来的生活对自己的意义,这就是他的追求和努力方向。所以,我不可能说出,家长教师该如何引导孩子追求,因为,无论如何引导,对孩子来说,都是空洞的,都是无价值的,只有孩子自己感受到的才会成为孩子自身的追求。无论是学校的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其实真正对孩子起作用的通过天长日久的熏陶感染和影响,使其逐步形成一种观念、树立一种理想、形成一种追求,而不是通过几句发人深省的说教来引导和教育,使孩子有所转变。
深处贫穷中却向往着文明高雅生活的孩子,自然会想着通过努力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处在文明与科学的熏陶之中的孩子,自然会对文化、知识的神秘与博大而努力;而那些已经深处优裕的物质生活之中却丝毫没有感受到知识价值的孩子,就没有必要下功夫读书了,因为读书对他来说毫无意义;更有一种孩子,因为读书而感受到的不是成功,而是一次次的挫折和失败,在学校里,他根本就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和喜悦,读书对他来说,无异于一种摧残,他只能尽快地远离。所有的说教,或者说引导,对以上各种孩子来说,都是空洞的,都是没有价值的,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客观现实和心理认识。
现在那些不愿意刻苦学习的孩子,不是没有追求,也不是没有前进的方向,他们在追求安逸、潇洒,追求享乐、放纵,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恣意妄为,但这不是他们的错,而是我们的教育给孩子创造了一种能够产生错误的追求和价值观的环境。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当然更包括社会对孩子的影响,这当中有很多误区,尤其是在孩子的读书学习上,误区多多,以至于我们的任何正面地引导与教育都无济于事。
比如说:
家庭教育中,家长以为上学读书就是为了将来好找工作,就是为了有个好的生活,那么,对于已经有了足够好生活的孩子,学习就成了多余的;尤其看到那些大学毕业也很难找到工作的人,上学读书不都成了一种财力、精力、时间的浪费吗?殊不知:有文化,没文化,照样都可以幸福的生活的,而“化民成俗”,“建国君民”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学记》)
家长以为地位高、权力大,就是荣耀,财产多、不干活就是幸福,而劳动、吃苦就是一种耻辱;以为给孩子的条件越优越,孩子的成绩就会越高。这样一来,游手好闲就成了一种享受,好逸恶劳就成了一种美德,那么,我们又怎么要求学生勤奋刻苦地学习呢?殊不知:“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学记》)学生学习的最大最持久的动力就存在于对自己的现状不满足之中。当孩子感到自己现在已经很不错了的时候,刻苦学习,就是傻子们才会做的事情了。
家长以为聪明最可贵,孩子越聪明就是说明孩子素质越高,只要孩子聪明就能读好书,读好了书就说明孩子很聪明,而忽视了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关注与培养。这样说来,如果孩子很聪明,还需要读书吗?如果孩子不够聪明,读书还有什么呢?殊不知,就是因为孩子还不够聪明才上学读书的,就是因为很多东西不会才要跟老师去学习的,学校不是个人能力展示的舞台,而是求知提能的训练场。教学其实就是为了让孩子变得更聪明,而且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智力,智力的因素更需要非智力的因素来支撑,而非智力的因素非得有意识地进行训练才能得以养成。
家长以为孩子成绩就是家长荣耀,孩子的上进就是家长的自豪,反过来,家长的成就也就成为孩子的资本,家长的权势和富裕也就成了孩子的荣耀,那么,孩子还需要努力追求吗?还有什么可以追求的呢?殊不知,家长的财产、权力和荣耀只能是家长的,并不代表孩子,而孩子的成绩也只能说明孩子如何,并不能说明家长如何。教育引导孩子是家长自然的天职,家长创造的经济资本,只可以做孩子成长的环境,因为环境可能有好的影响,也可能有坏的作用,而并不是孩子必然成功的条件。
家长以为没有约束就是孩子的自由,什么都依着孩子就是幸福,什么都和孩子商量,就是所谓的民主教育,以为孩子上学以前就是需要快乐和玩耍,更需要自由自在,而学习都是上学以后的事情,责任、尊重、规矩都搁在了脑后,学生上了学,就只管要成绩,而不关心孩子责任、尊重和规矩如何,那学生在学校里还会对自己负责,对老师尊重,对学习讲规矩?殊不知,玩惯了的孩子就很难适应学校有规矩需勤奋的学习要求。其实,教育的核心,就是教给孩子学会负责,学会尊重,学会讲规矩。这不仅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无论在知识领域,还是能力领域,也都是这样。未来等待孩子们的社会也正是需要能负责、会尊重、讲规矩的人才。
家长以为孩子只要成才,什么都就成了,家长的责任就是培养孩子成才,但孩子连起码的“人”还都不是,即使成了“才”又有什么用?社会需要的不是“才”,而是“人才”,首先得是个“人”。孩子生下来,并不意味他就是一个人了,他会吃喝拉撒,会玩会哄大人玩,这和动物没有什么两样,作为一个“人”,是后天培养教育的结果。现在还不是“人”的孩子,甚至不是“人”的学生,比比皆是,没有人像,不说人话,不做人事,比家里养的宠物没有两样,而家长只要求学习成绩好,能够上大学,怎不知孩子大学毕业后,谁能用上这样的“才”。
家长以为赏识孩子,就是对孩子一味地夸奖,而忽视了引导和教给孩子正视现可观实,敢于面对和改正自己的缺点;以为对孩子保护得越好,孩子就会越安全,孩子的挫折越少,孩子就会越顺利的成长发展,而不知能力从何而来,忽视了对孩子的挫折、磨练和自我适应能力的培养。其实,所有的能力,都是在困难中训练出来的,都是在挫折中培养起来。正所谓,不经风雨难以见彩虹,不经历大风大浪难以成为好舵手。家长、老师的潜在的责任就是为孩子的成长制造挫折,并教给孩子自己战胜挫折的方法,从而形成孩子自身的各种能力。
家长以为孩子就是自己的,自己的成就是孩子的资本,孩子的成就也是自己的荣耀,这样一来,就要从孩子身上找回自己曾经缺失的补偿,要用孩子的成绩来维护自己的面子,忽视了孩子自身的存在价值和责任。殊不知,时代发展了,时过境迁,孩子的所有都只能由孩子自己来创造,给你家长带不来什么。
学校教育中,老师以为教育就是读书,读书就是教育,成绩高的就是好学生,而育人中的良好习惯行为养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培养,不仅没有相应的教育内容与方式,甚至连基本的考察评定都没有。仅仅追求一个学习成绩,这样的教育还有法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吗?还能指望孩子将来会有什么价值吗?“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学记》)这是古人对教育教学内容的安排,从中也体现出了我们祖先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
老师、学生,甚至家长都以为“听到”就是“知道了”,“知道”就是“明白了”,“明白”就是“会做了”,“会做”就是“做好了”,所以,教育只是停留在“说”、“教”二字上,把知识等同于智慧,以为只要老师、家长讲了,孩子们就应该“懂得了”,就应该能够“做到了”,而学生是否听清楚,是否真理解,是否做得上手,是否善于做,都就放在了一边,这样的教育又会有什么样的价值呢?殊不知:古人的“知”与“智”只是文字的通假,而不是真的相同。“听到”的只是声音,内容不一定清楚;“知道”的只是内容,“为何”、“关系”不一定清楚;“明白”的只能是“知识”,“如何操作”不一定上手;“会做”只是“可能做”,是否“熟练”“习惯”“准确”却并不一定。教育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系统的训练和养成,没有训练就没有教学。古人说:“大学之法,禁之未发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学记》)
老师以为只有教对知识才是老师的天职,以为知识与技能就是教学所追求的目标,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应该由孩子自己负责,忽视了对学生基本素养和品质的培养。就是说,爱不爱学习、怎么学习,都是学生自己的事,老师只要将对了就行了,像你这样苦苦追求启动学生的学习动机的老师却少之又少。而在各种辅导材料充斥文化市场的情况下,无论什么问题都解释得比我们教得要生动形象和容易理解,那么,我们当教师的还有事情可做吗?殊不知:“导而弗牵则和。”“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学记》)
老师,甚至学校的领导都以为,当老师的讲得越是精彩,学生就会学得越好,而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却无从培养,就像孩子长了牙,也不养孩子自己嚼,孩子长了腿,也不让孩子自己跑一样,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还能从哪里找到?殊不知:“开而弗达则思。”“罕譬而喻。”(《学记》)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启”而不是“达”,不是面对学生说教,而是指导学生训练。
老师以为一个学生答对了,就是所有学生都会了;一个学生做对了,就是自己完成教学任务了。领导也是教学只看升学率,而不看平时训练的及格率。大批大批地不及格学生无人过问,只要升学率能够比得上人家,就是教学能手。殊不知,那么多的学生家长也为自己的孩子交了学费,也在期望着自己的孩子能够学有所成,却被老师理所当然地当成了成功学生的垫脚石而弃之不管,他们从学校的教育中体会到的不是培养与提高,而是淘汰与舍弃。正如古人所说“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颐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学记》)
老师以为学校的学习就是学生之间的一场场竞争,每一次考试,都是比较学生好坏,督促学生刻苦努力的机会,以为学校开展的所有竞赛,都与社会的竞争一样,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而忽视了学生自身与知识、自身与能力之间的矛盾。而实际上,学习就是自身与知识能力之间的开战;而考试只是对自己学习掌握知识中存在的问题的检查与纠正;竞赛也不是同学之间一比高低,而是每个学生对自身学习能力极限的一次挑战。学习、考试、竞赛的意义不清,学生当然就不会当成动力,反而成为学习的负担。
老师以为学生受了批评就一定会改正,忽视了学生行为的习惯性,更忽视了学生的良好行为的训练与养成。这样就容易造成学生不服管教、错误不断,而且不断重犯。认为这是学生屡教不改,却不知学生需要的是行为上的改变,而不是接受训斥的次数多少,学生并没有真正接受到我们的教育,只是听到了老师发脾气的声音,我们的教育并不到位。“发然后禁,则捍格而不胜;过时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学记》)古人已经总结得很到位了。
老师以为说服教育就是与学生沟通了,以为自己很熟悉并且很理解学生,只注重老师自己内心的倾泻,而忽视了学生正在想什么,他们怎么想,不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不会关注孩子的需求。殊不知:“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其善而救其失者也。”(《学记》)只有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内心需求才能做出符合学生的教育与教学。
从社会的教育来说,现在的教育目的只是为了给年轻人找工作,提供就业机会。殊不知,一个国家的就业率,与学历高低并没有关系,而培养的大学生越多,就业就越成为一种社会负担。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化民成俗”“建国君民”(《学记》),但是,社会却就因为教育的“就业”功利,把教育的责任推脱为家长和学校两者的事情,家长出钱,教师出力,而社会对教育却仍然不重视,不期待。一个家庭中的问题孩子,必然是学校里的问题学生,问题学生必然会成为社会的害群之马。这样的例子还少吗?但是目前的教育形势却日趋以下,没有任何根本性的改变。
社会崇尚的是功名利禄,而上学读书却是一种苦差事,既不能赚大钱,也不能当大官,教育教学哪来的功名和利禄,读书还不如直接去做买卖,甚至偷盗抢劫来的更快更直接一些。“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学记》)古人讲得就是求学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心态。
社会上做是讲形式,来虚套,甚至不惜用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手段来办事情,这些手段甚至都用到了高校招生考试上,那么,学生还需要通过认真刻苦来拿成绩吗?我们还能指望学生在读书上有什么追求和价值吗?“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学记》)这就是古人社会对教育教学的实用性追求。
社会上更崇拜的是金钱,有钱能使鬼推磨,甚至高校招生都可以分出一部分明额而美其名曰为“自费生”,成绩不够用钱来补,那么,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孩子们,还有必要努力学习吗?所以,我们会发现,越是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孩子越是在学习上不用功,这里就有一定的关系。
以上不是牢骚,也不是埋怨,真要解决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就必须弄清楚以上这些误区,这些误区解决了,学生的动机也只然就足了。你说不是吗? |